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中国制造2025”

2015-04-10周海银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创新型人才

*收稿日期:2015-06-20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专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海银(1969—),女,山东单县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摘要:“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了在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的原则下,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这是我们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然选择。高等院校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力量,应高度认识“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跨入制造业强国行列、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勇于承担并履行好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应尽的社会责任。为此,要确立创新型教育理念,谋划创新型人才培养愿景,创立“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建构跨学科课程体系。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15)04-0119-06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5.04.013

纵观前三次工业革命不难发现其核心主要解决的是人类的动力、工具问题:第一次科技革命解决的是生产的动力问题,以工人与技师的工具改革为载体,以蒸汽机发明与创制为标志,解决了当时的动力问题,实现了生产的机器化;第二次科技革命解决的是生产的机器化与自动化的动力问题,是以通讯工具的创制为主要内容,仍以动力的更新为目的,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便捷的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原子能应用、航天技术、分子合成技术与生物工程为主要内容,动力的更新仍然是核心内容,进一步解决了人类的动力问题。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适应低、中端经济发展的人,因此学会模仿成为主流人才标准。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实质是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合成。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的是适应中、高端经济发展的人,人才成为第一资源,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动力,恰恰在这些方面,我国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既受到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又受到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 ②,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制造业发展要求的战略选择,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良方。中国能否由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成为工业强国,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最重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可以说,“德国制造”屹立不倒之谜在于其拥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力量;“美国制造”的复苏在于拥有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中国制造2025”之困则在于缺少技术创新者和训练有素的一线产业工人,高端制造缺乏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低端制造缺乏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会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和创新。因此,“中国制造2025”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人力资本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5月13日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社会组织存在的高校,该如何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发挥其对产业经济的“引擎”作用?

一、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确立创新型教育理念

创新驱动、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方针,即规定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使命,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国家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真正实施,需要相应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高校的主要任务,高校理念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前提。高校创新型教育理念就是高校应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和评价标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视域下规划和推动高校发展。这是一种大学精神,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它决定着高校的思维模式和发展方向,是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国家发展的“加速器”。

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教育理念的缺位导致了大学的同质化问题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错位现象:大学观念的错位、大学文化的错位、大学功能的错位以及学生发展的错位等。近年来,有些大学在试图建构自己的教育理念,凝练校训,但流于形式者居多,真正从教育的本质出发、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是缺位的。当我们审视高等教育的诸多问题与危机时,不难发现其根本的原因是教育理念的保守性窒息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当今的大学已经落后于时代的精神,知识授受型课堂已经不适应大数据、云结构、电子化时代的要求,不久的将来随着“谷歌大脑”“尤金”等机器人在教育中的应用,将会彻底变革“唯知识论”的教育理念,确立与此相适应的创新型教育理念,成就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开展“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方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

二、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谋划创新型人才培养愿景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高校是创新与创业的主要载体,一方面高校是产生科学知识的风水宝地,这为创新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高校每年的毕业生高达750万左右,从现在到2045年将会有2亿人毕业于高校,占人口总数的1/6左右,面对如此多的高校毕业生,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愿景的规划则不仅仅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举措,更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重要保障。要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政策目标落到实处,首先必须明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否则只能是一种抽象的议论。当前,我国尚没有创新型人才的具体指标体系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框架。因此,谋划创新型人才愿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研究国外的相关经验与研究成果,充分研究与借鉴国外相关政策文本与研究成果。如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美国、德国以及英国等国家相关研究较为成熟,如美国于2004年发布了《全国创业教育内容标准》,提出了15个维度403个技能指标,这些政策文本为我们制定创新型人才标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2012年奥巴马政府正式提出了《美国制造业振兴蓝图》(Blue-print for An America Built toLast),并将其作为未来一个时期美国经济政策的核心。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已保持了近100年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地位,科技的创新为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美国为了找出推动其科技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于2012年对哈佛大学商学院的1.5万名杰出企业家做了一项重要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影响美国科技和经济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创业体制”和“大学体系”,并不是人们经常提及的科技、军事和金融 ①,这两项遥遥领先地排在最前面。研究国外的相关经验与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做到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即在历时态上,把技术历史—教育历史—社会历史相结合,在历史脉络中梳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共时态上,把跨国的或国际的、区域的、行业的、企业的以及个人的诸多层面相结合,对技术教育给予多层次、系统地思考。

其次,要有理论研究意识,构建本土化的创新型人才标准。结合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历程、民族文化与时代需求对新时期创新型人才本土化的理论阐释,形成国家层面上的《中国创新型人才标准》。在此基础上,国家应整合多学科协同创新,开展理论研究,制定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标准,以《中国创新型人才标准》为基础调整高校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模式等,同时以此为契机制定高校师资培养计划与评价标准。

再次,要有政策意识,创新是一个链条而不是一个点,政策是推动创新的有力杠杆。实现“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创新政策体系的完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经数年的演变,一些发达国家的创新政策日臻完善,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政策体系。将《中国创新型人才标准》渗透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落实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创立“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

“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就是整合社会各种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创立高校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要遵循协同育人的理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但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动力不足、科技成果闲置、机制不合理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瓶颈。如我国于2011年已成为全球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些科技成果的整体转化率不到20%,产业化不到5%,是世界科技资源闲置浪费最大的国家。而且我国的创新力量分散于各个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之中,各自为政,缺乏整合,重复研究多,资源浪费,缺乏有效凝聚机制。因此需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工厂的联合,科技创新应该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企业的需要而创造,围绕经济发展的需要去创新。探索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一体化机制,让创新真正成为“驱动力”。

高校作为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中介,理应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既要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创业素养和技术特长的高层管理者,又要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培养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协同各种创新力量,形成“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现科学技术的转换以及产生新的科学技术。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一向非常重视政产学研用的培养机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了一大批精英,如波士顿128号公路沿线高新技术园区的成功得益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高素质毕业生;加州硅谷的成功有赖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人才精英。因此,高等院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国家在政策上要引领实施政产学研用的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美国的“全政府响应”行动计划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这个行动计划是由美国政府搭建的以商务部领衔,国防部、能源部等相关部门配合,大学和企业参与的执行框架。其主要特征有两个:一是政府强化其服务职能,牵头、整合、支持和促进相关力量凝聚到复兴制造业这个主题,包括投入基础研究、建设基础设施,建立公私合作或产学研官合作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机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研发项目以激发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参与兴趣。另一个是包括公私合作,政府、大学及企业合作,搭建区域创业、创新合作体等,以推动或强化技术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新产品和新的竞争优势。政府在具体运作中应该更多地停留在政策层面,不可过多干涉实际的运行。

二是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政府和院校要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制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培养目标。同时,加大对高校和用人单位的经费投入,院校也要加大相应的改革力度,确保政产学研用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为企业和高校架起了一座桥梁,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2013年美国国家先进制造计划办公室发布《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机构绩效评价标准草案》,主要指标包括技术实现商业化生产的数量、在不同技术成熟度/制造成熟度等间的转化效率、催生的新企业数量等。加深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合作,同时也建立了响应速度更快、联系更加紧密的项目和协议机制,并能够关注到合理的技术选择必须与现有的基础支撑条件相匹配,因此,技术选择应与当下的基础支撑条件相匹配,这样既能达到成效快,同时又能检验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与完善规则,进而实现由“政策驱动”带来“技术驱动”,引导社会进步的目标。

三是培育积极的创新创业文化,激发师生投身社会、创新实践的热情。

政府关心大学生合作教育、企事业单位乐于承担学生培养的责任、高校整合社会资源集聚优势力量、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形成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不断创新协同、开发、集成、共享的合作体制机制。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转变,离不开创新文化的建设。其中教育要在文化创新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首先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型文化的培养首先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做起。在学校不应仅局限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敢于打破常规,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思路;要积极营造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和环境,对创新中出现的错误、遇到的挫折,要做到宽容,不要随随便便否定,要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要在观念、制度上鼓励创新。其次是注重法制、规范精神。创新是对已有规范和制度的深化和突破,对创新过程中不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利益冲突,要注重用市场的方法,用法制的手段,进行约束、监督和自我完善。再次是注重品牌精神。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品牌大国,出口的商品中90%以上是贴牌产品,导致中国多数企业、产品只能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要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品牌意识,培育更多的“中国制造”国际名牌,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从贴牌大国迈向品牌大国。最后是要培养质量意识。相对于德国4.0战略,我国“中国制造2025”则是跨越式发展,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任务更加复杂、更加艰巨。面对我国实际,要把好质量关,通过质量的提升来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中国创造”的影响力。

四、围绕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提供更多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

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离不开科技成果创新。从目前我国的实际看,科技成果创新主要有三个途径,即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政府主导的创新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创新。其中高校是科技人才和科研设备最集中的部门,也是政府资源有效介入科研领域的较理想部门,既可防止企业科研的短期化行为,又可避免政府科研的行政化倾向。从发达国家发展高科技的历史来看,许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都是依托高等学校产生的,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70%诞生于高校。 ①

我国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的许多新知识、新技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等,多源于高等学校,而且随着高等院校科研体制的改革,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原创能力越来越强,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但是,高等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却不容乐观,有创造却无创新,有创业却无产业。根据国家有关部委资料,目前全国510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3万项,但其中能够转化并批量生产的仅有20%左右,形成产业规模的仅有5%;专利实施率不到15% ②,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因此,根据各地实际,进行机制创新,把高校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要继续强化高等院校科技研发同经济发展的对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继续强化高等院校创新成果同产业发展实际的对接,积极参与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通科技与产业、资本的连接,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与资金链的有效融合,让科学家的手和企业家的手握在一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继续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强化高等院校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集中力量开展重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把高校打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井冈山”。

五、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建构跨学科课程体系

跨学科教育是后工业时代科技知识生产方式转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企业对员工的专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熟练工种逐渐减少,能动性岗位越来越多,这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挑战。高等教育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历史上诸多科技发明和创造都是由大学完成的,高校拥有最先进的思想、专家与设备,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却是人们对“大师断代”的无奈、对“专家低端”的批判、对“毕业生无能就业”的呼吁以及对“钱学森之问”和“乔布斯之问”的哀叹。“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既具有信息化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类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又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跨学科的知识背景、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层次:创新型的劳动者、创造型的研发者、卓越的行业管理者和践行者、优秀的公共服务者。三星和华为的成功案例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他们的成功在于利用技术创新抢占了产业发展制高点:一是拥有卓越的行业管理者,注重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二是拥有创新型的研发者,注重综合研发,每年投入销售额的8%用于研发;三是拥有创新型的劳动者,注重将科技人才战略摆在首要位置。“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释性很强的创新思维方式,从对课程的改造到教学方式的改变等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如已经存在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就是“互联网+”的结果。创新型的劳动者、创造型的研发者、卓越的行业管理者和践行者、优秀的公共服务者的培养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新学科或新专业,而是一个现存科系及专业间相互渗透的跨学科课程。这种课程能够实现学科间的合作与创新,解决越来越难以解决的各学科边界间领域的复杂问题,将不同学科进行融合,通过交流、沟通、协调提出一套新的、与各学科单一研究不同的理论和概念,实现理论的整合。同一个人在精通几个学科后对同一个问题便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有望得出创造性的结论。

How Higher Education Adapt to“Made in China 2025”Strategy

Zhou Haiyin (School of Education,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250014)

Abstract:The“Made in China 2025”strategic planning has put forward a grand blueprint and program of action to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 big manufacturing country to a strong one while adhering the principle of innovation drives,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base strengthening and green development.And this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us to become a strong country from a big one.As an important force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re to learn to know deepl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rategic Planning for China to become one of the strong manufacturing countries,to enhance its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and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y should bravely undertak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advanc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Made in China 2025”.That is,they should strive to lay down innovative educational ideas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and establish a“politics-production-university-research-using”cooperativeeducational mechanism,and construct an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Made in China 2025;higher education;innovative talent

责任编辑:时晓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2015年5月19日。

张新:《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新趋向》,《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10期。

韦钰:《高等学校——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军》,《求是》2000年第10期。

王梦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该怎么办》,《中国青年报》2014年11月24日。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创新型人才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