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于传统文化的景观设计理论构建
2015-04-11赵一凡卜颖辉
赵一凡,卜颖辉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谈基于传统文化的景观设计理论构建
赵一凡,卜颖辉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双重作用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中国景观设计受国外设计理论影响较深,尤其在强调经济与效益的设计大环境中,“拿来主义”的现象在当下我国景观设计行业中普遍存在,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传统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当代中国景观设计,在其发展树状脉络中寻找“文化根系”,为构建基于传统文化的景观设计理论进一步理清思路,进行有益的学术研究与探讨。
传统文化;景观;设计理论;创新
一、文化与设计
在北京2014APEC峰会上,宫灯、屏风、漆器、脸谱等充满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会场装饰成为了一道亮丽的景观,这不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有魅力,同时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设计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深入思考。现代设计一方面需要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更离不开对固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代设计理论的构建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设计文化也应当融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序列进程。文化展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精神,设计则可将这种精神进行物质化的表达,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设计艺术又会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进而创造推动新的文化发展,所以设计与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在相互作用与创新发展中共同推动着人类设计文化的前行进步,形成了辩证与统一的关系。在北京2014APEC峰会各国领导人的会服设计中,设计者将文化作为精神媒介,秉承“民族的及世界的”的创作理念,以“新”为形,以“礼”为魂,以“中”为根,巧妙的通过设计让世界加深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了解,同时也使中国设计获得了各界的普遍称赞,让本土文化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同,所以从这一点说,一个民族的设计自信通常同文化自信是联系在一起的,特别在当下的中国设计领域,“欧美文化”、“日韩文化”、“非主流文化”等新潮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断撞击,设计思潮更是不断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土设计也努力在主流层面上树立文化自信,很多优秀的设计师更是以扎扎实实的态度一直在努力探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途径,北京2014APEC会场中古色古香的骨瓷宫灯取材于传统汉唐宫灯,又使用了现代的制瓷工艺,将国画制成仅仅0.3毫米厚的瓷片附于灯面,同时灯内光源使用了先进节能的LED,为可持续文化传承而做出的努力换得了巧夺天工的设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设计的文化自信。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文化传承从未间断,因此文化对于中国设计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深入研究文化和历史更利于设计师对社会和大众的了解,也更有利于对设计创意定位和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在充斥机械感与信息化的当下社会中,对于设计而言,除考虑与人使用关系密切的功用外,还需关注其非功利性的‘质’与‘情’。纵观人类历史,能给人带来便利并尊重文化的设计,才能保持持续的生命力。”
二、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
文化的发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上升进步的,文化的进步是一个渐进变化、由低而高,承前启后的过程,并且文化的演变是兼具整体性与统一性的变化,前者诣在地域范畴内文化往往会因特定历史及文明的积淀形成相对完整的风貌,而后者强调的是文化在时间脉络中具有前后传承的统一性,任何地区、任何时期的文化体系必然是建立在对该地域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上的,这是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景观是“在特定的文化与自然环境中,经人的作用而产生的物质文化复合体,它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形态与精神文化景观形态两种不同的表现形态。物质文化景观形态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凝聚了文化精华的景观审美客体;精神文化景观则是主观文化存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经精神把握方能感知。”[1]景观设计学是对景观的相关理论与应用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它涉及社会、艺术、生态及工程科学等诸多领域,景观设计学孕育并成长于文化的沃土,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它最早都起源产生于人们对自然美好风景和田园诗意生活的向往。在生态系统设计、建筑系统设计和文化系统设计三个大的景观设计系统层面中,景观设计特别注重建立在物质感受基础上的精神体验设计,尤其强调文化景观系统设计的重要性,景观设计大师路易斯·巴拉甘就认为缺乏传统文化和地域差别的景观风格是缺少品位与个性的,是对文化的破坏;在谈到中国景观设计时,著名景观学者吴家骅也说:“延伸到中国传统的景观设计,它是一个封闭的美学系统,有着独立的自我形成并缓慢变化的理论方法。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一种主流的哲学思想所控制,而人的个性则变得很次要。虽然近些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人们仍然可以受到那些强大的无形力量的影响。”[2]朱育帆主持设计的北京金融街北顺城十三号院景观改造项目以 “与谁同坐”立意,在设计中以满月形玻璃盘象征“明月”,以瑟瑟竹风表现“清风”,又以庭中卧石喻“我”,让赏园者很自然的就会联想到“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古诗意境,这样的设计在适应现代景观审美需要的同时,又能巧妙的在景观场所中融入充满浓烈人文气息的传统文化精神,成功的传递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气息,[3]但以长远的眼光看,独散的设计作品的成功并不足以支撑整个学科的发展,所以从这样的案例里人们应该意识到对于当下的中国景观设计而言,基于传统文化的景观设计理论的构建是极有意义而且势在必行的。
三、基于传统文化的景观设计理论构建
(一)传承传统文脉精神
很多景观设计师在面对设计的文化内涵问题时,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要么“翻故纸堆”,要么“吃蒜喝咖啡”,一味的生搬硬套,弄出来许多不伦不类的作品,贻笑大方,因此构建基于传统文化的景观设计理论,首先要强调“传承”不要只注重形式上的套用,而应在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理顺其文化脉络,提取其景观精神,能够真正将其传统文脉精神融入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贯通古今、形神兼备的充满浓郁文化味道的景观设计作品。社会不会倒行,文化也始终是前进的,这是生活在当下的人们首先应当承认的客观现实,因此对于景观文化而言,对于传统的传承不能简单的解释为故步不前,而应当是积极进取,以长补短,一方面能够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工艺,提高景观设计水平,另一方面又能够在景观文化中传承保留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品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景观设计中互补统一。如泉城济南现代地标性景观“奥体中心”的设计就以富有传统文化韵味的“东荷西柳”作为主题,使用现代设计手法和建造技术,巧妙的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展现了传统的泉城文化特色,而且作品所表达出的传统与现代、空间同时间的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又进一步诠释了齐鲁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精神品质,突出了济南景观文化的特有地域精神。[4]
(二)创新学科发展理念
克里斯托夫·唐纳德认为景观设计的发展始终是与高技术、高追求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景观学科也一直在向其他学科汲取营养寻求拓展,其理念也随文化的进步而不断转变创新。创新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尤其对于与大众生活联系紧密的景观设计学科而言,理论创新尤其重要。理论创新的核心是学科发展理念创新,这包括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文化创新,对于科技与知识创新而言,文化创新已经成为现代设计领域的主要引导方向,著名设计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教授在谈到设计理论创新时就曾说过:“对于设计而言,创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原理层面的创新,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性的创新,使原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如发明创造;另一种是建立在第一类基础上的创新,是按照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需求进行的设计改进”,创新景观设计学科发展理念更多的是体现在第二类创新上,创新的不是景观设计原理本身,而是按照景观服务对象的需求发展,逐步创新景观设计手法,完成从技术走向艺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性的功能需求会随科技的进步而逐渐被满足,而文化性的艺术需求却往往容易被忽视,这也是当下很多地方的景观风貌缺乏文化特色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无论你走到哪个城市,目光所及之处,全是清一色的高楼群、玻璃墙、霓虹灯、立交桥、宽马路、大广场,分不清自己是在北京、上海还是纽约”,另一方面“古城所见,皆是青砖、黛瓦、大屋顶”,很显然在基于传统文化的景观设计理论构建中,如何既保留传统景观风貌的底蕴,同时又能够激发现代景观的个性与特色,理念层面的文化创新应当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构建综合理论体系
对于景观设计而言,构建综合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传承与创新基础上的,首先应充分了解传统景观的优秀成果,尤其对我国景观体系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传统私家宅园、皇家园林、寺观园林及陵寝园林等,都应通过直接考察和间接研究等方式把握其设计语言,探求其设计规律,并非空泛描摹古典园林的空间躯壳,而是使文化跨越时间的羁束,从哲学层面上探求景观作为文化载体的真正时空耦合,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对其文化精髓进行传承与发展;进而在现代景观设计创作中要善于“古为今用”和“中体西用”,尤其要注重在“今用”和“西用”的过程中,“古”与“中”应当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今用”、“西用”会给中国景观设计带来时代气息与多彩风貌,强调的是对生活与审美的创新与包容;而“古”与“中”的坚守则是以对民族精神的恪守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为本土化景观设计构建中国式、民族性和传统化的理论平台,并立足此平台进行开放式的学科交流与融合。按照这样的理解,基于传统文化而构建的景观设计理论体系是覆盖了时间与空间的系统性理论体系,由此可见该理论体系虽立足传统但又不能拘泥传统,虽宣扬文化却又不能仅谈文化,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物质间寻找合理的契合点,建立符合本民族需求的景观设计广义理论体系,才应是本研究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5]
四、结束语
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双重作用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中国景观设计受国外设计理论影响较深,尤其在强调经济与效益的设计大环境中,往往会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拿来主义”也是当下我国景观设计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强调在景观设计的树状发展脉络中寻找“文化根系”,基于传统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学科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进而理清思路,构建传统文化框架下的景观设计理论,对我国景观设计和相关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意义深远。
[1]王江萍,夏晶.基于城市文化的街景改造研究[J].华中建筑,2010,(5):120-122.
[2]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朱育帆.与谁同坐?—北京金融街北顺城街13号四合院改造实验性设计案例解析[J].中国园林,2005(8):11-22.
[4]王强,卜颖辉.谈新材料新技术在地域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济南园博园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53-54.
[5]张靖,董雅.建构现代景观中传统文化内涵的思考[J].建筑与文化,2014,(7):88-89.
编辑:冯惟榘
Tu981
:A
:2095-7327(2015)-06-0050-03
赵一凡(1968-),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4-2015人文社科项目《以传统文化为框架的景观设计理论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