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转喻理论下对《小苹果》中“苹果”的意义分析

2015-04-13陈婷婷

关键词:转喻小苹果隐喻

陈婷婷

摘 要:近年来,隐喻和转喻相互作用是隐、转喻研究中的焦点。古森斯(Goossens)还提出了“隐转喻”理论。而最近在网上极火的歌曲《小苹果》的歌词中也包含了隐转喻。本文试图运用隐转喻分析“苹果”一词在中英文的意义,旨在说明同一个词语的新概念通过隐转喻从其他语言现象投射到汉语中,使人们对该词的认识发生变化,产生新的概念,并在汉语中得到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隐喻;转喻;隐转喻;小苹果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28-02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对隐喻和转喻的理解颠覆了传统意义对二者的定义。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修辞手法,还是人们的认知机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而在近年,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焦点。Goossens还提出了“隐转喻”理论。近日极火的“神曲”《小苹果》中也包含了隐转喻。本文试图运用隐转喻理论分析“苹果”一词在中英文的意义,旨在说明同一个词的新概念通过隐转喻从其他语言现象投射到汉语中,使人们对该词在汉语中的认识发生变化,产生新的概念,并得到发展和应用。

文章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介绍隐、转喻及隐转喻理论;第三部分运用隐转喻分析“苹果”一词在中英文中的意义及其在《小苹果》中的含义,第四部分分析“苹果”一词隐转喻意义的应用,第五部分阐述外来文化在汉语中的发展和带给汉语的新启示,最后一部分为结语。

二、隐喻、转喻和隐转喻的概念

隐喻的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他从指称说(reference view)的角度给隐喻下的定义是:给A起一个属于另一个物体B的名称,即用事物的名称B来指称事物A。变异说(Anomaly view)把隐喻看作是一种异常的语言形式,即对正常语言的偏离,并认为所有选择性的变异句都是潜在的隐喻。语用说(pragmatic view)认为,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言语行为。以上是对隐喻的传统定义。而在 《Metaphors we Live by》中,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对隐喻下了新的定义:隐喻是以一个独立的域来概念化另一个域,即隐喻是域之间的一种映现(mapping)——不同认知模式之间的映现。这两个域一个是来源域(source domain),另一个是目标域(target domain)。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即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去理解和体验另一个事物。隐喻被分为三大类: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一个概念系统通过另一个概念系统来构建.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抽象概念实体化,是由具体物质对象产生的隐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以一种概念结构构建另外一种概念。

传统意义上的转喻仅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与被修饰对象有关的事物来指代被修饰对象。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同一个概念域下,一个特征替代另一个特征。转喻的主要功能是指称,即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它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认知方式。转喻分为三种:整体代部分,部分代部分,部分代整体。

隐喻和转喻虽属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但转喻也是广义上的隐喻。二者交织在一起,极其复杂。而近年二者相互作用也是研究的焦点。古森斯(Goossens)创造了“隐转喻”(metaphtonymy)来同时利用隐喻和转喻的结构。他认为,虽然二者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但它们并不总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作用的。并且隐转喻的作用也仅是帮我们了解一个语言事实:隐喻和转喻可以紧紧交织在一起。而最近关注度极高的《小苹果》就是一个例子。“苹果”一词在其他语言现象中的含义通过隐转喻在汉语中产生新的概念,并得到发展和应用。即同一个词的不同概念通过隐转喻从其他语言现象投射到汉语中,使人们对该词在汉语中的认识发生变化,产生新的概念,并得到发展和应用。

三、对“苹果”一词的意义分析

(一)英汉语中“苹果”一词的意义

现代汉语所说的“苹果”一词源于梵语,为古印度佛经中的一种水果,最早被称为“频婆”,后被汉语借用,并有“平波”“苹婆”等写法。除此之外,“苹果”一词在汉语中无其他意义。

而英语中“苹果”一词除了指水果外,还有多种含义。在《圣经》中,因为亚当和夏娃偷吃了苹果这种禁果,人类拥有了智慧。但也正因如此,二人被逐出了伊甸园,自此人类开始在世间饱受苦难,苹果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再有耶稣诞生时是从一个apple出来的,因此后来苹果又象征原罪。故在《圣经》中,将“智慧”“原罪”和“恶魔”的意义通过隐喻投射到苹果之上,将抽象概念实体化,因而后来“苹果”就喻指智慧、原罪、恶魔;在希腊神话中,“金苹果”喻指美丽、智慧和纷争;在欧洲,“苹果”是权势的象征。由于欧洲早有大面积栽培苹果的历史,苹果也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苹果”一词大量存在于西方语言文化之中,也产生了一些与“苹果”有关的习语。

(1)apple of love:“爱情的苹果”。

(2)apple of ones eye,这一习语出自《圣经》,指“掌上明珠”“心肝宝贝”。

(3)除了上述两个与“爱情”有关的习语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习语。如As American as apple pie“像苹果派一样具有美国特色”;apple polish“拍马屁”“贿赂”;apple of discord“祸根、争端”;“Adams apple”表“喉结”。

由此可以看出,“苹果”在中英文中含义的差异。在中文中,“苹果”只是指一种水果。而在英文中,“苹果”一词的意义更多是与西方特有的文化现象相联系的。因此,该词在英文中所具有的含义对于汉语是新的概念。

(二)基于“隐转喻”概念对《小苹果》中“苹果”的分析

在西方语言现象中,关于“苹果”有“apple of love”“apple of ones eye”两个习语是表示爱情的。

(1)apple of love这个习语出自于殖民时期的南美洲。在秘鲁丛林中,生长着一种和苹果十分相似的水果,人们将其称之为“狼桃”。但人们认为是毒果,都不敢吃。直到16世纪,一位去秘鲁游历的公爵把这种水果带回了英国皇宫,作为珍贵的礼物献给他心目中的爱人——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自此之后,这种水果——西红柿在异国他乡得到广泛种植。西红柿与苹果十分相似,又包含了公爵对英女王的爱,所以被人们喻称为“爱情的苹果”。人们虽然把爱情的意义赋予西红柿中,但却用“apple”一词表达出来,通过以一个域来概念化另一个域的隐喻的作用,赋予了“apple”一词“爱情”的意义。而如今,这一短语还可喻指“爱情的信物”。“爱情的苹果”喻指“爱情的信物”,是基于“苹果是信物”这个隐喻。将“苹果是一种实体存在的物质”之意映射到信物的概念域下,体现了在一个事物上去理解和体验另一个事物的隐喻观。同时“爱情的苹果”喻指“爱情的信物”还体现了部分代整体的转喻观。隐转喻紧紧交织在一起,也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个习语的含义。而后在广为世人所阅读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用“苹果”喻指“爱情”的表达。比如柏拉图的诗《I Throw the Apple》中,柏拉图表达了“我送你apple,你如果接受便就是接受了我的爱”。

(2)apple of ones eye。人们不仅用apple表示“苹果”,还用它来代表“眼睛的瞳孔”。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而瞳孔是眼睛最重要的部分,用这个概念进行抽象化,映射出“苹果”代表“最珍贵”这个含义。转喻使在“人”这个概念域之下,“人”替代“眼睛的瞳孔”。而眼睛本来也是人体器官的一部分。隐喻和转喻紧紧交织在一起,使人们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去理解出“最受珍爱的人或物”这个含义。隐转喻的作用在这个成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分析“苹果”一词在中英文中的意义可以发现,本来在中国人的思维概念中“苹果”只指一种水果,由于隐转喻的作用使得该词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投射到了汉语中,使人们对该词在汉语中意义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而产生了新的认识、新的概念,进而在中文中人们也开始借这个词来喻指爱情、最受珍爱的人或物。而最近在网上流行的歌曲《小苹果》,其歌词“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就像天边最美的云朵,春天又来到了花开满山坡,种下希望就会收获”。其中的“小苹果”正是喻指“爱人”“最珍爱的人”。正是因为有了“苹果”其中指“爱人”这一意义,使得“红红的小脸儿”更加生动形象。也可将“花开满山坡,种下希望就会收获”中的“花”理解成喻指“爱情的苹果”所开出的花,将“种下希望就会收获”理解成喻指“种下爱情的苹果的种子,就会获得爱情”。正是由于隐转喻在这首歌中的作用,使得《小苹果》成为了人们用于表达爱情的“神曲”。加之其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旋律较为简单,该歌曲也在网络上走红。

四、“苹果”一词的发展性应用

2011年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其英文翻译为《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是用“苹果”指电影中那个被人爱的女孩。这正说明“苹果”一词喻指最珍爱的人或物、爱情的用法,已广为汉语所接受,并且得到了应用。《小苹果》中的“苹果”正是这个新概念在汉语中应用的又一体现。现在网上也出现了许多人用“小苹果”对自己珍爱的人进行表白的视频。而近日,在网上流行“学霸版小苹果”,其歌词“你是我的小呀小期末,怎么复习都不嫌多……”,歌词是用“小期末”去替代“小苹果”,喻指期末考试变成了最受学生重视的事,从而起到调侃和讽刺的作用。再有山东一高校教务处的LED宣传屏上惊现“诚信考试版”《小苹果》歌词,引发网友围观:“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诚信考试一定会过。自信的眼神儿是复习的结果,不作弊铁定过,过过过过!”在这里用“小苹果”这个词语,取的是学生的诚信在考试中“最受重视”这一意义。由此,“苹果”一词的表示“爱情”和“最珍爱的人或物”这一新概念通过隐转喻得到了应用。

五、结语

本文基于隐转喻理论,对《小苹果》中的“苹果”一词在英语和汉语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旨在说明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中的新概念,通过隐转喻投射到汉语中,使人们对该词的认识发生变化,产生新的概念,并得到发展和应用.在各国文化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在隐转喻理论的作用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类似于“小苹果”这样的词语的出现,从而使语言也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2〕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4.

〔3〕孙坤.中西方语言文化中Apple价值面面观,2010.12.26.

〔4〕兰冰.英语Apple的文化内涵及喻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5〕王玉凤.习语形成及理解的隐转喻研究[D].山东大学,2007.

〔6〕周瑜.汉语成语“龙”的隐转喻认知[D].浙江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转喻小苹果隐喻
滚来滚去的小苹果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西游新记4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神曲“小苹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