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泽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2015-04-16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疗改革

郭 丹

洪泽县辖6个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9万,水陆总面积1 273平方公里。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12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3个(均为二级医院),镇(中心)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92个。2014年初,洪泽县按照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积极部署落实,扎实有效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1 主要做法

1.1 强化行政推动 着力构建长效保障体系(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和推进相关改革工作。通过召开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工作推进会等,及时协调解决医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资金、机制、人员方面问题,各相关单位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确保各项任务明确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为医改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2)加强协作共为。组织各有关单位深入学习医改相关文件,认真领会新医改精神,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项指标要求明确到人、落实到位。各成员单位坚持医改工作“一盘棋”思想,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上下联动,全县上下形成了推进医改工作的强大合力。(3)加强资金投入。建立政府财政保障机制,出台了经常性、鼓励性和专项性的补偿意见,将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县级公立医院从2014年2月取消了药品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带来的政策性亏损,先由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提升、医院自我消化5%加以补偿,同时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满1年后,由物价、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审计,不足部分由县财政统一负担。医院重大设备购买、基础设施建设等实行一事一议,并全部予以保障。

1.2 强化机制创新 全力推进综合改革进程(1)深化补偿机制改革。全面实施药品零差价,从2014年2月1日起,县级公立医院统一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目前,国家基本药物配备率、使用率均达到50%以上。适当调整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在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后,合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门诊诊疗费、住院诊疗费、护理费和手术费项目价格,促进医疗服务价格趋于合理化。(2)深化运营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和目标责任管理机制,积极推行中层干部一年一聘和关键岗位实聘试点;在编与非在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同工同酬,基本工资按国家规定标准发放。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将工作人员津贴60%作为基础性绩效按月考勤发放,40%做为奖励性绩效工资与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和医德医风挂钩综合考核,在体现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基础上,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调动了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3)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医院内部运行管理,2010年面向全市公开选聘了县医院院长,并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院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院长具有院领导班子成员任免的重要建议权、中层干部使用的处置权、一般职工去留的决定权。

1.3 强化内涵建设 致力提升综合服务水平(1)不断加强检查督导力度。以促进医疗机构“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为目的,进一步完善县级医疗机构费用控制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处理力度,有效规范定点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在加强规范和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实行县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通过高频次、高强度的检查,对部分不规范科室暂停了新农合和医保报销资格,从源头上遏制了医药费用的不合理上涨。(2)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内培外引”工程,加快挂靠县外知名医院,加强县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对口合作,组织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近年来,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2 000多人次,引进10多名临床硕士研究生和80多名本科以上毕业生,提高了学科建设能力,促进了县级公立医院整体实力的提升。充分利用对口支援政策,通过专家长期来院坐诊、查房、教学以及选送优秀医务人员进入三级医院进修学习等方式,使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3)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了集监测预警、视频会商、决策调度等一体的数字化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并和上级信息中心联网,实现网上实时数据传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预警预报、视频监控、网上指挥调度等,实现了区域内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区域协同、资源共享。县人民医院还投入近200万元改造了信息中心,完成PACS临床信息化系统、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反统方软件等信息化建设,极大提高了会诊、治疗等效率。

2 取得的成效

2.1 推进服务能力 让病人受益 据统计,2014年1~10月份,县级公立医院共完成门急诊55.4万多人次,出院病人数达2.52万多人次,分别比2013年同期增加了9.13%和11.3%。与此同时,县级公立医院门诊病人平均诊疗费与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2%。其中,县中医院门诊病人平均诊疗费下降47.9%,县人民医院住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下降了1.3天,人均住院费同比下降了20.3%,减轻了病人负担。

2.2 推进政事分开 让医院提效 为提高县级公立医院管理效益,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次调研,在县人民医院探索建立独立法人治理结构,让其在行政体制上直属县委、县政府领导,实行高度自治;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院长负责制;在资金保障上,保持原有扶持政策不变,并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在编制上实行雇员制、特聘制和增编制来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医院管理灵活性,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

2.3 推进理念创新 让品牌更响 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过程中,秉持发扬传统、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洪泽医疗品牌影响力。(1)大力发扬中医文化,在中医院启动中医药特色疗效的“国医堂”项目建设,汇聚资深老中医坐堂问诊,建设了中医药文化展示馆,设置了中医综合诊疗区,充分发挥中医药医疗保健的特色。(2)延长医疗服务链条,大力发展医养融合的养老产业,建设了设施一流的老年公寓,内有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食堂等配套设施,由县人民医院托管,设有自理区、半护区、全护区3个功能区,成为淮安市首家以医疗为依托,集养老、康复、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养老机构,被江苏省民政厅列为全省养老创新示范。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3.1 薪酬制度改革尚未实现重大突破 薪酬管理处于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位置,建立有一定竞争、激励作用的薪酬体系,对公立医院的发展有长足影响。与其它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一样,受国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制约,我县县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没有实现重大突破。人事薪酬政策,单纯依靠地方卫生主管部门的推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需要省级出台联动政策,才能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供动力。

3.2 县镇联动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目前的医联体、省级医院帮扶,更多关注的是县级机构的能力建设,如通过省市帮扶、重点学科建设等来提高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提高临床服务效率等。而如何促进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联动,建立高效、严密、畅通的向上、向下转诊渠道,特别是下转渠道,在县城内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医疗服务的改革不足。建议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县级公立医院自身机构的改革,更要重视县级医院在服务体系中的改革,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在服务体系中对上下联动的探索,发挥其在县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3.3 医院治理机构尚未取得明显成效 在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推进中,目前探索的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与原有医院管理体制并行,医院法人治理所取得的成效非常有限。这种单纯形式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只会增加行政管理成本。建议强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结果考核,以结果为导向,避免改革流于形式[1]。

1 张研,邱胜,张亮.15省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进展及问题与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11:804 -807.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医疗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改革创新(二)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