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留美生社会地位的嬗变
2015-04-10赵燕玲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赵燕玲(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清末民初留美生社会地位的嬗变
赵燕玲
(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留美生是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他们在个人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及职业声望等方面都发生了急遽变化,从一度受人嘲弄的“囚徒”一跃而为国民景仰的社会“新贵”。留美生社会地位的嬗变,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使然,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推进、留美生的特有品质及国人对美国文化的良好感观,是留美生社会地位嬗变的历史要件。
关键词:留美生;留日生;清末民初;社会地位;现代化
留学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激烈变革,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一度受人嘲弄的“囚徒”,一跃而为社会“新贵”。其中,留美生的社会地位尤高,在当时的社会上,流传着“欧美一等,东洋二等,国内三等”的说法。
社会学研究在确定和比较人们社会地位的差异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是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SES)。但它并不仅指经济地位,而是涵盖了个人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及职业声望等内容,并计算上述三方面的综合值来反映一个人综合社会地位的高低[1]。
本文拟从个人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及职业声望三个方面,以19世纪七十年代留美幼童和20世纪初的留美生为主要对象,考察清末民初留美生社会地位的嬗变概况。留美生社会地位的嬗变,是近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使然,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与留美生的“现代性”特有品质以及国人对美国文化的良好感观,成就了其显赫的社会地位。
一、被冷遇的留美幼童
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19世纪70年代,出于洋务事业的需要,清政府于1872-1875年四年间,每年派出30名年龄在12-15岁之间的幼童赴美,是为“幼童留美”。原定幼童们在美的学习时间为15年,以使他们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系统教育。然而由于清廷内部在幼童问题上的激烈争议,1881年幼童们被中途撤回。他们回国后,没有受到幻想中热烈的欢迎,反而遭遇了“囚徒”一般的冷遇和嘲笑[2]10-11。此时的中国,现代化运动虽已起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有所突破,但整个社会依旧保守落后,儒学仍处于无法撼动的独尊地位。在这一背景下,留美幼童的个人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与职业声望,都难以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一)教育程度
由于没有完成预定的学业,幼童们的整体学历水平不高。120名幼童,回国的有94名,有学籍可考的有87人,其中小学19名,中学35名,大专33名。大专学生中只有2人完成大学学业,获得学士学位,其余还在校就读[3]。更为主要的,是幼童们的教育背景与当时推崇“科甲正途”的社会环境不相容,因此,幼童们的留美经历不仅不是什么让人羡慕的荣耀之事,反而受到社会的歧视。
(二)收入水平
幼童回国后,多被分往各地的洋务企业工作,经济收入并不高。被分到上海外务局替上海道台任翻译的黄开甲,比其他幼童幸运,一月薪俸十两银子,与普通一个公务员一样。但大多数幼童薪俸只有四两银子,比一般苦力收入好不了多少[4]93。他在给美国友人的信中写道:“我们政府‘慷慨大方’,但‘精于算计’,这种待遇使我们仅免于冻饿。我们的饥寒与否,政府是漠不关心的,至少我们感到如此。对于我们家人是否冻饿,政府更不予理会了。”[2]16《申报》曾发文指责清政府对幼童的报酬和监管,“其给俸也不如西商之侍者,其监管也宛如狴犴之羁囚”,并指出,“如此用人,安得有良材大器出而为国家办洋务哉!”[5]
(三)职业声望
幼童回国后,大多在洋务企业中担当技术人员,并很快成为骨干力量。尽管如此,在重“道”轻“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主宰下,他们的职业也难以获得主流价值的认同。早在1866年,在洋务事业的起步阶段,奕訢奏请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并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学习,遭到大学士倭仁的坚决反对,理由即是“立国之道尚礼仪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6]。尽管到了80年代,洋务事业逐步推进,社会的开放程度也有所加深,但重“道”轻“艺”的主流价值观并未改变。
由此可见,幼童回国后的遭遇是暗淡的,他们不仅“生活困难”,“另外,再受到中国士大夫的杯葛和歧视,他们被视为是‘洋鬼子’和‘无益于国家的人’”,“仅比‘苦力’(当年被贩猪仔到海外谋生的华侨)地位较高。”[7]直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被动深入,留美幼童的命运才发生根本改变。
二、“西洋一等”:20世纪初的留美生
20世纪初,随着留日热潮的兴起和“庚款留美”计划②的实施,近代留美教育迎来第一次高潮,此后,直至20世纪40年代,留美教育延绵不绝。
此时的留美生,其境遇已与留美幼童完全不同,他们已然成为社会新贵,无论在个人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还是职业声望方面,都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尊重。他们的地位,不仅优于国内知识分子,也优于留日学生。“西洋一等,东洋二等,国内三等”,是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一个写照。
(一)教育程度
这一时期的留美学生,绝大多数都受过大学程度以上的教育,其教育程度不仅整体远高于留美幼童,而且也高于同期的留日学生。笔者据1917年清华学校编印的《游美同学录》[9]统计,在册405人中,获学士学位者161人,硕士134人,博士29人,工程师40人,无学位者仅41人。而同期留日生受高等教育的程度就要低得多。据1908年清朝学部奏称,在数万留日生中,“入大学者仅百分之一耳”[10]121,大多为速成生和只接受过中小学教育的普通生。民国以后,留日学生的教育程度虽有提高,但相对于同时期留学欧美的学生而言,仍有较大差距。即使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种状况仍没有很大的改变。1935年,留日学生中,大学毕业者仅占11.8%,而同期留学欧美的学生中,有80%以上从大学和研究院毕业[10]122。
(二)收入水平
这一时期留美生回国后的经济收入,也大大超过早期的留美幼童。据舒新城先生统计,在1909-1922年间清华归国学生从事的职业排行中,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高等学校教职员、公司、未详、铁路、部员[11]260-263。这些职业的经济收入都比较高。以人数最多的高校教员为例,按照1917年5月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令的规定,第一级别的校长、学长、图书馆主任和教务主任的月薪分别为600元、450元和200元银洋;第二级别的分别为500元、400元和180元银洋;第一级别的正教授、本科教授、预科教授和助教的月薪分别为400元、280元、240元和120元银洋[12]。对比当时张恨水在芜湖的一家报馆做编辑,一月只有6块钱,还要养活全家的情况[10]20,他们的收入是相当丰厚的。
在同一行业中,留美生的待遇也要高于留日生和国内学校的毕业生。以商务印书馆编辑待遇为例,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曾任国内大学教授的,月薪250元,日本帝国大学博士,曾任国内大学教授的,月薪则为150元,而北京大学毕业的,月薪只有60元[13]145。
(三)职业声望
较之于留美幼童,20世纪初留美生的职业选择更为宽泛。如前所述,舒新城先生统计,庚款留美生所从事行业涉及高等(中等)学校、政府部门、工矿企业、银行、洋行、铁路、医院、教会等,另据1917年《游美同学录》统计,民国五年(1916年)留美生回国任职务者有377人,内以一人兼二职者27人,兼三职者3人,实计任职总数为340人。其中,高校教育管理员38人,教员97人,政府中的行政官103人,参议员立法官3人,大理院和各审判厅司法官4人,建筑师2人,工程师62人,律师4人,医生22人,银行行长及办事人员8人,工厂商店经理及办事人员21人,报馆记者及通信员2人,宗教及社会事业11人[9]。
以上这些职业,大多是一般人所谓 “高尚职业”,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特别是大量留美生在政府部门任职,担任高官如晚清部长、民国总理之职,这在崇尚“官本位”的中国社会,对其社会地位的提升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三、留美生社会地位嬗变的历史要件
(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晚清民初留美生社会地位的嬗变,是近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使然,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社会对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由排斥到逐步认可、接纳的曲折过程。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一种在外来力量推动下的实施的 “外发型”现代化,在其推进的过程中,“静态”、“循序性”的古老中国文明,与十九世纪“唯物”、“动态”、“侵略性”的西方文明不断冲击交流[4]10,西方文化逐步有表及里渗入中国社会并巨大影响,进而引发社会的剧烈变革。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现代化进程步履蹒跚。一方面,作为现代化运动推行者的洋务派,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十分有限,他们所主张的,也只是所谓“以西为用”,他们派遣幼童,是希望“政府能有大批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来修造铁路、电线、制造军械军舰。中国有中国的管理人员,不虞企业受外国控制。更重要,则减少外人觊觎之心。”[4]8-9;而顽固派则对西方文明和文化一概排斥。为防止幼童们离经叛道,清政府采取了许多防范措施,除派留学监督以外,还专门派了两个老儒教授幼童中文、四书五经和《大清律例》,设在美国的留学事务所还专门辟出一间房间供奉孔子牌位,让幼童们在朔望等日前去敬拜。
然而,幼童们正处于思想活跃的年龄阶段,他们生活在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迥异于中国的美国社会,所受浸染逐日加深,不仅在行为方式上日益“美化”,甚而洗礼入教,成为基督教徒,对儒家权威提出严重挑战,所有这些,不仅不能见容于顽固派,也与洋务派初衷相去渐远,不仅中途被撤,回国后也因沾染“骁风异俗”被清廷当权派视为“不足替中国效命”,“从未减少对他们的敌意和排斥。”[4]10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被动加快。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逐步开展较为全面而深层的社会改革。为提供“新政”所需的具有“现代性”特质的各类专业人才,清政府大力鼓励留学。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 《鼓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对留学生采取授予出身和官职的鼓励政策,1905年又废止了科举制,代之以每年一次的留学毕业生学业考试,根据考试成绩、所学专业,授予出身,分别调用。从1905年到1911年,晚清政府共举行了7次留学生考试,录用了1 388名留学生,这些留学生被赐予进士、举人、拔贡、翰林等,并授予翰林检讨、主事、内阁中书、县知事等大小不等的官职[14]。留学生们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殊荣。民国成立以后,中国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西方思想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一时成为社会的主流追求,留学生们备受国人推崇,俨然人们眼中的“未来中国的领导人和救星”,北洋政府也继续沿用前清留学政策,延揽留学生入职。在此背景下,留学生的地位如日中天。
(二)留美生的特有品质
留美生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其特有品质至关重要。
其一,留美生学风刻苦沉实,学业优异。在近代留学界,留美生学风之刻苦,学业之优异,是社会所公认的。早在1903年梁启超作“新大陆之游”时,就感慨“美洲游学界,大率刻苦沉实,孜孜务学,无虚嚣气”[15]。作为“站在中国与西方接触最前沿的人”,他们系统而扎实地完成了现代高等教育。“仅庚款留学一项,1909-1929年间就约有1 300人获学士或更高的学位。1905-1929年间至少有110名中国学生获得不同学科的博士学位”[16]。相比之下,留日生的情况要复杂得多。留日教育的门槛远较留美低,留日生人数众多但良莠不齐,他们当中不乏一些政治活动者和一些把留学当作时髦消遣的有闲之人,前者忽而流亡忽而读书,后者则流连于咖啡馆妓馆等地,因此,其整体学历难以和留美生相匹敌。
留美生的学业优势在回国后很快得以显现。在1906年的清政府举行的留学毕业生学业考试中,最优等9人,其中8人为留美生,1人为留英学生,留日生则无一人位居其列[13]145。民国成立以后,“追欧揖美”,留美生的学业优势更为明显,到20世纪20年代,留美生在教育、文化、学术等方面已然居于全国领导地位,成为中国社会新生力量的“骨干力量”。
其二,留美生的“温和性”。“温和性”,可视作留美生群体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留美生的“温和性”,一方面表现为其政治主张上的“温和”,另一方面,表现为行为方式上的“温和”。
近代中国是一个激烈变革、风起云涌的时代,清末民初鼎革之际,留美生的政治选择是较为温和的立宪改良。他们反对君主专制,渴望国家独立富强,他们密切地关注国内的政治形势,为国内的立宪改革鼓与呼,但不赞成暴力革命,也不像留日生那样直接投身革命,他们温和的改良主张,在清末激进的革命潮流之下,被认为是回避政治,但当新旧易代完成以后,这种温和性便显得更有其存在的价值。
20上世纪初的留美生,是最后一代在学童时代受孔子学说浸润的人,在他们身上,还有儒家知识分子温良性格影子的,同时,他们受美国中产文化的熏陶,在生活习俗、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带有美国中产社会的温和习性。这在当时的中国,被视为一种时尚而受到人们的追捧。
(三)国人对美国文化的良好感观
近代国人对于美国,虽也曾掀起过抵制美货之运动,但较之于其他列强,还是有着较为良好的印象。这是因为:其一,美国不像英国、日本、俄国等,直接对中国发起战争,迫使中国割地赔款,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其二,美国是后起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民主,国力强盛,一战以后,美国更是取代了英国的独霸地位,成为落后倾羡和争相结好的对象;其三,美国科技发达,不仅其“工艺之精”为其他各国所不及,而且推崇实学,其文化具有强大的整合性,“盖有无数国之阅历经验,均为美国所得”[17]。日本只是西方文化的“二道贩子”,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人的“暴发户”心里愈发严重,对中国人常以蔑视的态度,因此,能到美国去留学,是20世纪初许多学人的愿望。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任鸿隽即是其中一例。他后来在《五十自述》一文中提到:“前清末年留学之风盛行,然留学东京者每不以为满足,而必以远历欧西为鹄的……当时世论以为东洋学生不如西洋学生之有价值……吾等当日向往西洋,千回百折,有不到黄河心不甘之慨。”[18]
四、余论:20世纪20年代社会对留美生的非议
20世纪初,留美生虽然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但盛誉之下,也有一些非议之声,特别是在20年代,随着留学生人数的急遽增加,社会对留学生的非议也越来越明显。舒新城先生在《近代中国留学史》一书中指出当时社会对留学生的表现 “大体可以用‘不满意’三字概括之”,并分析了留学生被责难的主要原因:留学生为一种特殊坐食阶级;留学生外国化;留学生植党揽事[11]215-218。就留美生而言,其“美国化”和“贵族化”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留美生,其旧学底子较之于前辈,已有大的退缩,以至于其中有“不识中文且不能中语者”,对国情一无了解,却又谋得高位,自然引起人们的不满,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政局的变化,留美生的政治热情越来越淡,他们中的大多数经济条件宽裕,特别是“庚款生”,在此背景下,一部分人开始追求“食有鱼,出有车”的奢华生活,为此唐德刚先生曾不胜感慨地将他们称为一群“花花公子”[10]20,他们回国后,将这种“贵族化”的生活方式带回了国内,也引起了人们的非议。
不过,总体而言,留美生还是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此后留美生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另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珑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19.
[2]高宗鲁.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
[3]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37.
[4]勒法吉.中国幼童留美史[M].高宗鲁,译.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
[5]书关提学生案后.申报[N].1883-09-15(1).
[6]王开玺.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3.
[7]温秉忠.一个留美幼童的回忆[M]//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248.
[8]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9]北京清华学校.民国六年游美同学录(Who’s Who of Amercian Returned Students[M].San Francisco:CHINESE MATERIALS CENTER,INC,1978.
[10]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11]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12]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514.
[13]汪丞.近代留学生“东洋二等”现象探析[J]教育评论,2012(5):144-146.
[14]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141.
[15]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54.
[16]叶维丽.为中国找寻现代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1900-192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1.
[17]杨锦森.论中国留美学生[J].东方杂志,1912(8):30-35.
[18]党跃斌.川大记忆——校史文献选辑:第一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92.
(责任编辑:廖铭德)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5)07-0099-05
[收稿日期]2015-04-20
[作者简介]赵燕玲(1970-),女,河南武陟人,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
On the Change in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American Returned Students betwee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ZHAO Yan-ling
(th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Form 1870’s to the early 20th century,The American returned students,as the main part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udents,have a great changed on their level of education,income and occupation prestige.They were no longer the ridiculed“prisoner”but the enviable upstart.This change is the result of themodernization of China,the advance of Chinesemodernization,the American returned students’unique quality and the China social’s good attitude to American culture,made this historical changed.
Key words:American returned students;Janpense returned students;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social status;moder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