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的发展趋势

2015-04-11高黎阳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沙盘自闭症疗法

作者简介:高黎阳(1990-),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特殊儿童教育。

摘要:近年来,游戏治疗作为一种利用游戏的手段来矫正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治疗方法,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特殊教育领域。其中,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章系统地进行了自闭症儿童游戏疗法的发展概述,得出其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与趋势:逐渐聚焦核心障碍;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逐步出现生态化倾向;以短程化的游戏治疗为主。以期为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实践方面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0438(2015)07- 0090- 04

收稿日期:2015-03-30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自20世纪以来,儿童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治疗师开始意识到游戏的治疗作用,并将其不断地应用到实践中去,成为特殊教育领域治疗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的重要方法。有学者认为,儿童的游戏是其自然沟通的媒介,当其自发地参与到游戏中时,会比语言更能直接表达自我 [1]。而对于以社会交往障碍和沟通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自闭症儿童,游戏疗法是一种值得尝试且更贴近儿童本性的治疗策略。虽然国外对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国内至今对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甚少,为了推进国内这方面的工作,本文对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一、游戏治疗与自闭症的概念与联系

(一)游戏治疗的概念。游戏治疗起源于精神分析学派Freud的“小汉斯”治疗案例,并通过A.Freud和Klein的系统整理开启了其系统化、理论化的序幕。在精神分析学派下,游戏治疗是指以游戏为治疗媒介和载体,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其中,让儿童在游戏中表达和揭示自己的情感、经验及行为,从而获得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2]。

但由于游戏治疗经过发展已分为不同派别,因此其定义也会因为其所属派别的不同而不同。在本文中,我们从沟通媒介的角度进行定义,认为游戏治疗指的是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来矫正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一种治疗方法 [3]。

(二)自闭症的概念。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影响到自闭症人群的社会交往,大部分伴随语言、智力上的缺陷。2013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第5版(DSM-V)将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列为:1.具有社会交流障碍;2.具有限制性兴趣/重复行为 [4],并可根据其智商划分为高、中、低功能 [5]。在本文中,我们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第5版(DSM-V)中对自闭症的定义。

(三)游戏治疗与自闭症的关联。研究表明,象征性游戏能力的缺失是自闭症诊断的标准之一 [4]。而心理理论认为,自闭症儿童这种游戏能力缺失的原因在于其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正确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更无法在游戏中运用此种能力,进而对游戏的进行构成了影响 [6]。但是,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对自闭症进行游戏治疗可以使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和社交能力上取得一定的进步。因此近年来,针对自闭症的游戏治疗不断发展,已渐渐形成了建立在心理理论基础上的一定体系,这些游戏疗法试图通过引导自闭症在游戏中更多参与来帮助他们克服其先天发展的不足,学习和发展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主流生活。

二、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的发展概述

(一)精神分析取向的沙盘游戏疗法。沙盘游戏疗法又称箱庭疗法,由卡尔夫在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创立。国际沙盘治疗学会给沙盘游戏治疗的界定是:沙盘游戏是采用意象的创造性治疗形式,“集中提炼身心的生命能量”在所营造的“自由和保护的空间”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富有创意的意象,从而反映出游戏者内心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沟通与对话,进而达到矫正行为和治愈心灵的目的 [7]。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儿童能在创造性的游戏中获得持续性的快乐,并对沙具这样的象征性语言有较强的理解力,更能在游戏中反映出其内心真实的感受,因此,与传统的自闭症心理疗法相比,沙盘游戏疗法更为适合儿童。

在自闭症沙盘游戏疗法的实践方面,1986年Nehama Baum首次尝试运用沙盘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8]。而樱井素子在澳大利亚对一名8岁的自闭症儿童进行的沙盘游戏疗法,证明了沙盘游戏疗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可能性,为我国开展实证研究提供了借鉴 [9]。目前国内对自闭症儿童的沙盘游戏研究集中于近10年,2003年范国平等人谈到如何使用沙盘游戏对自闭倾向的特殊儿童进行治疗的初步研究 [10];2005年寇岩在其论文中分析了一名自闭症儿童沙盘治疗的过程及特点 [11];2010年高蕾对8例自闭症儿童进行4个月的沙盘游戏治疗,发现8例儿童在个人发展以及行为改变上都出现了程度不一的进步 [12];而肖福芳在其研究中也指出沙盘游戏对自闭症儿童具有积极的心理辅导意义,并且其治疗关系的建立是唤醒自闭症儿童自愈力量的关键 [13]。2014年郑荣双在对一名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沙盘干预下发现个案使用的沙具由单一变得多样化,主动性言语增多,刻板重复言语等症状不同程度地减少 [14]。虽然由于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性,这些研究在推广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精神分析取向的沙盘游戏治疗能建立与自闭症儿童的分析性关系,通过沙具的摆放分析其潜意识,从而帮助其改善问题行为,其社会交往的成果容易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和其他的心理事件一样都受快乐原则的驱使,从精神分析学派发展而来的沙盘游戏疗法能够满足儿童的愿望,使其受压抑的敌意冲动得到发泄 [15],对于社会交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来说,沙盘游戏起到的替代性沟通作用,使其游戏行为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操作,而真正能做到共情的迁移。

(二)从精神分析衍生而出的结构式游戏治疗。精神分析取向的沙盘游戏中的“主题”和“象征性”有助于治疗师理解自闭症儿童的内在心理状态和表达方式,但在沟通行为的习得上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治疗才能有所改善。由此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结构式游戏治疗,其代表人物为Levy。结构化游戏并不强调潜意识的分析,而是治疗师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主动设计游戏活动,让儿童在一定结构的游戏中发泄能量和情绪,进而解决其心理问题 [1]。Harnbridge在这之后发展了Levy的理论,使得儿童能更为直接地进入游戏情境中,与治疗师的关系建立后直接再造激起儿童焦虑反应的经验情境,从而在自由游戏的过程中治愈复原 [16]。结构式游戏治疗作为一种指导式游戏治疗,是一种较为适合自闭症儿童习得沟通行为的游戏方式。1999年,Sigafoods等人以一名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其在运动场上游戏时创造多种中断游戏的情境来教导儿童表达请求继续玩的沟通能力,其结果证明,自闭症儿童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达到高水平的请求正确率并泛化至其他情境 [17]。而毛颖梅等人在2010年的研究中证明,运用结构式游戏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增进个人沟通行为 [18]。但结构式游戏治疗不能改变儿童的生活环境,因此如果其生活中有带来负面情绪的事件不断发生,那结构式游戏治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人本主义取向的儿童中心游戏疗法。在对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批判与继承下,人本主义将视角聚焦在人类本身的价值与成长上,抛弃了由治疗师所安排的结构式游戏,发展了儿童中心游戏疗法。儿童中心游戏疗法是20世纪40年代以Rogers的个人中心治疗的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其代表人物是Virginia Axline。他主张为儿童提供一种“无条件接纳和包容”的环境,无须提供任何指导,相信每个儿童都有自我发展的力量。以人本主义为取向的儿童中心游戏疗法并不重视如何安排游戏,而强调治疗者和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认为在这个良好的关系之下,儿童自然会产生自发性的游戏治疗。目前该疗法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广泛用于有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儿童,但是国内却应用很少。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萌山英顺将人本主义理念与精神分析融合于游戏中,创立了精神统合疗法,该方法强调治疗师应充分尊重自闭症儿童的“孤独”经验,并能融入其中。治疗师通过与患儿游戏,分享愉悦体验,谨慎地促进患儿与他人的交流意愿,拓展患儿人际关系的范围 [19]。虽然儿童中心游戏疗法影响广泛,但仍旧将儿童排斥在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生活之外,而自闭症儿童的很多障碍影响的却往往是其社会生活的融入,同时在游戏治疗过程中成人对儿童行为或语言上回应的缺乏也很可能会造成儿童的进一步焦虑。

(四)行为改变技术下的公平游戏。公平游戏疗法就是在儿童中心游戏疗法的理论缺陷上创立出来的。其创始人Crecker PcoPles认为,Rogers所建构的理论是假设一种“无条件”的环境,而真实的生活现象是一种“有条件”的环境。因此他借鉴William Glasser的现实治疗理论,认为儿童的问题其实是来自于生活中没有得到周遭人们(尤其是成人)的公平对待所致 [20]。公平游戏疗法通过建立拥有完全公平规则的游戏室,在游戏的过程中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采用多种行为矫正技术来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实质上在公平游戏治疗中,游戏只是一种治疗的媒介,帮助儿童改变的核心是行为矫正技术,而行为矫正技术正是被广泛地运用于自闭症儿童的干预之中。虽然如此,公平游戏疗法在自闭症儿童身上应用仍然不多,这可能是由于自闭症儿童在理解规则和公平精神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对于高功能的自闭症儿童,公平游戏仍然是可以进行尝试的游戏疗法。

(五)以社交为目的的整合性团体游戏治疗。随着研究者对自闭症儿童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交障碍被确定为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在此基础上,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开始围绕核心障碍进行改进与发展,而以社交为目的的整合性团体游戏疗法就是其中一项。整合性团体游戏疗法由Wolfberg提出,他认为整合性游戏团体是一种促进自闭症儿童游戏的社会和认知层次发展的模式,它包含多种影响游戏和社会互动的因素并通过同伴的游戏引导来为自闭症儿童游戏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其目的是在一个整合性的结构化游戏文化中促使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化,并让其同伴游戏潜能得到最大发挥[21]。,

2003年陈淑芬以Wolfberg的理论为依据,通过整合式游戏团体来增进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口语沟通能力,其结果表明,通过此类干预,自闭症儿童在要求物品的沟通能力上有大幅度的进步,而在要求讯息和评论的共同注意力方面的沟通则进展较少 [22]。而吴淑琴更是在基于整合性游戏团体的理论下提出了鹰架式游戏团体,即在进行游戏团体时根据儿童的能力通过同伴、老师、玩具和游戏情境的安排,给予儿童不同层次的协助。这些创新也促进了整合性游戏团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23]。目前,整合式游戏团体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案例研究集中于国外和我国台湾,我国国内的相关研究较为稀少。2011年孙美丽运用整合性游戏团体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互动能力进行了个案研究,发现其社会互动次数明显增加,且效果能被较好维持 [24]。整合性团体游戏治疗虽然能显著地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互动能力,但其往往容易因为过分注重引导策略而忽略游戏的本质,如果要真正平衡引导与游戏,那就要让游戏同伴真正只做到陪同和引导,为自闭症儿童保持游戏的自由、自发和主动权。

(六)生态化的综合游戏治疗。近年来,在整合性游戏治疗的视野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儿童问题的形成是不同时期个体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游戏治疗不仅要对儿童进行干预,也要对其生态环境进行干预,不仅仅局限于游戏室,还要包含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等 [25]。由此即出现了生态系统游戏治疗(EPT)的概念,其奠基人kevin O'Connor认为这种模式是综合性的,混合了生物可行概念、发展理论概念和儿童心理治疗的多种模式,使之融为一种理论,不仅关注“现在”和“这里”,还关注儿童的过去和未来。2008年曾冬梅曾在其研究中探讨生态化游戏治疗方案对自闭症儿童实行的可行性,发现生态系统的失衡是导致儿童自闭倾向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生态化游戏治疗可以改善自闭倾向儿童的现状功能 [26]。而目前针对自闭症较为有效的地板时光游戏疗法也提倡家庭、游戏场所、幼儿园和学校的生活和训练应紧密结合,将游戏治疗的范围扩大到儿童的整个生态圈,否则治疗可能只是起到暂时的作用,却无法长时间地对孩子产生影响。

三、自闭症儿童游戏疗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逐渐聚焦核心障碍。游戏疗法从开始出现到应用于自闭症儿童,其疗法逐渐聚焦于核心障碍,传统的游戏治疗以心理动力学和心理分析的观点为基础来治疗自闭症儿童,而如今则引入更为复杂的因素。例如以社交为目的的整合性团体游戏治疗,对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习得社会交往技能和

The Developmentand Trendofthe Play Therapyfor Autistic Children

Gao Liyang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Abstract:Recently, play therapy as a treatment which using the means of game for correcting children’s abnormal psychological behavior, become more and more used in special education field. The play therapy for autistic children also be more and more focused by researcher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developing track of autistic children play therapy,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appe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as follows: (1) Gradually focus on the core obstacles; (2)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and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methods; (3) Ecological tendency gradually appeared; (4) Take the short-course play therapy as the principal t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autistic children’s play therapy and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practice.

Key words:autistic children; play therapy; development融入社会文化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地板时光疗法更是以亲密关系、双向沟通、象征游戏和逻辑智慧构成游戏治疗的完整体系 [27],帮助自闭症儿童解决其自身问题。

(二)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游戏治疗已经不再局限于一种方法策略的使用,而是更倾向于多种方法混合使用。在游戏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治疗技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尊重自闭症儿童的需要。目前,整合性的团体游戏治疗都在其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多种干预或引导策略的综合使用从而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而生态化的综合游戏治疗更是将环境的改变也列入其治疗的方向。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是将来更多自闭症游戏疗法的发展方向。而多种理论的融合,也可以使得各种游戏疗法取长补短,形成较为完善的治疗体系。

(三)逐步出现的生态化倾向。自闭症游戏治疗的发展轨迹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轨迹相辅相成,从传统心理学派到心理动力理论、生态学理论,新型的游戏疗法或多或少带有着这些理论的缩影。邱学青曾在其研究中指出,心理学的游戏治疗将游戏作为一种建立良好关系的媒介,而生态学视角下的游戏治疗却是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教育情境的需要,灵活地加入教育的方法,将儿童的问题放入一个大的生态背景中加以考察,以找寻出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和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8]。由于自闭症将游戏中所习得的技能泛化至自然环境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生态化倾向的游戏治疗更能考虑其生活的环境中各种因素对其的影响,是一种更具有实用主义的游戏治疗倾向。

(四)以短程化的游戏治疗为主。由于传统的游戏治疗周期较长,效率较低,游戏治疗出现了短程化的趋势。短程化游戏治疗吸取了游戏治疗和短程治疗模式的优点,缩短了治疗的周期,却也在治疗技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游戏治疗可以在个体、家庭和团体中应用,大大提升了游戏治疗的可推广性,也将除了治疗师之外的更多与自闭症儿童息息相关的角色(如家长、教师、同伴)引入游戏治疗之中,有助于长期有效地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发展。

虽然目前的自闭症游戏疗法并不系统,国内也缺乏实证研究,但是游戏作为一种帮助儿童成长的方式,是最为适合儿童的。大量的实践也表明,游戏治疗作为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今,游戏治疗对象的专门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服务于特殊人群的游戏治疗方法也不断出现,在今后自闭症游戏治疗的研究和应用中,势必会有更多的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方法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使游戏治疗理论日趋完善,并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沙盘自闭症疗法
沙盘游戏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ERP电子模拟沙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