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学德育渗透探究

2015-04-11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

师道(教研) 2015年3期
关键词:药家辩论德育

文/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 陈 林

思想政治教学德育渗透探究

文/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 陈 林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1.不断增强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

教师有德育渗透意识,并且德育渗透意识强,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的渗透,反之则不然。所以教师要在心理上减压,从“唯分数论”的阴影中走出来,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渗透。现行的思想政治教材中蕴含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有利的资源和养料。教师只有在教材处理中善于发现和深入挖掘德育的内容,不断地增强德育渗透意识,才能使德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为此,教师要精心准备,做认真而细致的工作——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好问题,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思考如何起“指导”和“参谋”作用。

2.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一位教育家这样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潜移默化中传输着某种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如何自珍、自爱、自尊、自重,从而在认识真、善、美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关心社会,逐步培养出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教师的人格感召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有人说“学生的身上有老师的影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道德影响力。教师要以身垂范,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思想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育德功能,不仅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提高教学能力,更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自己对课程知识的道德、情感的认识水平。只有教师从教材中思想受到触动,才能把教材中的情感点挖掘出来,传递给学生。只有教师自己有精神境界的向往,才可能使学生确立学习仿效的决心,实现知、情、义、行的良好结合,使思想政治教学在中学生的身心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教师在深入理解、钻研教材时对教材体现出的思想与情感内涵保持激情,用高度的工作热情、深厚的才识与高超的教学艺术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寻找育德育智的最佳结合点,启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实现他们思想与情感的升华、进化,使课堂教学的智能训练、品德教育、美感陶冶与行为修正诸多作用融为一体。

二、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1.联系社会热点。

思想政治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知识涉及面广,解决和处理的则是当前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现实性强。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教材,突破于教材,以掌握知识为手段,提高学生的觉悟为目标;以各门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为切入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为着眼点,结合国内外热点问题,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进行系统的开放的动态的综合教学。把社会热点中的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过中来,比如我在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一知识时,刚好看了药家鑫案,讲一个叫药家鑫的小伙子,开车把一个骑自行车的女人撞上了,怕这个女人记住自己车牌号码,就把这个女人捅死了。我把这个讲给学生听,学生听了之后都很气愤,这时德育就可以渗透了,要让他们知道帮助药家鑫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主要就是价值观不正确所导致的。

2.组织辩论会。

辩论会容易碰出思想的火花,也比较容易渗透学生对德育的领悟。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把全班学生分为两组辩论队,就各种消费心理进辩论,学生们用他们知道的知识和现实例子进行激烈的辩论,对各种消费心理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和辩论,学生在辩论过程中不仅了解到各种消费心理的优点和不足,而且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在新教材中,教材设置了很多讨论的题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材料。而且在每一单元的最后都有综合探究,这些探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辩题,如“正确对等待金钱”、“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走进哲学,问辨人生”、“坚定理想,铸造未来”这些探究稍微改变一下就可以成为辩论会的主题。通过辩论会,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有很好的渗透作用。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药家辩论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药家鑫案:大学城外的血案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个案裁判的论证和接受——对药家鑫案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