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的创新与演出——徽剧的保护与继承、创新与演出
2015-04-10温梅
温 梅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1)
“十八大”一届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演出市场经过体制、机制改革后,要想演出市场活跃,就要有大量的优秀剧目、节目推向市场。而创新节目是活跃演出市场的重要环节。因此,抓新创作剧目,打造精品节目,是满足群众求,激活演出市场的关键,也是促进保障演出团体生存和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环节。
一、从历史看创新与演出
(一)社会经济发展是戏剧繁荣的根本。
纵观中国戏剧的历史,演出舞台的活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从汉代百戏,唐代宫廷戏,从教坊到梨园;从元杂剧,到宋代的帝王将相戏。从明代的才子佳人戏,到清代民间百家戏。每一个戏剧的发展时期也是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内经济活动相对繁荣,各种思潮广泛流传,戏剧活动十分活跃。例如,清代江苏沿海一带,昆曲风行一时,成为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士大夫所钟爱的艺术形式。同时民间各种声腔也广为流行,发源于安徽池州一带的青阳腔逐渐成为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民所爱的艺术形式,与昆曲分庭抗礼,使整个戏剧舞台形成所谓的“花、雅”之争的局面。[1]正是清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戏剧的发展和繁荣。
(二)清代地方小戏的创新演出与发展演变。
清代乾隆年间,一方面昆曲仍然在宫廷、官府和士大夫中流行,而民间各种声腔如弋腔、秦腔等十分活跃,源于安庆并由徽商传播到全国的徽腔、徽调同样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乾隆五十五年以高朗亭为代表的三庆班入京,带动了其它徽班进京,逐步形成四大徽班雄踞京城的局面。四大徽班在表演上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当时有这样的赞誉:三庆班的轴子、四喜班的曲子、春台班的孩子、和春班的把子。“轴子”意思是说三庆班擅长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戏;“曲子”是指昆曲,意思是说四喜班擅长演昆腔的剧目;“孩子”指的是童伶,意思是说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生气勃勃;“把子”是指武戏,意思是说和春班的武戏火爆,最受欢迎。这些徽班演唱二簧、梆子、吹腔、拨子、昆曲,在北京舞台争奇斗胜。后来徽调经过不断兼收并蓄、改革创新,形成了中国戏曲的精美的艺术品----京剧。[2]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庆班,1790年进京演唱,先是唱徽戏,并在京剧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京剧艺术在全国广泛流传,三庆班班名不改,旗帜不倒,历经清王朝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五朝皇帝,经历了朝廷打压花部戏、国丧禁止娱乐活动、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北京城等种种变故,仍然活跃在京师舞台上,前后经历103年,靠的就是有自己的编剧力量,不断编演新的整本大戏和实力雄厚的演员阵容。
建国初期由于较好地贯彻了“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新剧创作不断,演出舞台同样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解放初期,安徽黄梅戏崛起,再一次成为风靡全国直至在海外广为流传的新兴剧种,靠的也是如《天仙配》、《罗帕记》、《女驸马》等剧目以及优秀的演员和优美的声腔。今天,一些省市演出市场的繁荣兴旺,同样也和他们推出一大批优秀剧、节目有着密切的关系。[3]
二、从剧种看剧目创新
(一)抓好剧目创新。
昆曲发源于明朝初期,具有六百余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的戏曲形态,也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唯一完整保留舞台演出形式的剧种。[4]江苏是昆曲的发源地。江苏省在保护和挖掘昆曲优秀传统,继承和发扬昆曲艺术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收获。[5]江苏省昆剧院继苏州演出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和《长生殿》后推出《1699·桃花扇》。这部《1699·桃花扇》多次进京演出,受到广泛好评。该剧集中了一流的编、导、演和舞台美术工作者,深入研究原剧,在对原剧本进行高度浓缩的基础上,基本采用了原剧本的精美唱词、唱段,并使之高度精炼。既丰富了舞台,也适应了今天人们的观赏要求。演员们嗓音甜美,字正腔圆,行腔运字清晰可辨,再加上演唱时吸收运用了美声、通俗的唱法,表演身段、舞蹈和唱腔、唱词紧密结合,使传统的昆曲焕发出新的生命。整场《1699·桃花扇》演出的舞台,中间设置的“台中台”和沿着边幕向舞台深处两侧排列的椅子,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传统昆曲演唱方式:庭院里一座戏楼,中间是院落,正对舞台的是家主和宾客落座的主看台,两侧厢房和楼上是家眷、下人观剧的看台。而台中台的移位,灵活地划分表演区,盘活了整个舞台。后侧平台的运用加大了表演的层次和表演区的深度。天幕上远山近村隐隐约约,似《清明上河图》,又似一幅传统山水画,乐队放在天幕前,用纱幕与前台表演区分开,独特的灯光效果使乐队众人若隐若现,成为天幕画卷村落中生活着的人群,使整个山水村落人气兴旺,充满生机。[6]
(二)从剧目看剧种发展。
同样,徽班、徽戏在我国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中起过无可替代的作用,更是京剧的母系,京剧和众多地方戏曲也因此成为都具有徽戏血统的近亲兄弟。当年,成立安徽省徽剧团,围绕着徽剧遗产的保护,安徽的艺术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里收集到剧目753个、抄录剧目1404个、接受艺人捐赠的本子94个;记录各种腔调261种。省徽剧团也首次在合肥进行公演,演出剧目较全面地展示了徽剧的传统风貌。所演的徽剧声腔主要剧目有:1、徽昆《万花》、《三挡》;2、高腔《审乌盆》;3 吹腔《百花赠剑》(《凤凰山》中一折);4、皮簧《扈家庄》、《龙虎斗》、《拿虎》等。1959年4月15日,省徽剧团赴北京演出,《水淹七军》等剧目轰动京城。在京期间还与北京昆曲研究社于5月8日联合演出了 《出猎回书》(昆腔)、《磨房会》(青阳腔)。1961年 3 月,安徽省徽剧团首次在上海公演,演出不同声腔的剧目20多个,艺术大师周信芳惊叹;“满台皆新人,台生皆可畏”。该年12月,省徽剧团将收集记录的徽戏音乐资料编印成《徽戏音乐资料汇编》(草本)7册。[6]徽剧声腔包括南陵目莲高腔剧目唱腔,岳西高腔曲牌、目莲戏曲牌、吹腔、拔子、西皮、二簧等唱腔和各种过门,以及管弦曲牌、锣鼓曲牌等。这些活动为挖掘徽剧遗产和保护传统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徽剧,成为“徽文化”的代表之一。[7]
今天,我们不仅要对徽剧的遗产进行抢救,还要加强对传统徽班、徽戏、徽腔、徽调这些徽剧基本元素的研究工作。努力做好保护徽剧的精品工程,尽快恢复和打造一批优秀的徽班传统剧目,把徽剧打造成安徽传统文化的名片。
三、积极扶持戏剧,戏剧服务社会
当前,安徽省已经在积极加强对戏曲剧种的扶持和对剧目演出的指导。演出剧目要创新,演员表演也要创新,做到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实现两者的完美统一。要鼓励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创编出更多能体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节目,同时加大扶持力度。各剧种和专业团体,一方面要抓主旋律题材的创作,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反映改革开放伟大成果;一方面也要创作一批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在抓新剧目创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地方优秀传统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和改造,充分利用地方优秀传统打造“文化名片”。[8]
文化体制改革的风头正劲,我们艺术工作者一定要抓住机遇,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在加快全省演出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抓紧剧、节目创新,强化传统艺术的保护,挖掘、开创安徽省演出市场的新局面。
[1]徐煌.《花部崛起与伶人偶像化》[J].戏剧艺术,2008,4(144):80-87.
[2]解玉峰,何萃.《论“花部”之勃兴》[J].戏剧艺术,2008,1(141):31-41.
[3]《黄梅戏通论》[M].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320-330.
[4]吴新雷.《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文艺研究,2009,6:71-77.
[5]《昆剧发展史》[M].胡忌、刘致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220-245.
[6]《江苏戏曲志·南京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158-180.
[7]《中国戏曲总目汇编》[M].罗锦堂.香港:香港万有图书公司,1966:267-289.
[8]《黄梅戏通论》[M].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36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