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智学校高年级课程设置的思考
2015-04-11李丹
作者简介:李丹(1990-),女,河北衡水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性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
摘要:《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验方案》立足于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为智力残疾学生融入社会做准备。近年来,培智学校课程主要分为生活化课程和社区化课程两类,但现有的课程仅仅关注于学生自身自立能力的发展,对于融入社会的课程涉及较少。从现实环境出发为高年级智力残疾学生设置的实践课程能够消除学生、家长不自信心理,转变普通大众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观念,通过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社区活动日和社会服务机构的支持等为智力残疾学生回归主流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0438(2015)07- 0076- 03
收稿日期:2015-05-05
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验方案》体现了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障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障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该课程方案立足于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为智力障碍学生融入社会做准备。
近年来,对培智学校课程设置的构想,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并以此为根据进行课程教学的生活化课程 [2],该类课程主要让学生获得生活经验,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促进智力障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另一类是以宁波达敏学校为例的社区化教学 [3],该类课程强调让智力障碍学生走进社区,适应社区化生活,而社区化的进程让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形式上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的时候,个别化教育计划演变成个别化支持方案,满足了残疾儿童和隐性障碍儿童的发展需求。不论是生活化课程还是社区化课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残疾学生更好更快地回归“主流社会”。然而,面对社会上的种种障碍和质疑,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即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如何有效实施合理的课程去打破这些障碍呢?窃以为,从现实环境出发寻找学校与社会接轨的途径:实践课程则是理想选择。
一、实践课程实施的必要性
现有的培智学校一般实行封闭式的管理,一把大锁将智力障碍学生与社会隔离,单调的环境、模式化的学习方式让智力障碍学生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失去了接受雨打风吹的机会,也失去了自己锻炼成长的可能,以致其进入社会后难以自处,导致出现许多的社会问题。实践课程的设置能够帮助智力残疾学生自身、智力障碍学生家长以及普通大众三方转变思想,为智力障碍学生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一)打破智力障碍学生本身的不自信倾向。智力障碍学生由于自身缺陷自幼进入特殊学校学习,从小“享受”特殊待遇,每天都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基本与外界隔绝,熟悉的生活环境、固定的同伴关系对其本身形成一种依赖,突然进入到陌生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其固定的相处模式会显得格格不入,而多次的挫败体验可能会造成智力障碍学生心理上的不自信,引起其情绪上的波动,进而抵触社会,自我封闭。实践课程正是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进入社会的“预防”课程,主要是将学生带入到社会环境中,利用学生的自我决定意识,在现实的情境中实施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表现及反应,灵活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不断熟悉并适应周边的环境,指导其在社会实践中寻求合适的相处方式,克服其不自信心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
(二)消除智力障碍学生家长的自卑心理。由于教育背景、家庭收入及居住环境的差异,部分智力障碍学生的家长存在自卑心理,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存在障碍,害怕别人对自己的孩子指指点点,因此对孩子实行过度保护,把孩子从学校接走后直接带回家中,实行“圈养”的方式。隔离式的家庭教养方式缩小了学生的活动范围,使孩子失去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阻碍了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发展。然而,家校合作是进行智力障碍学生教育的有效形式,家长的积极配合更是有效推进教学的关键,实践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走进社会,获得更多的与人相处的经验,锻炼生活适应能力,使其能自立于社会,学生能力的改善能够消除家长的自卑心理,使家长积极地参与智力障碍学生的教学工作,能够在课余时间将学生带到社区、商场及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转变普通人群的错误观念。由于普通人群对特殊儿童缺乏了解,存在认知误区,尤其是对智力障碍学生抱有歧视、抵触等错误的观念,认为智力障碍学生是“傻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学也学不会,教也白教,没有什么用处。下面这一幕在生活中很常见,智力障碍儿童或者其他特殊儿童出现在公交车、地铁或马路上时,很多人会行“注目礼”,甚至窃窃私语;还有一部分人遇到高年级智力障碍的孩子,特别是长得壮壮的男孩子时,会担心自己遭到攻击,感到害怕,紧张地跑开。社会大众对智力障碍学生的接纳程度,严重影响着智力障碍学生以后的生活氛围和生活质量。实践课程能够让普通大众近距离地接触智力障碍学生,深入了解他们,从而摘掉有色眼镜,转变自身的错误观念,为智力障碍学生创造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使其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实践课程实施的具体方案
培智学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社会实践时间活动为2周,机动安排时间为2周(用于远足、参观、运动会、艺术节等)。”实践活动课程是在社会的大环境背景下,实施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体,社会为课堂,教师为指导,走进社区、深入社会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这不仅需要学校、社区及各种服务机构等的相互配合,还需要家长、社区人员、普通学生和社会大众等的支持和帮助,是全民参与、共同携手方可实行的大课程。
(一)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回归主流”是特殊教育的理想方向,也是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近年来追求的目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要实现“回归”还面临种种现实的问题和困难,多数特殊学校对于课程改革还没做好准备,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一知半解,缺乏专业型和技能型教师,盲目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也仅仅是流于形式。
特殊教育学校首先要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深入分析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方向,并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等,提升自身理论能力,为残疾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做好准备;其次,特殊教育教师要不断学习如烹饪、手工、缝纫和制作糕点等实际的生活技能,为满足智力障碍学生的特殊需要最好准备;最后,借鉴其他特殊学校(如达敏学校)的经验,根据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制定与其后生活息息相关的个别化课程,设置职业、生活及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比如收银、烹饪、乘坐公交和洗衣服等课程,为智力障碍学生的回归做好准备。
(二)社区的活动设置。大多特殊教育教师呼吁普通大众接纳特殊学生,号召特殊学生回归社区,社区才是特殊学生成长的最佳环境,提倡融合教育等等。但这仅限于道德层面的号召,大众对特殊学生的了解仅仅是表面的认识,比如“哑巴”“瞎子”“傻子”等称呼足以表明大众对特殊学生的认识过于片面,对于特殊教育课程更是知之甚少,所能提供的帮助也是微乎其微。
智力障碍学生由于自身的特别较少与社区人员接触,大家主要靠“言传”去了解他们,难免存在误区,那么,“身教”便是让大众真正了解智力障碍学生的好办法,智力障碍学生要想真正地融入社区,就必须充分发挥自我决定意识,为自己代言,亲自走进社区,走进社区人员的生活中。因此,在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的实践课程中,要专门设置社区活动日。根据社区大部分人员的上班时间,可将此类活动设置在每周六、日的下午,时间为2-3小时,主要活动为:厨艺分享、小小清洁师、我是收银员等。例如,厨艺分享活动日。首先,教师可协助智力障碍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能力进行分组,并将智力障碍学生自己做好的食物或者自带的食物展示在展示台上;其次,语言表达能力稍好的学生可邀请社区人员品尝食物,并请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最后,可邀请社区人员将自己做的食物带来分享或者交换。以此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社区人员接近智力障碍学生,并对智力障碍学生改观。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支持。智力障碍学生进入主流社会必然要与居委会、医院、超市、餐厅和银行等机构接触,但因其自身存在特殊性,需要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场所进行教学,并提供帮助与支持。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可增设情境教学,将智力障碍学生带入到周边的服务机构进行现场教学,不仅能锻炼其生活自理能力,还能锻炼其与人交往的能力。比如,在对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进行使用银行自助取款机取款的教学时,在学校完成教学课程后,可将学生带到附近的银行进行实地演练,并可邀请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演示———如何将银行卡正确的插入机器中,然后等待约6秒,键入密码,选择服务类型—取款,选择取款金额,点击“确认键”,等待约10秒,从取钞口拿出钱币,并进行点数,无误后点击“退卡”,将银行卡片取出等。在学生自己尝试时,教师可从旁协助,也可请工作人员进行指导。社会服务机构的积极参与能有效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增加成功体验,有利于保证学生融入社会后的生活质量。
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融入主流社会迫在眉睫,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亦为智力障碍学生回归社会指明了方向。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不仅需要在学校学习,以提高自我决定意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实践课程能够帮助社区人员、家长及服务机构转变观念,为智力障碍学生提供帮助,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