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2015-04-10王敏
王 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的深入,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英语不再仅仅是一门语言和交流工具,而是被提升到必备技能范畴之内。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传播信息工具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官方语言之一,许多国家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义务教育的重点。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环境下,明确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均衡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从而为我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英语人才。2004年6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活动中能够有效地利用英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适应全球化的社会需求。”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注重对学习者知识的积累而相对忽视了培养其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非英语专业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他们一周只有4,5个学时的大学英语课,而这有限的几个学时还要分配在精读、听力、词汇、语法、翻译上,因为他们首先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以便顺利拿到毕业证。他们没有口语课,没有外教,也没有原声影视欣赏之类的活动。
(2)教师整体素质不够理想,口语教学效果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由于大学入学考试不考口语,报考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中学学习期间基本不练口语,因此他们进入大学后口语基本功较差。具体表现如下:语音语调不正确。如个别音素不会读,单词或句子重音有误,没掌握连读、失去爆破、轻辅音浊化等。而且不少教师在发音、语法、文化、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另外,英语口语教学研究力量也较薄弱,直接导致口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滞后于口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
(3)缺乏语言交际的环境。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可供语言大量输入和输出的语言环境。我国外语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每周有限的课时难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或输出的机会。此外,高校扩招使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与大学英语授课教师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这种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4)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落后。大学英语教学在观念、方式和内容上依然较多地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忽略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二语习得理论与口语教学
二语习得理论是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些理论虽然不能直接被用来解决外语课堂中的实际问题,但它们对外语教学是有一定的启示的。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就从不同的方面对二语习得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其中对教育最具有影响力的是Krashen的监控理论。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1981)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它全面解释了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为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该模式以5个假说为基础:习得与学习假说(acquisition-learninghypothesis)、监控假说(monitor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natural orderhypothesis)、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hypothesis),其中输入假说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Krashen(1981)指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输入材料本身和输入的方式会影响到情感过滤的结果和输出的质量。Krashen(1981)把5项假说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表示为:语言输入→情感过滤→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能力的习得→语言输出。他认为语言习得有别于语言学习,是通过联系语境接触语言、获得对话语的理解,然后在自然的交际情景中通过使用语言而获得的。
三、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发现,其中的情感过滤假说和输入假说对于学生的听力学习具有影响作用,学生口语提高的阻碍因素主要有情感因素和语言输入因素。
1.情感因素。二语习得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说指出,语言的输入必须要通过情感的过滤,才能够被语言学习者所掌握,而这些情感因素包括了自信、焦急等情感。但是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如果情感因素过于强烈,就会阻碍语言输入的进行,对语言的学习造成阻碍。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这种情感因素所发挥的作用更大,焦虑的心情和自信的态度对于学习者的效果是不同的。事实证明,那种具有积极地学习态度,灵活的学习方法,勇于挑战困难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对于那些具有焦虑心理,缺乏自信心,学习者来说,就不会达到口语教学的目的。由此可见,情感因素是制约学生口语的重要因素。
2.语言输入因素。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说理论强调,语言学习者必须先理解语言的输入,才能够学习语言,语言的使用能力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形成的,因此它关注的是语言的习得,而当语言的输入超出了学习者目前的水平时,学习者就很难理解输入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的语言习得就是没有价值的。应用到口语教学中,就是要把握好语言输入中对语速、词汇量、语言质量等几个方面的输入。
四、运用二语习得理论指导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1.创设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重视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指出,语言输入必须在学习者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才有可能把语言材料进行吸收和转化,真正做到语言习得。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务必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实际,尽可能多地安排具有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首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他们的学习实际为依据,选择一些略高于学生现有英语口语水平的学习材料,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多挑选一些符合现代大学生趣味的电影、视频等,丰富学生的英语口语生活,使他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了解西方人英语口语对话的特点。最后,教师在教课之余,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英语口语方面的书籍,例如一些优美的散文以及名人讲座等,使他们通过自主学习,从中吸取有效养分,把精彩的语言输入转化吸收为自身内在的知识储备,进而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2.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口语实践活动,促进语言的输出。在口语教学中,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创造语言输出的环境,同时丰富的口语技能训练可以促进语言的输出,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英语口语技能训练。一是具有趣味性的口语练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上讲台进行口语即兴表演;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歌曲,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在一开始就有好的心情,减少他们对英语口语学习的焦虑和紧张心理。其次是看图说话。图片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无论是在翻译还是在口语练习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收集大量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看图,把图中所体现的信息用口语准确地表达出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材料,让学生思考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和复述材料,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组织、概括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应用英语口语的能力。
3.要重视学生对西方语言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尽管学生能很流利地进行口语对话,但是总感觉对话不正宗、不地道,没有西方英语的韵味,是“汉语式”的英语口语对话。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西方语言文化缺乏认识,在进行交际时受母语的干扰程度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习西方语言文化,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语言的习惯用法,并通过英语与汉语的对比,使他们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准确地把握英语口语的特点。这样,在平时的英语口语训练中,就够谨遵英语口语特点,进行地道的英语交流。
综上所述,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从口语教学方面进行了阐述,将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等理论应用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进行说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把二语习得理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形成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探索英语口语的奥秘,最终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及整体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
[1]秦宏莉.克拉申的第二语习得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4).
[2] Krashen,S.P.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econd LanguageLearning.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鞠丽.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7,(6).
[4]许明珠.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海外英语(中旬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