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唐僧学习班集体管理
2015-04-14张海英
张海英
看到这个题目,有人可能会奇怪,怎么?班主任跟唐僧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难不成让我们也去取经?
笔者曰:非也!非也!
你细细想想,唐僧难道不是最智慧的班主任吗?他领导这四个出身完全不同、个性迥异的“学生(徒弟)”,历经磨难去西天取经(学习),和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本质难道不是一样的吗?而最终唐僧师徒四人终成“正果”,不能不说是唐僧引领有方。
我以为,我们可以向唐僧学习以下几点。
志向坚定,用愿景引领人
唐僧志向坚定,一心向佛,他用美好的愿景引领徒弟们跋山涉水、降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班主任也当“志向坚定,用愿景引领人”。很多学生最初是没有明确人生目标的,但是班主任要有目标——阶段目标,学年目标,初中三年目标。有了目标,再坚定不移地去实现目标。
我刚送走的毕业班成绩优异,各科中考成绩优秀率均为年级前列。三年来,我坚持用学校的育人理念作为长远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有“为育校争光,为自己负责”的信心。每次晨检、班会、家长会都做渗透,让学生和家长看到美好的未来,并愿意为了心中的美好愿景而努力!
善始善终,让优秀成为习惯
唐僧师徒善始善终,在取经过程中不断修正,最终取得成功。德育工作也要善始善终,这样才能够在不懈的坚持中让优秀成为习惯。当优秀成为习惯,一切就皆有可能。
我指导学生一直坚持两件事:
第一件事:每天放学后写反思。学生每天必写,我每天必批改,通过反思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真诚交流,把感恩的、善良的、进取的思想通过学生的反思再反馈给全班,让学生代替老师说话。
第二件事:放学呼号“为自己负责”。从九年级第一天起,我班放学必宣誓呼号“为自己负责”,呼号后大声报出自己的姓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意识到能为自己负责到底的只有自己;同时,他们也能感受到要感谢为自己负责的老师,不能辜负老师。这样的情感体验,让他们都具有了丰富、细腻的情感。
言为心声,让学生代表老师说话
做师傅的,自然要指导徒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己什么都说。有些话,通过徒弟之口说出来,效果会更好。
一模结束后,我希望通过家长会向学生和家长传递的信息,都是由学生干部说出来的,如他们对同学讲成为好学生的经验,号召同学们懂感恩,善反思,会总结。他们对家长讲成为坚实后盾的必修课程。学生这样说了,我们的教育理念自然也就渗透下去了。
2014年7月12日,我又迎来了新一届初一学生。我想他们一定急于了解我,于是就请刚送走的学生为初一学生做了一个别致的“了解张老师”的班会,从不同角度向新生介绍我。同时,我还请他们作为学长,对初一新生说说自己的学习建议。初次见面会,就这样拉近了学生和班主任的关系。
抛却繁杂,于无声处涵养文化
唐僧取经,就是一饭钵、一袈裟、一禅杖、一本经。他抛却繁杂,赢得了“圣僧”美名。
班级管理也当如此。我精心布置班级环境,横幅、对联、书画、手工制作都围绕学校的20字育人理念:行为规范、热爱学习、阳光大气、勇于担当、关心社稷。我们的海报“梦八班,耀起航”简洁却透着文化气息。我们的壁报“风雨虽大不润无根草,成功虽难必眷自助人”体现着涵养。在这样的无声的文化氛围中,每一名学生都在努力向优秀前进。
班主任工作看似繁琐、复杂,但千头万绪中却隐藏着几条主线,如果大家能学学唐僧,像唐僧那样抓住主线,智慧地工作,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编辑 江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