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剧传承与发展

2019-06-24安徽省徽京剧院王丹红

黄梅戏艺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京剧院安徽省京剧

□ 安徽省徽京剧院 王丹红

我是安徽省徽京剧院演员王丹红,很荣幸有机会参加中国(石牌)戏曲论坛,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一个发言的机会!自古以来,戏曲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两句话:“徽班昳丽,始自石牌”。“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石牌被称作中国戏曲的圣地,是闻名遐迩的“戏曲之乡”。“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的石牌,是一代黄梅戏大师严凤英、丁永泉等人学艺成名之地,同样,这里也哺育了徽剧,被视为京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石牌诞生了“四大徽班”进京第一人高朗亭、“国剧大师”杨月楼等,京剧鼻祖程长庚也长期生活于此。至此圣地,缅怀先贤,我的心情既忐忑又兴奋。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对徽剧发展和传承的几点想法。

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徽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曾起到过重要作用,它不仅孕育了京剧,而且与中国南北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同时,徽剧还是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5月20日,徽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批徽剧学员,是1956年至1957年由安徽省徽剧团陆续招收的章其祥、曹尚礼、李泰山、秦彩萍等一批徽剧学员,这批老人后来也肩负着培养我们的重任,他们现都已年过70,都已退休。第二批学员是1982年招收在安徽省艺术学校代培的,有我和汪育殊、罗丽萍等在内的徽剧班,共45名。我们这个班,如今还在剧院从事徽剧表演工作的也就十多位,大部分同学都改行了。现在仍活跃于徽剧舞台上的主要演员,部分是剧院里优秀的京剧演员。如前不久的徽剧新创剧目《包公出山》的主演张凯、祝婕等,都是学习京剧出身的。目前徽剧有四位梅花奖获得者,四位里面除了我和汪育殊是学习徽剧出身,董成和李龙斌都是京剧演员出身。第三批学员是在2006年安徽省艺术学校代培的“徽京班”,五年时间是一半时间学习京剧,一半时间学习徽剧。2016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又招收了第二个“徽京班”,目前三年级。他们也是我们徽京剧院最大的希望。1982年培养徽剧班的时候老师们40岁左右,他们当时都是徽剧团的主要演出力量,同时派去艺校给我们教课。我们毕业后,他们一边演出,一边继续培养我们,并和我们同台直到前些年陆续退休。教“徽京班”的时候,他们虽已退休,但其中一些老艺术家被返聘回来,还负责主要课程的教学。这些年在舞台中间站着的我们几位同学一直在承担一线演出任务,没有像我们老师那样边教学边演出,因此缺乏一些教学经验,这一点我们尚需努力。

徽剧传承有他的特殊性,因为安徽省徽京剧院目前仍然是全国唯一的专业徽剧演出院团。我们必须是演出、教学同时进行,舞台演出是我们最主要的传承方式。近几十年里,徽剧也陆续有过《七步吟》、《吕布与貂蝉》、《刘铭传》、《情义千秋》、《蔡文姬》等经典大戏。近几年又新创作出《惊魂记》、《包公出山》、《徽班》等等大戏。在徽剧传承方面首先要保护徽剧的经典剧目。在期待投资创排新的徽剧大戏的同时,必须每年都要恢复徽剧经典大戏的演出。黄梅戏有二代七仙女、三代七仙女,小牛郎小织女等等。徽剧也应该有小吕布,小貂蝉……。在舞台上低成本地把《吕布与貂蝉》、《刘铭传》等近二十多年获国家大奖的剧目一一翻演出来,这些剧本不需要再做论证,也不需要再花大价钱请名导演、名设计师,继承发扬老徽剧精神,老带小。多给年轻演员上台演戏的机会,让他们快速学演大戏、快速成长起来。这样演出的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了解徽剧,让观众能看到不同剧情的一系列的徽剧经典大戏。更是将徽剧的经典剧目完整地保护传承下来,这应是我们徽剧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一定要重视起来!

最后祝石牌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在促进戏曲传承创新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做出更大贡献,祝“诗意漫生活戏曲达沃斯”的声誉越唱越响亮。也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京剧院安徽省京剧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
京剧的起源
上海京剧院半年挣了一年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