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核应急医学救援的难点与对策

2015-04-16唐维平吴宣树廖艺文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核辐射核事故救援

李 泽,唐维平,吴宣树,廖艺文



海上核应急医学救援的难点与对策

李 泽,唐维平,吴宣树,廖艺文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5,22(4):354-356.

海上核事故的危险主要来源于军用核舰船上安装的核反应堆装置。涉核舰船在海上活动时,由于操控失误、电气短路、火灾、碰撞、战损、高温高压蒸气泄漏,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都可能诱发核事故[1]。有学者总结61起海上核潜艇事故,其中,核辐射事故占47起[2]。核动力舰船一旦出现核辐射泄漏事故,往往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处置,需要岸基核应急救援力量第一时间提供支援。因此,海上核应急医学救援工作能否及时有效开展,对于减少人员伤亡、控制事故严重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海上核应急医学救援的特点

我国海上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模式沿用国际通用的三级救治体系,即由海上应急医疗救援队救治、应急救援体系医院收治和后方专科医院医学救治三部分组成。其中海上核医学应急救援力量,主要由事发地任务卫生队、门诊部和体系医院前出救援人员抽组构成,承担前出支援和码头救护等一级救援任务,即对事故现场伤员进行快速检伤分类、对危重伤员进行紧急抢救、对放射沾染伤病员进行初步去污处置、适时组织伤病员后送等,故其作用极为突出、地位极其重要。

1.1 任务危险大 一旦发生海上核事故,由于人员辐射防护手段有限、自救能力弱且待援时间长,次生灾害往往十分严重。应急救援人员工作地点处于核辐射沾染的恶劣环境区域,现场辐射强度大、自身防护任务重,随时可能危及救援人员生命安全。

1.2 时效需求高 海上核事故往往事发突然,在瞬间造成大批人员伤亡和大量装备损坏,特别是潜艇失事时可能艇内已进水或已失去正浮力而坐沉海底,故急需迅速开展控制污染、减小扩散、水下脱险、紧急救治等工作。如果反应缓慢、控制不力可能将错失援救时机,引起更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3 专业特征强 核辐射受照途径的多样性,以及海上核辐射事故模式的复杂性使出现辐射伤、复合伤、重度伤伤员的概率显著增加,而严重损伤、航海特有的潜水相关疾病的伤情凶险且发展迅速,需要应急医学救援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效的救治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1.4 干扰因素多 海上核事故地点通常远离基地和海岸,甚至可能出现在敌方海域。事故舰船可能漂浮在海上,也有可能坐沉于海底,故而救援环境极其复杂,救援难度极大。此外,严重自然灾害、恶劣天气海况,以及复杂敌情、战情等因素,都可能严重影响应急救援力量展开的速度和强度。

1.5 相互协同难 海上核应急救援任务涉及的部门多,行动中医疗与防护、急救与防疫、排险与搜救、警戒与疏散等多种力量要同时展开工作,往往存在职责不明、机制不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2 海上核应急医学救援的难点

2.1 海上救援力量薄弱 我国一直以来处海上核安全状态,造成管理部门思想上的松懈麻痹、救援力量建设的淡化和弱化,这在基层应急救治机构表现得更为明显。调查发现[3],一级救治队伍力量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救治技术不精、专业救治药材不配套等问题,导致作为支援力量的二、三级救治机构承担大量的前出支援保障任务,严重制约应急救援体系整体能力的发挥[4]。

2.2 应急救援响应困难 核动力舰船只要发生核事故,其正常辐射屏蔽功能就会不同程度受损,大量放射性气溶胶、中子流以及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即可外泄至周围环境,对舰船员、施救者的健康都可能造成较大影响[5]。加之事故现场往往远离大陆或本土,外部救援很难及时到达。

2.3 现场处置难度极大 无论是在平时或者战时,海上核辐射事故一旦发生,舰体即可能受损,甚至还有可能发生搁浅倾覆、海底坐沉等严重问题。因此,舰船员不仅可能发生常规伤病,还可能发生潜水减压病、肺气压伤、海水淹溺等航海特有疾病,以及核辐射损伤。现场处置既要抢救危重伤员,又要兼顾核辐射损伤的防治;既要快速诊治常见伤病,也不能耽搁潜水疾病的处理;既要尽快去除核污染,又要保证救援人员自身安全,处置难度极大。

2.4 需要专门救援装备 海上核辐射事件与陆地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可能发生在远海,甚至发生在水下。因此,海上核事故的援救工作可能是在涉及空中、海面甚至水下的立体区域内进行[6]。海上核应急医学救援不仅需要专业救援医务人员,还需要专业救援平台,特别是配备一整套核辐射侦测、救治特种装备,并具有水下侦测、援潜救生、远洋航行能力的船舶,才有可能完成海上核辐射的应急救援任务。

3 海上核应急医学救援的应对

3.1 大力加强救援体系建设 海上核应急救援力量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坚实基础,要按照“人员满编、装备配套”的原则,加大人才队伍培养、保留的力度,加大核辐射救治专用药材、专用救治船舶的投入,加快对现有援潜救生装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着力发展快速、有效、大深度援救装备并尽快配置到一线。二级救治机构是一级救援力量的延伸和支撑,要按照“实战化、信息化”的要求,定期到一级救援单位巡回指导,强化对一级救援力量的技术帮带。三级救援力量是核辐射应急救援培训的主体,要依托三级救治机构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培训、轮训基地,通过专家授课、现场答疑、网上教学等手段,加强学术、技术交流,充分学习、运用国内外专业救援机构的理论经验,有组织、有计划、针对性地对各级救援队伍的骨干进行培训,提高各级救援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3.2 强化应急救援实战演练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医学救援经验表明,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是最大限度减少核事故危害后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8]。海上核应急医学救援队人手少、任务重、工种杂,反复进行针对性的海上核应急医学救援演练,是救援人员掌握海上核医学救援方法的最可靠、最有效的途径。实战性演练可以定期组织,重点从应急准备、指挥协调、组间联动、现场救治等环节上,加强对预案编制、力量抽组、集结航渡、检测防护、洗消去污和急救处置等任务的理解,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实战经验,又为救援队伍优化海上核应急救援预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3.3 高度重视航海疾病急救 海上核应急救援很可能还涉及到航海相关疾病的急救。如果临机处置不及时、不正确,同样会危及伤病员的生命。①潜水减压病和肺气压伤。潜艇事故时艇体破裂失压、艇员水下紧急上浮脱险时经常发生,因此,必须在海上对此类伤病员进行紧急加压治疗。②海水淹溺和海水浸泡伤。海水淹溺的伤员很快出现肺水肿、休克,必须紧急建立通畅气道、立即纠治肺水肿和快速抗休克。合并海水浸泡伤的患者,要迅速复温、及时清创、足量抗炎,并补充热量。③有害生物袭击。海洋中生物种群繁多,有的可引起海洋动物咬伤。要准确了解致伤动物的类型、毒性大小,及时包扎止血、抗炎抗过敏,必要时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如果是海蛇咬伤,还要及时进行伤口切开排毒、注射抗蛇毒血清。④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的治疗是海上救生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献报道[7],体温低于28~25℃时可致人死亡,在3℃以下的海水中人的生存时间仅为10~15分钟。因此,落水人员体温过低,必须第一时间开始复温。

3.4 构建应急救援信息化支撑 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是改进核应急救援工作的助推器。海上核应急救援队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基本都还停留在人力加体力的初级阶段,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海上应急医学救援需求。海上核医学救援队伍的信息化建设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构建:一是配备各类数字化终端,如电子伤票、可视电话等,可大大提高远洋救援时的工作效率、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漏诊。二是配备现代化防护装具,如带有对讲、显示功能的防护头盔,带有加热或降温等调节功能的防护衣等,可大大减少海上核应急救援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三是配备数字化、模块化检测、洗消设备,尤其是自动检测、洗消机器人设备,可将对核应急救援人员健康的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

[1] 杨连新.走进核潜艇[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161.

[2] 杨连新.国外核潜艇事故[M].北京:海军出版社,2001:16.

[3] 法云智,焦 剑,马海泉,等.军队“三防”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探讨[J].军事医学,2013,37(5):336-338.

[4] 朱军文,李颖杰. 军队核应急技术支持力量建设对策研究[J].现代兵种,2011(6):53-55.

[5] 张建国,高 峰,王震涛,等.海上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技术装备现状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2,19(4):252-254.

[6] 常艳艳,盂庆鑫,王贺春.深潜救生艇及其对接装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船舶工程, 2010, 32(1):5-8.

[7] 王 洵,汪雄炳,曹 文.海上落水人员搜救装备发展设想[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0,17(5):312-314.

[8] 徐 波,刘励军.核事故医学救援[J].上海医学,2012,35(7):634-636.

(2015-02-27收稿 2015-04-15修回)

(本文编辑 刘 旭)

(解放军第425医院,三亚 572000)

海上核辐射应急救援可能在空中、海面甚至水下的立体区域内进行,具有时效要求高、任务危险大、专业特征强、干扰因素多、相互协同难等特点。目前,海上核应急救援队伍存在一线救援力量薄弱、应急响应迟缓、复杂伤情处置困难、海上救援装备不足等问题;通过科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强化应急救援实战演练、高度重视航海特殊伤病急救、完善应急救援信息化支撑等手段,可提高海上核医学应急救援能力。

核辐射;海上;应急救援;困难;对策

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for Marine Nuclear Radiation

LI Ze, TANG Wei-ping, WU Xuan-shu, LIAO Yi-wen

(No. 425 Hospital of PLA, Sanya 572000)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ency rescue for marine nuclear radiation, the solutions were discussed with theoretical and evidence-based approaches. The emergency rescue may be carried out in airborne, marine and submarine settings, which wer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s high timeliness, great dangerousness, strong specialized, of many influence factors, and hard to coordinates. The rescue ability of the specialized rescue team was weak, the speed of emergency response was slow, the injury was complicated and hard to treat, and the marine rescue outfit was insufficient. We should set up formulation emergency rescue plan system, strengthen the rescue training, improve the treatment ability of the navigation wounded and build up emergency rescue informationization support system, thus to improve the marine nuclear medicine emergency rescue ability.

nuclear radiation; maritime; emergency rescue; challenge; countermeasure

李 泽,男,主任医师,副院长;电话:0898-88298658

R 197.32

A

1008-9985(2015)04-0354-03

猜你喜欢

核辐射核事故救援
紧急救援
遥感作物制图辅助核事故农业风险决策
3D打印大救援
IAEA关于核事故后恢复的国际会议将于今年年底举行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医用手术膜在核辐射重伤员伤口精密洗消中的应用
救援行动
核辐射及其安全防护
核事故是怎样分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