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孔子的“君子观”
2015-04-15王骏
王 骏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说孔子的“君子观”
王 骏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君子”一词在《论语》全书中总共出现107次,其中有84处“君子”乃为孔子所言,孔子的“君子”作何解直接关系到解读《论语》全文,而孔子的“君子”作为贯穿于《论语》全文之中的线索,是深刻反映儒家思想和厘清文本脉络的核心所在。通过分析《论语》中84处“君子”在该篇章中的释义,可以归纳概括出《论语》中“君子”一词的多种内涵,有助于把握儒家经典文本《论语》中所反映的儒家思想,揭示出孔子“君子”学说的价值所在。
论语;君子;释义;价值
孔子乃是古之圣贤,作为“大学之人”,其所言的“君子”必有其独到之处。然在诸多《论语》诠释文本中,“君子”一词一般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但这一定义未免过于拘泥于表象,这样难免会对论语思想乃至儒家思想的把握有失偏颇。《易经·系辞》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而在《论语·宪问》中有言:“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可见,“君子”往上寻“道”,而小人往下寻“器”,同样地,《论语·学而》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阳货》中的“君子学道则爱人”,都指出孔子之“君子”乃是学“道”之人,而《大学》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可见,孔子之“君子”亦表现为“明明德之人”。在《论语》中,孔子分别从仁、义、礼、智四个层面就“君子”、“学道之人”、“明明德之人”展开论述,涉及其“君子观”的四个方面的深刻内涵。
一、“君子”之“仁”
“仁”作为儒家思想之核心,孔子说的“君子”便是“仁本之人”,可见“仁”亦是“明德”,“仁”也就是“君子”之本体,即所明之“德”。“在孔子心目中,‘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在于时刻不离开‘仁’,哪怕是仓促之间,颠沛流离之际都必须致力于仁。孔子之所以对颜渊大加赞赏,正是由于颜渊内心具备了完满的德性,并且将德性在行为中体现出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在4.5章中,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此章围绕“仁”字展开,世间万物以“道”为体,“君子”以“仁”为体,“君子”之“仁”与世间之“道”是相通的,但就其是生命系统中的个体而言,这也就是“君子”区别于普通人的地方。普通人往往不知“道”,以“富贵”为己欲,而以“贫贱”为己恶,不能以“道”行之,即不明“道”之理。而“君子”是为“明明德之人”,知世间万物之本来面目,以“仁”为本,若“去仁”,则“君子”便不再是“君子”。此章以“君子”和“人”对比,旨在指出“仁”对于“君子”之重要性。7.37章中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从根本上说,“君子坦荡荡”的原因在于“君子”明了“德”的人,是“仁本之人”,而“小人”则是蔽于“明德”的,也就是说“识了道的人,自然而然便有了君子坦荡荡的气质。”[2]5在12.4章中,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君子”认识了生命之本体、明了“德”、有了“仁本”,便不忧不惧。在14.42章中,孔子强调“修己以敬”的意思便是强调“仁”之本。
诚然,孔子的“仁”指的是天地宇宙包含了一切生命“见闻觉知”的能力,这种能力与《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相通的,“亲民”就是令一切民有生命的“明德”,即拥有“见闻觉知”的能力,这是生命本体或整体对生命个体的爱。只有“明明德之人”,才会体味到一切生命体验,才会“不亦说乎”。诚然,“人类对这个大宇宙体系的‘不知’的‘至善’的认知,永远只能是‘学而时习之’。”[2]10唯有如此,才是“君子”。但是“仁”不可见的,生命本体的外在表现乃是“义”,因此“仁”之本表现为“义”。
二、“君子”之“义”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行“义”于天下,这也就是说生命本体在显现时应“义”,即“宜”,也就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4.10章中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此章阐释了“君子”对于天下事都以自身合理的行为方式来行之,这便是实践智慧。“君子之于天下也”有其自己的合理性,所行之事便是“义”的,“义”是“明明德”过程的显现,从而生命本体在运动过程中表现为“义”,“义”的最高境界乃是“至善”,这一过程也就是所谓的“行义”。4.16章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就是“仁”之本显现为“义”。15.18章中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也就是说,“君子”以“义”作为本质。“礼”、“孙”、“信”都是以“义”为旨归。同样地,孔子在17.23章中说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没有“义”之本,则会乱于心,也就无法“明明德”,因此,“义”也是通过“明明德”而“止于至善”的决心。
“君子”是在现实生活中的“明明德”人,即澄明了生命本体运动的人,“君子”作为宇宙生命本体之人以“仁”为本而外在显现为“义”,“义”乃是一种“中庸之道”,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说“中庸之为德也”,也就是说,“君子”是生命本体显现为“义”的人,而这也就是“明明德”之“明”的要求。然而无论是生命本体还是行为方式,还需要以“礼”作为前提。
三、“君子”之“礼”
孔子所说的“君子”是世俗之人,而非“圣人”,“君子”的一切言行必然要求在“礼”的范围之内,“明礼”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君子”来说,“礼”是指导其言行的根本准则。8.2章中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而与这一章相呼应的是“雍也篇”第十六章中说到:“君子博学于文,而约之以礼。”诚然,这里是以“无礼”来衬托“礼”的重要性。在16.7章、16.8章、和16.10章中,孔子分别提到“三戒”、“三畏”、“九思”,便是表达具体的君子之“礼”。同样地,6.27章中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道矣。”11.1章中说:“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12.1章中说:“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在12.1章中虽未点明“君子”,却是表达了作为“君子”应具有的“礼”。
在《论语》中“礼”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宇宙理性之“礼”,即宇宙生命秩序,生命要素基于“礼”而有序地活动,此“礼”与“知”相通,是从整个宇宙循环的过程;第二,祭祀的礼节,孔子所处时代具有古代封建社会特点,因此祭祀之“礼”必不可少,“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先进于礼乐”都属于这个范畴,在10.6章中也有具体论述;第三,生命本体之“礼”,此“礼”是孔子“君子观”的真正内涵,凸显了孔子的全局生命观,“克己复礼为仁”便体现了这一点,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正提出了这种本体之“礼”的要求。“君子”以“礼”来约束自己之后,便有了“智”,而“君子”之“智”是作为“知”而体现的。
四、“君子”之“智”
在《论语》中,“知”不是作动词“知道”解,而当应作名词“智慧”解,因此“知”便是“智”。1.1章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本章中的“君子”,“人不知而不愠”,关键在于“知”,“知”即是“实践理性”。只有具备“实践理性”者,才会体味到一切生命体验,才会“不亦说乎”。13.3章孔子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此章中孔子从反面强调了实践理性,即“不知”,“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就是说“君子”对于不能为实践理性所把握的事情则避而不谈。14.28章中孔子说的“知者不惑”和15.19章中的“君子”“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都是强调这一点。
孔子的君子之“智”正是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来省视自身,这种实践理性能够使人们作出合理的行为选择。而“君子”是作为拥有“实践理性”的“明明德之人”能够认识到自己作为生命中的存在。孔子在20.3章中说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可见,“知”乃同样是“君子”立身之本。
五、孔子“君子观”的价值
《论语》开篇第一章便提及“君子”一词,“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3]可见“君子”既在《论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又作为孔子“君子”学说的主体而具有极大的价值。孔子的“君子”动观为“明明德之人”、静观为“仁本之人”,“明明德”的过程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君子”知言知行,因此“君子”是拥有实践智慧之人,即有“知”之人。诚然,在“明明德”的过程中又要“明礼”,又要“以礼约之”。在5.16章中,孔子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此章从“行己”、“事上”、“养民”、“使民”四个方面来说的。由“行”到“使”即是“己”到“民”,由内而外,内外兼顾,此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不谋而合。可以通过孔子的“君子观”看出《论语》中儒家思想的严密性:光有生存方式还不够,还仅仅是“君子”之为“人”,而若要“君子”之为“君子”,“君子”当还有“仁”、“义”、“礼”、“智”。孔子在6.18章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此章旨在说明在成为“至善”之前需要经历运动变化的过程。在“至善”之前,则处于“文”与“质”的矛盾之中,“‘质’,情感也,‘文’,理性也。”[4]协调生命情感与实践理性之间的关系,既关乎生命系统本身的运动变化,又是成为“君子”的必经之路。在7.26章中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借“君子”和“圣人”,旨在说明宇宙生命系统整体不可为个体的人所知,“圣人”指的是宇宙生命整体,是“至善”之人,而“君子”则指代个体的人,是单个个体生命本身,因此,“君子”可“得见”。所以成“君子”者易,成“圣人”难,理当看清自己、正视自己,成为“明明德之人”。“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典范是多层次的,最高层次是‘圣人’,其次是‘仁人’、‘君子’等。在孔子看来,圣人高于仁人,仁者爱人,能泛爱众的人就是仁人,圣人则必须‘博施于民’又能‘济众’。……在孔子看来,‘圣人’乃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现实中的人很难达至这一境界。”[5]同样地,孔子14.28章中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此章是孔子借“君子之道”来反观自己,实则暗示自己对于“君子之道”的践行,身体力行宇宙生命的道理。孔子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是“君子之道”是每个人一生都要去践行的事,人们总是处于生活之中,也就是不断地去以“君子之道”来提醒自己,这个过程是持续的、总是未完成的。人总是不完美的,没人能够完全做到“仁者无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所以这才要不断地去“学”,不断地走向“至善”。孔子以“君子”作为其思想的人格范型,是具备一种教化之效用,12.16章中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12.19章中孔子又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而后,孔子具体说到“君子”之美,在20.2章中,子张问孔子“何为五美”的问题,孔子说“君子”所成的“五美”便是“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孔子强调“君子”之本乃为“仁”,“孔子所说的‘仁’,其主要内容是‘爱人’。孔子不仅用‘爱人’来规定‘仁’,而且提出用‘推己及人’的方式来实行‘仁’。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6]孔子的“君子”要求内“仁”外“义”,同时贯穿以“礼”、“智”,从而构建了以“君子”为主体的完整思想体系,反之,也诠释了“君子”的完满性,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明明德”的过程。“《论语》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系统理论,也不是哲理格言,更不是仅仅讲伦理道德的,而是孔子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致良知’的记录,是孔子对自己‘致良知’过程的描述。‘良知’是在某一件最具体的事件中,隐藏的‘天意’‘道心’与‘佛心’,也就是‘宇宙—生命’系统全息的显露。”[7]所以“君子”便成为“致良知”的人格化,在《论语》全文中作为穿针引线之用,并以“君子”作为范型,以“君子”来化人。诚然,就孔子之“君子”来说,因其是通过对话在不同层面表现不同内涵,因而更具有现实性。再从整个文本架构上来看,围绕内含于“君子”之中的“明明德”这层意义铺开,“博学于文”——“明心”——“善于事、敏于行”——“约之以礼”,最后“止于至善”,但这不是简单的返回,而是复归于从更高的层面,终点又是新的起点。从这点可以看出,孔子“君子观”的辩证循环,同时展现了动态的、变化的“明明德”的进程。孔子在最后一章中,对“君子”之内涵作以总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所以“君子之所以‘畏天命’,是因为君子‘知天命’,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而‘知天命’并非是指对天命有着清晰、透彻的理喻或预测,而是意味着只有知晓了何谓‘天命’,即觉解到人的自由的界限,才能‘不怨天、不尤人’,‘从心所欲不逾矩’。”[8]“君子”自《论语》开篇之“学”起,又于篇尾回到“致天命”中,即“止于至善”。整篇《论语》以文字形式展现了“君子”“明明德”之全过程。孔子“君子观”体现了孔子“君子”学说的巨大价值,这是一种全观宇宙生命之本体的大思维。
[1]郭淑新.德性与德行——传统儒家德性伦理思想勾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5):518,519.
[2]董子竹.论语真智慧——兼就教于钱穆、李泽厚先生[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49.
[4]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157.
[5]郭淑新.孔、庄理想人格观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4):529.
[6]臧宏.略说《论语》的基本特征——以“宰予昼寝”章为例[N].光明日报,2014-08-26(16).
[7]臧宏.孔子的智慧学说及其世界价值[J].孔子研究,1998,(2):8.
[8]郭淑新.对孔子仁学的重新解读[N].光明日报,2003-07-01.
[责任编辑:陈如松]
Saying Confucius’s Concept of “gentleman”
WANG Jun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The word “gentleman” is in 107 place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of which 84 places are the “gentleman” said by Confucius.The meaning of Confucius's “gentlema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interpretation of the full text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onfucius’s “gentleman” as the clues throughout the text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reflects profound Confucianism and clarify the context of the tex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gentleman” in 84 places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ould get a summary of a variety of meanings of the word “gentleman”, and help to grasp Confucianism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reflect the value of the theory of “gentlema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Gentleman; Interpretation; Value
2015-01-16
王骏(1990-),男,安徽池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2013级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诠释学。
B222.2
A
1007-9882(2015)02-0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