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015-04-16张寒刘阳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洛阳市471000
张寒 刘阳(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张寒刘阳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洛阳市471000)
伴随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然而我国现有的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伪城镇化和基本的公共服务不均化等的问题。本文就针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并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含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给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高标准的有序发展。
新型城镇化;科学含义;发展路径
引言
城镇化不仅能够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还能够扩大内需。但是目前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很多问题。中央为了解决在此类城镇化问题,适时的提出了我国应该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为了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必须寻找科学合理的路径。
1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含义
1.1人口城镇化
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人口的逐渐集中,使得大量的农民逐渐变化为市民的一个过程。所以,人口城镇化,可以作为城镇化首要的特征。想要有效的集拢人气,并积极带动城镇化的餐饮、物流、现代服务业和物流的发展,就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人口规模。对于经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经验进行借鉴,得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也就是限制特大城市的规模、稳定大城市的规模、鼓励和发展中等城市规模,以及大力的发展小城镇的规模。
1.2空间城镇化
城镇指的是拥有一定的经济、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并以非农业的人口作为主导,除了广大农村以外的一个特定区域,可以看做一个三维的空间概念。城镇一定要拥有一定的区域面积,才能够承载一定数量的人口和产业,才能建有交通、电力、道路、文化、商业、教育、休闲和娱乐等各种公共设施,目的是满足各城镇居民与生产经营的生活需要。空间城镇化,不仅是城镇化本身的一个含义,而且还是衡量一个城市规模的重要指标。
1.3土地城镇化
城镇用地是建设用地的范畴,并在城市土地的总面积里占据一定的比例,如果占比过低则不能够形成城镇特有的空间格局,而占比若太高,则会涉及到土地使用安全的红线。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必须解决好城镇化和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解决好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关系,并坚持基本国策中的合理使用和珍惜任何一寸土地,坚持土地相对集中和连片开发,节约利用和集约有限的土地。
1.4经济城镇化
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手段,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又能够支撑起城镇的发展壮大。城镇化支点是经济规模的壮大和经济发展,以及内生活力的激发与经济增长的质量。想要吸纳更多人口来就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纯粹消费型的城市是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的表象是人口城镇化,而城镇化的核心则是经济城镇化。
1.5产业城镇化
产业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之间联系极为密切,如果没有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的有力支撑,那么城镇化就会缺乏所需的物质基础。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中,一定要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并因地制宜的发展三大产业以及新型产业,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的产业,将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积极的构建产业群。例如江苏华西村、浙江义乌、辽宁西柳的服装批发等,都是依靠当地的主导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
1.6生活质量城镇化
我国发展新型城镇化,归结起来就是发展人民的城镇化,即人民的生活质量城镇化。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全面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所有工作都以民为本,对人民群众所密切关注的民生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的回应,有效处理入学难、出行难、看病难和住房难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的质量。
2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研究
2.1放开农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制度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示,积极地放开农村的集体经营建设用地的制度,使得农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能够以租赁、出让和入股的方式进行有效流转,用以城镇工业新区、住宅小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区以及现代农业的投资园区建设等。想要使得农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能够顺利的流转起来:①需进行确权,有效实现农民的土地权益合法化和有形化。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表明,要用五年时间来基本实现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的登记、确权和颁证的工作。②需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土地流转的统一交易市场。这种做法可以有效确保确权的土地得到自由流转,并通过市场的行为,充分的发挥出市场的关键性作用。其中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来处理现行的城镇用地所存在的征地补偿的突出矛盾。另外一方面,可以推进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市民化之后,自主自愿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利进行交易流转,通过流转土地而获得一定收益,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力降低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2.2以特大中型城市作为主导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①要以特大中型城市作为主导,来因地制宜的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并合理的布局商贸、生活区域和产业,大力促进城区的人口、公共服务、居住、生态环境和产业协调的发展。②以其为主导,积极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并促进新型的产业往城区集聚发展。④更进一步的加强各城市之间的团结合作,积极发挥各城市的相对优势,做到互补合力,有效的扩大城市影响力。④逐渐提升城市的聚散功能、软实力与综合实力,使得特大中型城市充分发挥出对周围小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2.3以产业的集聚发展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是以产业发展作为基础的,所以不能够脱离产业发展。由于农民进城并从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即就业问题,城镇只有为进城的农民提供对应的就业岗位,才可能使农民常住在城镇中,并有了市民化要求,这也是城镇化基础的表现。然而进城的农民想要获得岗位,前提是城镇一定要有产业发展,并实现城镇化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新型城镇化才可能得以发展壮大。
2.4建立和健全有效具体的制度体系
想要在制度上确保进城务工的农民和家属在市民化之后,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方面都实现全覆盖和均等化,这就需要建立并健全有效具体的制度体系。①要做到建立并健全具体的就业制度,保证每个人在市民化之后,都能够通过平等的竞争而获得就业机会。②建立健全教育制度,保证每个人在市民化之后都具有同等的权利享受职业培训和教育,以及子女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④建立健全政府保障和市场配置相统一的住房保证机制,保证每个人在市民化之后都拥有平等的权利,即享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权利。④建立健全社会保证的制度,保证每个人在市民化之后都拥有平等享受社会保证的权利。
2.5以小城镇作为重点,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小城镇具有独特的优势来吸纳人口,尤其是把当地的农业人口逐步转化成城镇人口,有效提高城镇化水平。小城镇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与特大城市、大型城市和中等城市相比较,小城镇拥有充足的用于城区规模扩大化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有效在小城镇原有的人口容量上再增加1~2倍的人口容量。②小城镇大都吸纳当地的农民进城并逐渐发展为永久性的居民,使得他们在交流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品味等方面,都与小城镇的居民更为相似,有助于这些居民更好的融入到小城镇中来。④小城镇就业的门槛总体上比特大中型城市要低很多,这样更利于小城镇的农民进城务工,在其成为永久居民之后也能够寻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最终发挥出农民特有的生存能力。④小城镇物价水平和特大中型城市相比较低,生活成本越低,越有利于农业人口的进城居住。
3 结束语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城镇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必须积极的寻找有效的措施来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面临很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坚定不移的坚持党的指导方针,实事求是的走适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1]简新华.破除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制度障碍.人民日报,2014(01).
[2]南方日报评论员.城镇化应从“福利均等”破题.南方日报,2013(06).
[3]魏后凯,等.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报告[N].中国经济周刊,2013(03).
[4]张其悦.以特色引领小城镇的建设[N].重庆日报,2011(07).
[5]厉无畏.要克服片面追求过高城市率[J].网易财经,2010(08).
TU982.29
A
1673-0038(2015)06-0125-02
2015-1-26
张寒(1989-),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工作。
刘阳(1987-),男,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