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途径——兼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渗透观

2015-04-10高奇,周向军

关键词:大众化普及马克思主义

*收稿日期:2015-07-01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主持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机制研究”(13JD710017)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11JZD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高奇(1964—),男,山东章丘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周向军(1952—),男,山东栖霞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备条件,它主要通过文化创作和生产、传播体系、不同文化生态环境、科学普及、传承体系和大众文化生活等多个渠道融入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建设中。只有保证这些融入渠道和融入方式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以及保持这些融入渠道的畅通性,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精神渗透到社会主义文化创作、生产、传播的各领域、各层次和各环节,丰富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5.04.011

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因此,“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②。那么,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因素是什么呢?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分析可知,除了经济、政治、人才、机制、领导、管理、传统、环境等因素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水平和渗透程度也是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因素。所以,探索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途径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本文认为文化创作和生产、传播体系、不同文化生态环境、科学普及、传承体系和大众文化生活等多个渠道都能够提供有效的融入方式,它们不仅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而且也为拉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强大的力量。

一、通过文化创作和生产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创作和生产出丰富多样的高品质文化产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而提高文化产品品质的根本手段是让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渗入其中,具有这样“灵魂”的作品才能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可见,通过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大众喜爱的文化产品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需要,也是使马克思主义落地生根保持旺盛活力的必由之路。

1.通过文艺创作融入。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应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遵循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规律,通过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研究,创作出符合时代和人民需要的文学艺术作品,推动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对文艺创作的影响可分为两条途径:一条是外在的,即通过制定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原则来影响文艺创作。例如,“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来的,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再如,“实践第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文艺创作者必须坚持的原则,文艺作品以社会实践为源泉和基础,才能扎根于人民心中。另一条是内在的,即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精神以具体的、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来,利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文艺形式使马克思主义被大众所知。当然,文艺创作的类型有很多,包括文学、绘画、音乐、影视等,它们都可以承载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秀成果展示在世人面前。文学方面,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性与小说诗歌等的可读性相结合,创作出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读物;绘画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性与绘画作品的具象性相结合,创作出容易让大众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图像作品;声乐影视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性与声乐影视的生动性相结合,创作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歌曲和影视剧。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文艺作品的庸俗化,列宁曾明确指出:“庸俗化和浅薄同通俗化相差很远。通俗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了解深刻的思想、深刻的学说,他们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地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 ①这是对理论大众化提出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文艺创作的意义所在。在文艺创作领域,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外在作用和内在作用,引导文学艺术工作者创作出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通过“官学研业用”融入。这里的“官”指的是党的宣传部门和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学”指的是大学中的相关学科;“研”指的是相关的科研院所室;“业”指的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用”指的是文化消费;它们之间环环相接,构成了一条从规划、研发、创作、生产到消费的文化运营链条。随着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带动了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优化,文化产品丰富多样,大众的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想把这条文化链打造成高品质的体现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创作生产消费链,就需要不间断地向里面注入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信息,这就需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力度,提高文化管理者、宣传者、研发者、生产者、消费者的马克思主义素质。通过这条文化生态链,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内容就会渗透到文化管理、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在这条文化链中有两大节点值得重视:一是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文化生产力高度集聚的区域,是能够让文化工作者之间充分交流、获得创意灵感的多功能园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应该进入这个阵地,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园创作生产马克思主义普及作品。作为新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的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应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理想信念渗透到健康向上的动漫作品中,让人们在消费精神文化产品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精神的熏陶,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另一个就是要以有条件的科研院校为依托打造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基地。它们既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规律的机构,又是创作马克思主义普及作品的传播场所,这样的机构或协同研究传播中心能够极大地优化文化生态链,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向文化产品的转化,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精湛的文化产品。

二、通过传播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本身就是一项庞大的文化建设工程。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需要主体和客体,还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包括传播媒介、各类文化设施等。借助这些载体,既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又发展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

1.通过文化设施融入。各类文化设施组成的文化服务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依托载体。随着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许多地方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优势,兴建了大批现代化的展览馆、文化公园、纪念馆等,或是利用原有的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等,开辟专区开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关的展览、阅读、播映等形式的文化活动,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容生动具体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有效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指出的是,开发和建设各种文化设施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当地资源优势,切忌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杜绝形式主义。要科学策划、高效组织各种展播活动,通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这些文化基础设施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舆论宣传融入。构建有效的舆论传播体系,将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舆论宣传的全过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有力手段。要充分发挥党报党刊、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在舆论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主流媒体在舆论宣传中握有主动权,通过主流媒体正面引导、传播广泛的优势,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大众。例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的高端访谈栏目《时代问答》,就是运用电视视频由专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进行生动诠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展现给群众的有效手段。再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进行的一系列电视讲座也产生了很好的收视效果。通过这种方式,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专业性与电视传播的生动性、及时性和普及性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快速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必须构建有效的宣传机制。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其次,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认知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舆论宣传方式并制定不同的宣传策略;再次,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和说教式的宣传,以生动的语言和事例吸引大众,利用新的传播媒介与宣传载体为理论宣传普及服务;最后,要培育一支高素质的舆论宣传队伍,宣传者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强有力的舆论宣传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核心推动力,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利用舆论宣传这一高效途径,既是媒体人的责任,也是党的宣传部门的责任。

3.通过网络融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阵地。网络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媒体工具,还是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文化阵地中的强大力量。如何掌握网络文化的话语权,占据网络舆论的制高点,让网络文化弘扬主旋律,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所指引的方向健康发展,成了当下亟待应对的问题。除了加强网络监管之外,提高网民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因此,我们要利用网络的传播优势大力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使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知识、观点、方法、精神、故事等在图文并茂、声像合一的网络新闻、网络视频、博客、微博、论坛等中占有一席之地。马克思主义通过网络传播方式深入大众,不仅扩大了受众的范围,而且凭借双向互动的优势可以更有效地掌握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增强大众化的效果,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传媒在使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上所提供的便利和优势,科学把握网络传播的尺度和边界,趋利避害,探索符合网络环境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网络文化的新途径。

三、通过不同文化生态环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传统文化、组织文化等作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文化形态,在当代中国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环境。应当处理好这些文化之间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在一个和谐文化环境中顺利进行,并且以这些文化形态为载体,让其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不同层次的融入途径,协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步伐。

1.利用主流文化的主导作用融入。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起引领和整合作用的文化,“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①。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灵魂,始终规定着主流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灵魂作用和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指导作用,就要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在当前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主流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文化建设中大力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使它在统领融合多种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自身,成为文化生态场中的优势文化,成为时代和人民真正需要的先进文化。而要始终保持主流文化在文化生态场中的主导优势,关键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这就需要做到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文化创作和生产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文化创作和生产的指引方向,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文化创作和生产的基本遵循,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创作和生产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主流文化中的高效融入,从根本上促进主流文化的蓬勃发展。

2.利用精英文化的介导作用融入。精英文化以其专业的学术性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依靠精英知识分子及其文化。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通俗作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学习接受、实践运用等阶段。精英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就在于二者之间存在交集。先看看这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链的第一个环节,要想创作出一部上乘的马克思主义普及作品,前提条件就是创作者首先要弄通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发表的作品大都是学术论著,一般人不易读懂,这就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英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著进行翻译和解释,起到中介作用,使学术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被普及工作者所理解。同样,在生产和传播、学习接受、实践运用等阶段,精英知识分子都能在马克思主义与受众之间起到引导、说服、示范、传授、答疑解惑等中介作用。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领域性,可以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进行普及,也可以对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如哲学、经济学、军事、文学、史学等部分分别进行普及,这就需要各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参与;同时,不同领域的精英角色大多只限于本专业,对其他领域来说就变成了大众角色,需要学习被大众化了的理论,精英知识分子在理论大众化与学习被大众化了的理论之间存在交互中介作用。再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精英知识分子可以把马克思主义介绍普及到自己的领域,也可以把本领域的知识介绍普及到马克思主义学术圈,在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鉴纳驳辩方面起到中介作用。一般来说,精英知识分子适合阅读具有思想深度的高级科普读物,而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内,也写出了一批这样的高级科普读物。以上三个方面显示,精英知识分子并不能独立于普及事业之外,与大众化绝缘,在精英文化圈内也处处存在大众化气息,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精英文化圈,需要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不仅要关注“阳春白雪”,还要关注“下里巴人”,积极介入社会现实,关心群众文化需求,充分发挥精英文化的专业优势以及人文关怀和时代使命感,以严谨的学术性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研究和阐述,创作出高品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产品。

3.利用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的传导作用融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不仅与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去教化大众有关,还与理论满足大众需求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很有必要与适应大众口味和审美需要的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相结合。以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为载体,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其中,这既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迅速传播,又会把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带入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轨道。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蓬勃兴起和复兴的,它们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标,以贴近群众生活的实际内容为题材,以群众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为表现手法,是当代文化生态环境中不可小觑的力量,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倚重的力量。一方面,可以利用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和其他表达体系,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表现方式来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理论对大众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传播方式,通过大众熟悉的电视、网络、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或人际交往圈传播马克思主义。譬如,可以通过中国梦想秀一类的通俗性、娱乐性强的电视节目,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个人对梦想的追寻,而且将个人梦想升华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再如,可以在节庆的民间文艺表演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当然,在处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关系方面,要防止出现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将主流思想与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完全对立起来;一种是受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消极方面的影响把马克思主义娱乐化、庸俗化。我们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和文化发展的规律,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内在连接点,创造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品,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四、通过科学普及渠道协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广义的科学普及包括人文科学普及、社会科学普及和自然科学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它们有共通之处,这不仅表现在形式上都遵循普及的规律,而且在内容上有重叠交叉部分。从学科分类上看,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综合科学,其中既有人文学科,又有社会科学的学科,还有与自然科学交融在一起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内容,因此在进行科学普及时要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结合,在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知识以及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普及,丰富普及文化事业和普及文化产业的内涵,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通过人文科学普及融入。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它是从现实世界出发真正研究人、关心人的科学,在人文科学领域有自己庞大稳固的阵地,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传统。像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人文科学工作者在普及自己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普及了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人文学科,有的还走在了人文科学普及的前列,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普及的成功典范。其版本之多,发行量之大,影响之深,在人文科学普及方面都是少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包括这些学科的大众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人文学科的传播普及应当成为人文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成为提高大众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

2.通过社会科学普及融入。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在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群中,像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等社会科学门类发展得比较成熟,马克思曾耗尽后半生的心血撰写《资本论》这一政治经济学巨著就是明证。因此,这些社会科学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要着力普及的资源库。例如,《资本论》就有各种各样的普及版本,涉及面广,发行量大,丰富了普及出版市场。

3.通过自然观、方法论、科学技术观普及融入。在马克思主义学科群中,尽管没有纯粹的自然科学学科,但是,对自然观的研究、对各门自然科学中哲学问题的研究、对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的研究、对科学技术观的研究、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历来都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以致形成了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自然辩证法是连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桥梁,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指导意义。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自然科学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蹩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及其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 ①因此,对自然观、方法论、科学技术观的教育普及工作在我国教育界,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界,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自然辩证法还成了全国理工农医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自然观、方法论、科学技术观的普及不仅是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还是各级科学技术协会要抓的重要任务,许多科技工作者也都参加了这一普及工作,从而使自然观和科学思想的普及、科学方法的普及、科学精神的普及、科学技术观的普及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渠道。

五、通过传承体系和大众文化生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大众化渗透到学校教育过程、群众文化活动过程和日常生活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动态发展过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文化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必要举措。有效利用这些途径,对于夯实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1.融入学校教育过程。学校教育是知识传承的基本途径,为使马克思主义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和信仰,必须用好教育这块阵地。一些人认为,学校是正规的、按照一定程序传授系统知识的场所,而不是普及的场所。实际上,这里涉及到一个如何看待学校教学与普及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首先,教学与普及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在二者所涉及的主体、对象、内容、形式、方式方法等方面既存在差异,又有一致性,教学可看作是广义的知识普及。其次,教学与普及都是学校教育的方式,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育实效。在教育的不同阶段,教学与普及所占分量不同。在幼儿园和小学应以普及为主要手段,在中学,特别是大学,也不能忽视普及这种方式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缺少了普及元素,往往很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精彩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融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这样才会提高教学实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需要根据不同阶段教育对象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不同以及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大众化目标、要求和方法,因材普及,循序渐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要利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隐性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内在联系机制,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课堂灌输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利用课堂和教材的系统教育,又发挥各种隐性教育的熏陶作用和实践活动的锻炼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既使教育对象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2.融入群众文化活动过程。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群众的文化活动日趋活跃。那么,如何才能使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呢?我们认为,应当为其注入“灵魂”,使群众文化活动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中介和载体。在当前,就是要把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中,使群众文化活动真正成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普及和践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能激发群众文化活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巨大潜力,又坚定了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如开展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不仅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也坚定了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同时传播宣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再如,充分利用红色节日的纪念活动,把相关的革命历史史料展示出来进行普及宣传,就会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因为群众文化活动具有覆盖面广、灵活多样的优势,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等一系列环节中,使群众文化活动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

3.融入日常生活过程。把马克思主义融入日常生活、日常学习、日常工作中,是马克思主义落地生根的有效途径。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精神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让大众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它、体悟它、运用它、检验它,切实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才能使马克思主义被接受和信仰,成为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与群众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民众文化的有效途径。要使这一途径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做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话语和风格要贴近生活,传播的内容要贴近社会现实和群众的生活状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场与群众的情感和态度相一致,这样才会提高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频率,进而形成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具体化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规章公约和行为守则、处事原则和方法等,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教育,就可以按照其中每一项的基本要求,健全如学生守则一类的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以形成社会主义的新风尚。这些经过马克思主义浸润的、深深扎根于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风尚习惯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深厚土壤,马克思主义生活化是引导民众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手段。

此外,要发挥好家庭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并伴随人的一生,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影响持久的重要功能,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与家风建设和传承结合起来,使青少年从小就受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打牢人生之路的第一块基石。我们要借鉴历史上其他文化类型渗透家庭教育的经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奠基作用,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六、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渗透观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当然,因分析的角度不同以及划分领域和层次的复杂性,这些途径会有交叉、重叠等情况,但是总的来看,这些途径和过程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泛渗透性、泛在性和普遍性。这些特性不是表面的、偶然的,而是有着内在的本质关联,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所规定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是“魂”与“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发展繁荣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精神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各种文化获得马克思主义禀性的过程。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渗透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发展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享”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这些特性从本质上规定了其蕴涵的马克思主义应是广大人民群众能理解的通俗的、接地气的“大众形态”。以上两个方面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应通过普及具体化到社会主义的各类文化作品中,通过大众化渗透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过程,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强根固基,出现枝繁叶茂、百花竞放的繁荣局面。

既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广泛性是内在规律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备条件,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我们从战略上怎么做才能科学高效地推动这些融入过程呢?首先,要以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中心,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力为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力是指大众化主体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传播出去,并让大众理解接受且自觉运用的能力,包括马克思主义通俗力、传播力、接受力、运用力等。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力就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普及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和人才培养规模,提高马克思主义普及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其次,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文化创作和生产、传播体系、不同文化生态环境、科学普及、传承体系和大众文化生活等各个渠道、以各种适应形式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渗透到文化建设的各个层次,贯穿到各种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过程。要努力实现各融入渠道、各融入领域、各融入层次、各融入环节的协调推进,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形成融入的强大合力,协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要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克服各种障碍和阻力,使这些融入过程能持续和畅通地进行,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好又快地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再次,要实现融入过程的最优化还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创作和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网络文化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舆论宣传之间的关系,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是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性因素,如果认识不到位,处理不恰当,就会影响融入的速度和质量。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构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融入观或渗透观的基本要点。

只有坚持这种科学的渗透观,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精神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畅通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和各环节,让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都禀赋马克思主义的信息,在群众的文化消费中自然而然地增强马克思主义亲和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才能有效阻止西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文化圈的渗透,净化文化生态环境,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山东英才学院教师邓阳阳做了部分工作,特此致谢)

Ways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to Integrate into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Concurrently o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Penetration of Marxism

Gao Qi,Zhou Xiangjun

(School of Marxism,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250100)

Abstract: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an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and is also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promoting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It is mainly through cultural creation and production,communication systems,different 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s,science popularization,inheritance systems,public cultural life and other ways to integrate itself into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Only the comprehensiveness,coherence,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se ways of integration are ensured,can Marxism's stand,views and methods penetrate into socialist cultural creation,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every field,level and link,enrich a healthy cultural life of the masses,and promote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Key words: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integration into;socialist culture;way;concept of penetration

责任编辑:寇金玲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0页。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78页。

邹广文:《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99页。

猜你喜欢

大众化普及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