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2015-04-16付聪聪
付聪聪
【摘 要】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学包括几个方面:研究跟文化有关的词,比较文化差异,分析文化错误以及在课堂上如何创造真实的文化环境。通过了解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文化 教学 文化差异
一、引言
近年来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在学习语言时,文化学习是不可避免的。曹文(1998)总结了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即文化知识层和文化理解层,提出文化教学应超越文化知识层,通过对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培养,达到文化理解。所以,不管用什么方式或方法教学,文化意识学习是放在首位的,了解文化可以使学生们提高学习经验。
二、文化教学的启示
“我国外语教学界开始对外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重视和评论以20世纪80年代许国璋先生的《词语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为题的演讲为标志。”(束定芳,1996)在英语课上,教师同样应该意识到文化的重要地位,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
(一)研究跟文化有关的词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和缜密(胡文仲,1999)。信仰,价值观,世界观的不同,是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由于文化的差异,一些英语单词经常被误用和误解。通过学习单词,学生可以学习中国和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学和文化知识,这对更好地学习和教授英语很有帮助,我们会发现它非常有利于学生比较这些词的文化意义。让我们用这个词“个人主义”为例,字典里的字面意义是“支持自由行动和完整的个人信念自由的社会理论”。中文翻译为“个人主义”,在汉语中,这是一个贬义词,指“自私”,因为中国人强调为了其他的人、集体和国家,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在美国,这个词加载了非常丰富的美国文化信息。在美国个人主义是他们的一个主导的文化模式。它指的主义,个人利益应该是至高无上的,一切价值、权利和义务起源于个人。它强调个人的主动性,独立,个性表达,甚至是隐私,反对权威、宗教、国家、社会及其他任何干涉和阻挠个人发展的外在因素。美国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传递的信息是一样的:个人成就、主权和自由是最荣耀的美德。因此,在上英语课时,老师应该把文化教学看作英语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比较文化差异
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步骤是要抓住一切机会比较文化差异,同时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一些内在问题是必要的。例如,在练习“问候”的对话时,老师指出互致问候时的文化差异是非常必要的。中国人传统的问候方式:“你吃了吗?”“你要去哪里?”“你在做什么呢?”但对于西方人来说,所有这些“问候”并不是问候。这听起来很像直接的询问,需要一个答复,这可能会让他们不舒服,因为他们会怀疑他们是被监视,需要告诉别人他的私人活动。用英语问候应该是“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你好吗?”只是礼貌问候,关于你的健康和你的生活并不要求回复。通过比较文化之间的差异,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外国生活习惯和外国的历史,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这样他们可以观察或模仿母语者和尝试正确的说英语。
(三)分析文化错误
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文化错误来教文化。学生的“文化错误”分为四类: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是不适合的,在文化习俗上不可接受,不同价值体系的冲突和过于简单化或过于笼统(胡文仲,1994)。由于对文化的忽视造成的错误有时会把人陷入困境。一个学生被邀请在一个外国人的家里参加一个晚宴。当主人给他喝饮料,他反复说:“不,不,我不想喝,不麻烦你了。”学生没有想到主人真的停止给他提供饮料。虽然很尴尬,学生还不知道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相比中国主人的做法, 我们的学生心里对西方人的好客和礼仪有质疑。但西方人其实不知道他们伤害了他们的客人,因为这在国外是正常的。另一方面, 根据中国的惯例和礼仪,中国学生在做客的时候很礼貌,也做得符合中国的习惯。按照中国的传统,当客人一坐下,主人就会提供茶或其他饮料。而且开始客人说“不”也很平常和自然,它表示了客人不想让主人太忙碌,客人不是真的拒绝提供的饮料。他们用这种方式表示感谢,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主人总是坚持问客人喝什么或吃什么即使客人说“不”。对客人不同的热情和招待方式,有时可能会导致文化误解或文化错误,因为西方的热情方式在中国人看来有点冷漠或漠不关心,中国式的招待对西方人来讲又太热心了。通过分析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更多关于文化的不同。
(四)非语言的表达方式
另一个学习文化的重要方式是学习非语言交流。体态语包括眼神、走路姿势、站立的姿势以及手势等等。体态语十分丰富,可以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并且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体态语。我们根据他人的体态语做出重要的判断和决定。例如,我们根据对这些非语言信息的解释来评估我们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正如文化是普遍的,多维的,它无处不在,非言语行为也是如此,如我们的衣服、珠宝、面部表情和我们如何和人接触,我们的目光和目光交流,笑声以及我们使用的时间、空间等等。
我们的面部表情大多数是一样的(例如,恐惧、快乐、愤怒、惊讶、厌恶、悲伤)。然而,大多数学者认为,我们的情感是可以学习的而且受到文化和语境的影响。文化和非语言行为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学习是有意义的。非语言沟通总是反映出基本的文化特质,非语言交流也是文化教学的一部分。
(五)创建一个真实的课堂环境
1.提供图片和文化信息。课堂上在讲与文化有关的内容时,比如讲圣诞节,可以制作相关的图片,播放圣诞歌曲,让同学们感受到圣诞的气氛,美丽的圣诞树,神秘的圣诞老人,以及现在平安夜,大家都要吃苹果,寓意平安,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同学们通过学习这些文化知识,可以更深地了解节日的由来,加深了对节日的喜爱。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时,由于文化差异,学生会产生误解。例如,在学习称呼不同的人,如同年龄的人和年纪大的人,学生可以扮演一种使用不恰当的问候的情景,其他学生观察他扮演的角色并尝试找出问题的原因,然后他们使用适当的称呼再扮演这个情景。
3.学生作为文化资源。学校具有文化和种族多样性,交换学生、移民学生可以作为邀请专家来到教室,这些学生可以分享讲解本国语言的文化生活的真实情境。
三、总结
将外语文化教学应用到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并适当地改变人们的感知、思维和交际行为。文化教学应该让学习者增加目标文化的知识。如: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信仰,这些是如何在语言类别和形式上显现出来的。更具体地说, 文化教学应该让学习者意识到言语行为、内涵、礼仪,即适当或不恰当的行为,以及给他们提供机会扮演成目标文化的一员。
【参考文献】
[1]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10-14.
[2]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1):11-17.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57.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7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