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生校外补习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15-04-14肖伟颜
肖伟颜
中小学生校外补习是近年来社会、家庭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学校和在职教师办班进行有偿补课,可是家长让孩子参与校外补习的热情始终不减,“禁补令”管住了校内管不住校外,校外辅导培训机构的各种补习班逐年增多,学生接受校外补习的现象极为普遍。如此盛行的校外补习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首先,校外补习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据统计,学生每周校外补习时间约为5-6小时,可见学生在课余参加补习的强度是比较大的,平均每周要比其他学生多上半天以上的补习班。而且,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并不是轻松愉悦的兴趣特长,绝大多数是文化课,补习内容明显针对考试课程。高强度、高压力的学习生活会使学生尤其是那些被动参加补习的学生在心理、生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劳、压抑,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其次,校外补习影响了教育公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水平与职业等级越高,子女参加校外补习的比例就越大。农村中小学生参加校外补习的比例明显低于城市。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决定了补习教育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享受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子女,因参加课外补习的可能性较低,在获得更高一级优质教育资源时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从这个角度看,校外补习影响了教育公平,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可能会扩大社会阶层间已经存在的差异。
第三,在职教师参与补习影响了学校教学。尽管国家明令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可受教师待遇不高、教育主管部门督查不到位、利润丰厚等因素的影响,在职教师私自开办辅导班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一类补习如果过于兴盛,可能导致任课教师因提供校外补习而根本无心学校教学,也可能会对参加其补习班的学生区别对待,给他们更多的“照顾”,造成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参加课外补习的教师比单纯在校授课的教师收入高出几倍,影响了其它在校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应该强化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规范化管理,采取以下措施严格限制校外补习。
1.严格规范校外补习市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因此,建议以省为单位制定中小学校外补习规范化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成针对中小学校外补习的综合管理机构,加强对补习机构的综合管理与监督,每年定期检查与常规管理相结合,对中小学校外补习进行科学指导和规范管理。
2.切实转变大众教育理念
首先,学校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强化素质教育理念,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其次,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进而学会学习,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再次,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意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帮助家长认识到补习教育的局限性,引导家长理性对待。
3.坚决禁止教育公职人员参与补习
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区分学校教育与校外补习教育,坚决禁止学校集体有偿补课。对于中小学校专业任职教师、教育部门公职人员也应给予严格的限制,不能参与或变相参与校外补习。同时,要切实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的规定,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大力发展校外素质教育活动
首先,启动“校外活动”计划,建立素质教育活动中心,在放学后、周末、寒暑假的时间里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素质教育服务。其次,为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政府补偿性素质教育服务,搭建远程开放的中小学教育补习服务平台,组织一些志愿性团体为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提供艺术教育、学困生帮扶项目服务。
总之,如果放任不管,校外补习势必影响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影响家长及学生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政府必须对日益壮大的教育补习行业进行规范和调整,以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编辑 于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