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鸿门宴》为范本探讨史传类文言文阅读教学

2015-04-10张咸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鸿门宴变法王安石

张咸竹

[摘要]拟以《鸿门宴》为例,以“破结、见事、知人、通神”为阶梯型成长性目标,来探讨高中生目前接触最多的古文类型——史传类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史传类文言文阅读破结见事知人通神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7-0004

如果让每一位执教中学语文科的教师,在“四大阅读”(实用类、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中,选出耗时最多的也是最难以把握的阅读教学,笔者想大家的票一定都会投给文言文。诚然,文言文的确因其年代久远,词义异变,文法不同等原因,让教师常呼教之徒劳,让学生倍感学之艰难,但我们也总能找到一些办法,来一步步解决这个教与学的难题。本文就拟以《鸿门宴》为例,来探讨史传类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指导。

一、循序渐进——阶梯型成长性教学目标的设置

事不可一蹴而就。无论学生的底子如何,教学篇目的难易程度如何,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都必须循序渐进,通过阶梯型的教学环节达成成长性的教学目标。

史传类文言文阶梯型成长性教学目标的设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关键词入手,既有小的切入点,也有大的着眼处。

破结——句子直译无错(小),通晓全篇大意(大);

见事——明白事件起止(小),理清全篇脉络(大);

知人——扣紧一言一行(小),把握人物形象(大);

通神——崇敬高尚人格(小),亲近传统文化(大)。

目标是一切行为的动因及结果,而没有次序的目标,

2.按理说,变法既然是有利于北宋的,为何像司马光、苏轼这样受过良好教育、一心报国的人会反对呢?

3.尽管王安石在变法的过程中受到了重重阻力,除了宋神宗几乎没有人站在他的那一边,他依旧选择了坚持,为什么?

4.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上述四个阅读思考题进行广泛的阅读,其阅读成果整理如下。

【阅读成果一】由王安石变法想到的——摒弃守旧,勇于创新。

宋王朝在五十年分裂和斗争后,政府力量始终不强。西夏、契丹和金人不断侵略中国北面疆土。为了维持稳定,中国皇帝献上金银财帛,每年花费十至几十万缗。国库为之空虚,政府常闹赤字,内政松弛。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王安石推行变法体现了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

【阅读成果二】善于用人是一种智慧。

纵观王安变法的用人,基本在走党同伐异的路线。只要是口头上坚决拥护新法,不管其人品怎样,节操如何,是否有胸襟,都是王安石信任重用的对象。而恰恰是这些人,大多并不真心拥护变法改革,只是借此来实现自己飞黄腾达、青云直上的目的而已。这些人在实施变法的过程中难免会曲解王安石变法的初衷,使新法变了味,甚至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获取利益的手段。

如果王安石能够“慧眼识英雄”,找到真正支持变法、会变法的人,变法的结局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阅读成果三】性格决定命运。

假如王安石能开诚布公地与韩琦、富弼、范纯仁、司马光、文彦博这些当年的改革者、智者作倾心之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而不是一意孤行、固执己见,那么北宋的历史会被改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啊!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与其执拗的性格不无相关!

【阅读成果四】爱国、不怕困难、坚持自我。

当时的王安石已经位居高官,他本可以平稳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却为了变法,失去了官职,并最终郁郁而终,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他心中有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他选择了放弃自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强盛,他顶着重重压力。

【阅读成果五】王安石变法是给天下开错了药方。——朱熹

宋朝的税收、贸易、邻里制度、兵役制度、差役制度、科举考试体系,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新法”的影响。朝廷为守旧还是革新陷入了无休止的朋党之争,改革派与反改革派之间势同水火。朝政混乱加剧了北宋灭亡,王安石及其“新法”便成了罪魁祸首。

关于王安石的变法,南宋大儒朱熹说变法是时势使然,然而就如医者治病,本来的心愿是要救人,但其药方足以杀人。王安石实在是用错了药方啊。

由此可见,良好的愿望和动机,并不一定就产生良好的结果。

【阅读成果六】欲速则不达,循序渐进方能成功。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还在于其变法太全方位,太过激进,因此引发了极广泛的政坛“地震”,反对变法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使得王安石变法被拍死在沙滩上。可见,欲速则不达,循序渐进方为改革之道。

这样的延展性阅读课型的尝试让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走出了照本宣科的泥潭,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也使学生扭转了“语文学习只要有一本教材全解就行了”的错误观念,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给学生在拓宽自己的学习维度方面提供了范例,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则会让人陷入逻辑混乱的泥潭。教学目标的设置更是如此,对于知识结构尚不完整的中学生而言,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引领是必要的。

下面,笔者将结合《鸿门宴》就这四个目标一一进行探讨。

二、破结——参与程度与难易程度是关键

《鸿门宴》作为一篇节选于《史记》的文言文教学篇目,其典范性自是无须多言,其故事内容也可算家喻户晓。但即便是这样一篇文章,如果我们让学生在初读之后来选一些文句直译,或逻辑清晰地复述全篇主要内容,也会发现不那么容易。

笔者曾做过对比实验,一组学生只给《鸿门宴》原文(含注释),一组只给译文,设置稍有不同的阅读时长,然后抽查两组学生对主要内容的还原程度,译文组明显高于原文组。

乍看这样的对比似乎无甚意义,甚至似乎无需对比也可以知道结果。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抽查文句翻译这一环节,译文组明显不如原文组的结果则又让人觉得颇有些意外。

后根据学生反馈探究其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参与程度决定了细节掌握程度。原文组的翻译之所以强于译文组,是因为他们完全借由自己的力量来阅读全文,期间遇到的文言知识难点,也是由自己通过阅读注释、查找工具书来加以解决,1800余字的古文这样梳理一遍,也可算不易。正是因为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其参与程度较高,所以在细节方面的掌握也就较佳,在应对句子直译时,也就可以较精准地译出。但同时,原文组的学生在全文内容的复述过程中,则多表现为磕磕巴巴,需要不时回看原文才能将故事情节讲述完整。

二是难易程度决定了全局掌握程度。反观译文组,因其拿到的是2700余字的现成译文,阅读难度大幅度降低,因此其在掌握故事大意、概括主要内容方面,就有着上佳表现。但因其参与程度较低,在翻译文句时,常是知大意,丢细节,甚至漏洞百出。譬如有个学生在翻译“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这一句时,闹出将“加彘肩上”译为“把猪腿扛在肩上”的笑话。

这就启示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既不能“越俎代庖”——一股脑地替学生通译完全文,觉得这样才算讲解,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觉得只要字句译得准,就算掌握了文言文的重点。前者只是“授人以鱼”,只能留下个“老师讲得清,学生听得明”的虚浮印象,换一篇文章让学生自己读,就会原形毕露;后者失之全局,貌似掌握了“真知”,但时间稍长,缺少了全文骨架支撑,紧紧依附于个别单句的文言知识点,也会逐渐淡忘,甚至毫无印象。

因此,笔者认为,真正达标的文言教学,必是一方面在文言知识的难点上强调参与度——通过查找工具书,教师的点拨,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掌握译准文言文句段的科学方法;而另一方面,则必须强调全局观——经过对文段内容的概括与汇总,结合事件的起止转折、时间的变化推移,梳理出清晰的故事脉络,理清复杂的人物关系。只有二者兼顾,才能实现文言知识的掌握有明晰且印象深刻的附着点,文章主体内容的把握不失细节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见事——明确起止与主体对应是关键

史传类文言文,尤其是高考所选的文段,其传主的生平常常是一个个零散的事件贯穿起来的。即便是《鸿门宴》这样的文章,也是节选自记录了项羽若干人生重大事件的《史记·项羽本纪》。而史传类文言文中的一个阅读难点,就是事件过程及细节的不明晰。

笔者认为,解决这样一个难题,首先是要引导学生明确事件的起止转折。以《鸿门宴》为例,其大概由以下三个阶段的若干小事件组成:

宴前:1.无伤告密(起);2.范增说羽;3.项伯夜访(转);4.张良献计(止)。

宴中:5.刘邦谢罪(起);6.项王留饮;7.范增举玦;8.项庄舞剑(转);9.樊哙救主(止)。

宴后:11.沛公出逃(起);12.张良入谢(转);13.沛公除奸(止)。

起止转折清晰了,故事的主要脉络才能清楚。此外,史传类文学阅读过程中,还需引导学生明确事件与人物的对应关系。

四、知人——察言观行与人事相合是关键

文学作品不是影视作品,再生花的妙笔也不可能在人眼前呈现出一幅全真的画卷,但文学的魅力也恰在于此——借抽象的文字,在人心中打造出一个具象的世界:人物之风神犹在眼前,天地之妙音如在耳边。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的核心是人物,而要在抽象的文字里概括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听其言,观其行”。听张良之“亡去不义”,我们可知其义节;听沛公之“君安与项伯有故”,我们可知其谨慎;看樊哙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我们可见其豪壮胆气……文言文阅读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其要旨就在于抓住人物的言行。

此外,因为古文中大量省略句的使用和“称名不称姓”的行文习惯,也要求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姓、名、字、号的使用变化以及事件与人物的对应。比如就曾有学生在翻译《鸿门宴》中“籍何以至此?”一句时,对其中的“籍”字颇感困难,不知作何翻译,其实稍微注意下前文及注释就可以知道:项羽,名籍,字羽。这里的“籍”是项羽的自称。

五、通神——信仰崇高与古为今用是关键

语文教学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语言或文学技能知识的传授,不论是过去“文以载道”的传统,还是今天对“思想性”“人文性”的要求,都要求我们在讲授课文内的知识的同时,助学生打开课文外的世界的那扇门。

文言文教学也是如此,能被历代史家纪传的人物,或为大德先贤,或为旷世巨奸,从无庸碌无为、乏善可陈之辈。因此,教授史传类文言文,一方面,当引导学生对善良、正直、孝顺、忠义、爱国等高尚的情操,或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产生亲近感与崇敬感;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将文言文中学到的礼仪习俗、文化内涵,融入到自身的知识架构中,变成今日可用的一套观察世界、观照自我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鸿门宴变法王安石
徙木立信
北陂杏花
梅花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徙木立信
王安石变法之历史探源
张居正的反贪“鸿门宴”
秦国“政府智囊”如何谋划变革
初夏即事
“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