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智龙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解析

2015-04-16郭海燕李梦梦卢

江苏中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清肝柔肝血海

郭海燕李梦梦卢 轩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市塘沽区三槐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450)指导:张智龙

张智龙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解析

郭海燕1,2李梦梦1卢 轩1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市塘沽区三槐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450)指导:张智龙

更年期综合征是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导师张智龙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多为肝郁血虚、阴虚肝旺,故治疗当从肝论治,以滋阴平肝、养血柔肝为基本治则,应用逍遥散、滋水清肝饮配合养血柔肝针法治疗,针药并用,效如桴鼓。

更年期综合征 从肝论治 逍遥散 滋水清肝饮 养血柔肝 中医药疗法 针刺疗法

更年期综合征是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于45至60岁之间,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阵发性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等,属中医学脏躁、郁证、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妇女绝经前后性激素出现波动或减少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中医学认为本病与心、肝、肾三脏密切相关[1],古今医家对于本病的理解和治疗各不相同。导师张智龙教授从女性的生理特点入手,结合肝脏的生理特点,认为治疗本病当从肝论治,总结出了“滋阴平肝”和“养血柔肝”的治疗法则,临床常针药结合,应用逍遥散、滋水清肝饮配合养血柔肝针法治疗,效如桴鼓。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张师治疗本病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血虚肝郁,方用逍遥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由此可见肾气与女子的生理关系密切。《黄帝素问直解》曰:“女子天癸,肝所主也。”《临证指南医案》云:“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藏血,有调节血量的贮蓄盈满之功,而肝所藏的血液,除营养周身外,还并注于血海,供女子经、孕、产、乳之用。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为子母之脏,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两者共同影响着天癸的生理病理。而肝主疏泄,月经虽然出之于肾,但在月经的调节上,肾受肝的直接影响。肝藏血功能正常,则肝疏泄正常,血脉流畅,血海按时满溢,月经如期而至。《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怫郁,郁则气滞血亦滞。”更年期妇女大都已过七七之年,肾气衰退,肝血生化乏源,肝之阴血不足,肝体失养,疏泄失常而导致气机紊乱,从而产生烦躁易怒、心悸失眠,甚至抑郁等肝郁之症。故张师认为肝郁血虚是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之一,法当养血柔肝。临床常选用逍遥散作为治疗本病的基础方。逍遥散为调和肝脾的经典名方,方中柴胡辛散向上,疏肝解郁,治在肝之用[2];白芍酸敛向下,养营血以涵肝木,当归辛甘养血和血,治在肝之体。三药相伍,散敛相合,顺肝条达之性,开其郁遏之气,养血和血,补肝体而助肝用,疏肝养血以为君。臣以茯苓、白术、甘草健运中州,培土以荣木。佐以薄荷、煨姜辛香透散,以助疏郁和中。诸药合用,疏散解郁之中,合健脾运脾之义;调营扶土之中,寓疏散条达之法,肝脾并治,气血兼疏。

2 阴虚肝旺,滋水清肝

《灵枢·五音五味》云:“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妇女因经、孕、产、乳屡伤于血而波及于肝,肝血耗伤,故言妇人“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更年期女子多年逾七七之年,天癸渐竭,肾气渐衰,精血不足,则肝血无以化生,水不涵木;肝体阴而用阳,妇人因经、带、胎、产、乳而肝血更耗,则可导致肝之疏泄失常而发生郁滞。同时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阴不足,阴虚则阳亢,亢阳上扰则出现烘热面赤,头晕目眩,心烦易怒,胸中烦热,甚或肢麻震颤,烦热,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红、苔少,脉细弦等一系列症状。可见阴虚肝旺亦为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法当滋阴平肝。方选滋水清肝饮以滋阴平肝。本方乃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化裁而成,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柴胡、当归、白芍、酸枣仁、栀子组成。其中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之阴;柴胡疏肝解郁,配伍栀子、丹皮清肝泄热,以治肝用;用当归、白芍、酸枣仁养血和血而柔肝平肝,以固肝体。诸药合用,共奏滋水涵木、养血疏肝清热之功[3]。

3 精穴疏针,养血柔肝

张师根据肝脏体阴用阳,其性刚劲,宜柔宜顺的生理特点创立了养血柔肝针刺法[4]。临床治疗本病时常配合本针法,取穴:风池、支沟、合谷、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均双侧取穴。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其中风池施以徐疾提插泻法,支沟、阳陵泉、太冲施以平补平泻之法,血海、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施以徐疾提插补法,留针30min。方中风池为手足少阳经、阳维脉、阳跷脉之所会,可疏利少阳经气;阳陵泉为足少阳经脉气所入之合土穴,功善疏肝解郁,舒筋活络;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脉所行之经火穴,走而不守,能调理本经之经气,且通过支沟可疏利气机,助阳陵泉疏肝之郁;血海为脾血归聚之海,三阴交为足厥阴、太阴、少阴三经之会,均有扶脾统血、养血活血之功,二穴合用,补肝血以养肝之体;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经气所入之合水穴,功善健脾化湿,既可佐足三里以益气健脾利湿,又可合血海、三阴交以养血活血,使有形之血输运有度;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脉气所入之合土穴,土中之真土,经气之枢纽,有升清降浊之功,化积行滞之力,为调理胃肠、补益气血之要穴;太冲为肝经经脉所注之输,又是原气之所留,其性下降,善于疏利开导,故刺本穴可疏肝理气,养血柔肝,调血通经,使郁滞之肝气调达舒畅,亏虚之营血生运有常。诸穴合用,可养肝柔肝,疏肝平肝。

4 验案举隅

案1.患者,女,53岁。2014年4月27日初诊。

患者周身乏力3年余,午后尤甚,少气懒言,面色无华,时有烘热感,腰膝酸软,素体畏寒与风,头部昏沉,双目干涩,后背沉重,双侧乳房及右侧胁肋部胀痛,纳少,食后腹胀,寐欠安,睡后易醒,大便日一行,不成形,排便无力。舌嫩暗、苔薄,脉沉细。月经史:13,7/28,52。中医诊断:脏躁(肝肾阴虚);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治则:滋阴柔肝。处方以滋水清肝饮加枳壳15g、木香10g、党参15g、白术15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服用。针刺以养血柔肝针法为主,穴取双侧三阴交、太冲、支沟、血海、足三里、阳陵泉、地机、风池、后溪、申脉、照海、神门、内关。

治疗7日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仍觉乏力,睡眠欠佳,前方去木香、茯苓,加酸枣仁30g、夜交藤30g、黄芪30g,针刺治疗同上。继治1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案2.患者,女,51岁。2014年7月13日初诊。

患者心慌、胸闷憋气,后背疼痛1月余。患者于1月前因情绪激动出现心慌、憋气症状,未予重视,现心慌憋气症状加重,伴后背疼痛,时有烘热汗出,头晕,颈肩部疼痛,右手麻木,腰部以下寒凉,纳可,食后腹胀,睡眠差,睡后易醒,大便日一行,舌暗红、苔薄,脉弦细。患者于2010年行子宫摘除术。中医诊断:心悸、痹症(气滞血瘀);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颈椎病。治则:疏肝解郁,通络止痛。处方以逍遥散加葛根20g、威灵仙15g、神曲15g、鸡内金15g、狗脊15g、枳壳15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服用。针灸治疗采用养血柔肝针法。

7日后复诊:症状明显改善。继前法治疗2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1] 陆启滨.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探源.中医药学刊,2011,19(2):139

[2] 王漫,张智龙.穴-药汇通辨“逍遥”.四川中医,2013,3(11):29

[3] 李沙.张智龙教授运用滋水清肝饮经验.中医学报,2014,29(6):815

[4] 李梦梦,卢轩,王漫,等.张智龙教授治疗面肌痉挛的经验.江苏中医药,2014,46(9):14

编辑:傅如海

R271.917.5

A

1672-397X(2015)06-0024-02

郭海燕(1982—),女,博士研究生,医师,中医针灸推拿专业。121146723@qq.com

2015-01-18

猜你喜欢

清肝柔肝血海
滋水清肝饮运用举隅
柔肝通络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活血化瘀按血海穴
手机“血海”:中小品牌末路将至?
红外线热成像对柔肝化痰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疏肝清肝法治疗变应性鼻炎
偏头痛从肝论治之临床探讨
自拟清肝利湿合剂辅助治疗酒精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柔肝通络汤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保护作用*
扶正柔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