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共产党宣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兼论《共产党宣言》是指引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旗帜

2015-04-11刘锐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宣言马克思主义

刘锐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论《共产党宣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兼论《共产党宣言》是指引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旗帜

刘锐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共产党宣言》是全世界共产党人最早的党纲,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在分析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它在无产阶级运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无论是处于革命时期还是处于建设和改革时期,《共产党宣言》的思想都是指导我们前进的永远高扬的旗帜。

《共产党宣言》;科学性;革命性;实践;统一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1847年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而为其起草的一个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发表于1848年2月。《宣言》自发表167年来,已用11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出版上千次,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作品,是革命的工人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圣经”,它已成为激励各国无产者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支柱,成为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前行的力量支撑。《宣言》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其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这一鲜明特征集中体现在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及社会理想上。

一、《宣言》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对于如何分析社会现象、如何看待人类社会发展,人们并没有一个科学、正确的方法,仅仅是把社会的发展归结为现象,或者停留在意识领域,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探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和经济根源,从而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恩格斯在《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写道:“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宣言》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揭示了整个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作为最活跃的因素,总要为自己开辟道路,由此引起生产关系的革新以至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这一规律作用下,人类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消亡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存在都是暂时的,其根源就在于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于是,“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而且,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还“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它不仅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根源。列宁说“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者从此可以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我们党始终把唯物史观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一面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同时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一面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在华夏大地再一次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接着我们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新格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的最大国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体部署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就是从这一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要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一方面,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投身到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洪流中。在这个阶段,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有人说是资本主义化。确实,一些工作,特别是经济领域所做的一些工作,和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标准不相对照,而与资本主义对比,又极其相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明确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政府的调控与市场的决定作用统一起来,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宣言》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指引我们自觉地认识我们所说的“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既不能超越这一“初级阶段”,把将来要干的事放到现在来做,也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初级阶段”,要做好现在的事,为进入“高一阶段”做必要准备。我们只有牢记《宣言》为人类所揭示的资本主义一定要灭亡、共产主义一定要胜利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做的事引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一大方向。

二、《宣言》的鲜明政治立场

《宣言》是为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它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2]41因为无产阶级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底层,没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受压迫,在经济上受剥削,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因而最痛恨资本主义社会和一切剥削制度。此外,正因为它一无所有,所以它对私有制毫不留恋,对共产主义革命充满热情,在这个革命中它失去的只是锁链,而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无产阶级政党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自觉代表者。但是,共产党人又不同于其他工人政党和一般无产阶级群众,它是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宣言》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立场使它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宣言》强调“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宣言》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来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斗。全世界无产阶级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前仆后继,为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而浴血奋斗!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从创立开始就抱定了矢志不渝为人民谋生存、谋福利的决心。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解放和独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宗旨。党的七大郑重地把这一宗旨写进了党章。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要求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给“为人民服务”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而“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及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强调“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对《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党正是坚持这一思想,才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现在,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还在于我们党能不能继续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能不能动员全体中国人民与我们一起奋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党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这项活动,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三、《宣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宣言》作为国际工人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党纲,它紧密联系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宣言》发表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但是又提出:“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个别地方本来可以作某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就要求后人不要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另一方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的过程。

《宣言》在各国用不同语言再版时,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撰写序言,及时修改《宣言》中某些已过时的观点,不断补充《宣言》中不够完善的内容。七篇序言不仅勾画出了《宣言》自身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他们在序言中根据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工人运动的革命形势变化,运用最新研究成果,修正已经过时的某些看法和不科学的论点,补充不够完善的地方,预测未来革命的发展方向。他们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不断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再分析、再丰富、再补充、再创造,这就是与时俱进!正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与时俱进,才使得《宣言》更加严谨,更加科学,更有生命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于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存在着教条主义和实事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只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教条主义者没有看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只是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看起来很尊重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态度不仅看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论断,而且注意到了做出这些具体论断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所以他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世情、国情,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种态度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者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下形成的具体理论形态,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随着理论的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又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四、《宣言》的崇高社会理想

在历史上,人们总是憧憬着一个美妙的社会存在,比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心目中的“大同世界”,比如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等等。人们也曾用各种办法力图实现他们向往的社会,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明白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他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都没有找到解放人类的切实途径。而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马克思称之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科学论断。“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世界对于数量众多的无产者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它非常睿智地指明了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社会理想的确立,为无产阶级明确了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具体的梦想。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大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将其阐释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的理想和追求,而其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013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重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现实清楚地告诉我们,那些一心想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方向,从而使中国重新成为西方资本主义附庸的人,他们总是把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的“改革”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千方百计地抹煞“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指向,他们总是百般地嘲笑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使这些人的意图不能得逞,我们头脑中一定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一指向,在坚持共产主义信仰的前提下来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符合的事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而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

《宣言》始终贯彻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无产阶级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整个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指明了方向。《宣言》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产生,又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发展,不断与时俱进,这也正是《宣言》的科学性。《宣言》号召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本身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革命性。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科学性并不意味着价值中立和没有立场,革命性也并不意味着缺乏客观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以无产阶级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正因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它对于科学特别是科学的革命理论有强烈的渴望。正因为如此,160多年过去了,《宣言》仍旧是革命的工人阶级和共产党人必读的教科书,正如列宁所说:“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宣言》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旗帜,很多共产党人正是在它的引领下走上革命道路的,中华民族的解放也正是在《宣言》的旗帜下取得的。《宣言》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还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所以社会主义无论是处于革命时期还是处于建设和改革时期,始终离不开《宣言》思想的指导,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要始终高举这面旗帜。

[1]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吴丹.从共产党宣言序言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精神[J].高校理论战线,2006(1).

[9]陈光明.共产党宣言的“灵光”不会消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5).

(责任编辑:宁沈生)

刘 锐(1979-),女,河南南阳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生,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2015-07-27

D04

A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宣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杭州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