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电图在慢性胃炎儿童诊断中应用的研究
2015-04-15马春英武继宏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马春英,武继宏(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儿童慢性胃炎的发生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因而需要加强对慢性胃炎儿童的诊断和治疗。目前胃镜检查虽然技术较为成熟,但是是侵入性操作,而且需要禁食禁水,儿童接受能力比较差[1]。胃肠电图检查是非侵入性检查技术,无创、安全、操作简便,儿童易于接受。为了探讨胃肠电图在慢性胃炎儿童诊断中的价值,选择60例慢性胃炎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慢性胃炎儿童60例,均符合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镜诊断标准[2]。男32例,女28例;年龄3~12岁,平均(8.22±1.27)岁;发病时间4 d~8年,平均(3.56±0.56)年。
1.2 方法:对60例患儿先行胃电图检查,后行胃镜检查,其中行胃镜检查前,与患者签内窥镜检查知情同意书,采用Olympus GIF-XP240型检查,胃镜检查前需常规血肝检查,检查前晚餐进食易消化的食物,晚上12:00开始禁食禁水,观察胃黏膜色泽、形态和黏膜下的血管纹。胃肠电图检查使用EGEG-5D型五导胃肠电图微机分析仪,胃电图检查前停止服用对胃功能有影响的药物,胃肠电图检查标准为1991年胃肠电图临床手册指南制定的小儿胃电图正常值[3]。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胃镜结果比较发现,所有胃炎患儿中胃电图在慢性胃炎中诊断准确率为89%,胃镜检出结果显示为9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加重患儿的病情,因而必须加强对患儿的诊断和治疗。平滑肌细胞位于结肠、小肠和胃尾部2/3处,其膜电位会产生周期性的波动,它是胃肠电活动的主要类型,胃的收缩依赖于胃电快波和慢波的共同作用,因而胃电图可作为胃动力异常筛选的重要手段,并且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安全可靠的依据。
《胃肠电图临床手册指南》中指出,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内镜>胃肠电图>钡剂造影。由于我院暂无钡剂造影,因而本研究中不作考虑。胃镜检查可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但是是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而且对仪器的要求高,费用昂贵,操作复杂,检查前需要进行查血肝功,还需要禁饮禁食,儿童的接受能力较差;此外,基层医院对该项技术较难掌握,儿童配合差,家长的依从性也较差,而体表胃电图对胃节律紊乱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胃电图是通过腹部体表电极记录胃肌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技术,它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技术,无创、安全,价钱低廉,操作简单,对患儿造成的痛苦小,儿童容易接受,家长依从性好,而且可以长期、重复对胃电活动进行记录,是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胃动力异常筛选的重要工具。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胃肠电图在慢性胃炎诊断中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4]。目前基层社区医院的医生较为容易掌握此项技术,尤其在基层社区医院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筛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胃肠电图检查为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能够提高患儿诊断阳性率,减轻患儿的负担。本研究中所有胃炎患儿中胃肠电图在慢性胃炎中诊断准确率为89%,与胃镜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胃肠电图检查对慢性胃炎儿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儿童采用胃肠电图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与胃镜检查相比,更为安全、方便,可作为儿童慢性胃炎检查的首选项目。此外,胃肠电图检查能够为基层社区医院开展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筛查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1] 闫慧敏,杨 燕,张丽荣.上腹痛患儿胃电图与胃镜关系初步探讨[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24(1):59.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学组.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镜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3):189.
[3] 鲁 斌.EGEG胃肠电图临床手册[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7.
[4] 冯养正,于佑民,张慧敏,等.113例慢性胃炎胃电图与胃镜、胃粘膜病理诊断的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