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2015-11-12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沙小学侯紫茵
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沙小学 侯紫茵
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沙小学 侯紫茵
思维导图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率地表达思维轨迹的思想工具,特别适用于高效的阅读、复习、笔记和计划。
一、借助导图,巧记生词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在阅读指导中,利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性,把部首相同或者把意思相近(相反)等的词进行整理识记,能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与理解。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见图1(三年级上册第11课)一课的生词时,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更直观地让学生学习生词,识字生词和理解生词的意思。
图1
二、绘制导图,理清思路
学生在钻研文本的过程中,主动积极思考,梳理作者的思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学生自然能有所感悟。如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课文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通过感悟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是文本的教学的重难点。根据教学的重难点,老师利用思维导图的导向作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从而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见图2)
图2
思维导图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模仿了显微镜下的脑细胞,目的是促使大脑快速、高效、自然地工作。大教育家第斯多慧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下,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梳理文本的结构,理清作者思路,能更好地提高阅读的效率。
三、制作导图,体会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通过个性化的思维导图的绘制,展示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青年专项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有效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编号:12B1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