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保护传承的启示与对策——以汕尾渔歌为例

2015-04-10傅凤龙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处广东汕尾516600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非遗个案传承

傅凤龙(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处,广东汕尾516600)

“非遗”保护传承的启示与对策——以汕尾渔歌为例

傅凤龙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处,广东汕尾516600)

摘要:汕尾渔歌保护传承历程显示:政府主导推动是“非遗”保护传承的动力,必须继续发挥主体作用。面对当下社会文化环境,理性看待传统文化时,要回归渔歌本身、展现渔歌本真之美,而具体路向则可走艺术化和大众化道路。

关键词:“非遗”传承;汕尾渔歌;个案;启示;对策

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汕尾渔歌,是粤东沿海瓯船①瓯船渔民(中海渔民),原来多一家人同住船上,有时男人驾船到中海捕鱼,家眷住在小木船里,并称所住木船为“瓯船”。这些渔民被称为“瓯船人”。他们长年浮游于内海之中。新中国成立后,大多上岸住进楼房。汕尾港现有18000瓯船人,整个粤东沿海有8万多人,他们与当地陆上人一样讲闽南话。瓯船渔民不同于“拖船渔民”。“拖船渔民”(深海渔民),汕尾港现约有拖船渔民4300人,以拖网作业方式在深海捕鱼,生活习俗与珠三角一带渔民相同,所用语言为“白话”,所唱渔歌为“咸水歌”和“高堂歌”,也唱些粤曲小调。闽语疍家所吟唱的歌谣,这种“瓯船渔民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古老民歌,与粤语地区的咸水歌、客家地区的客家山歌并称为广东省三大民歌歌种,地域特色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素有‘天籁之音’、‘南海明珠’之美誉。就其歌调之丰富,旋律之优美来说,堪称中国海上渔歌之翘楚。”(陈勇铁《疍家风情·自序》)“天生丽质”的汕尾渔歌,曾得许多音乐家、作曲家青睐。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乐大师彭修文、钢琴演奏家刘诗昆、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和朱践耳等都先后前来汕尾采风,感受渔歌独特风味。”[1]先后以渔歌为素材创作了小提琴合奏曲《丰收渔歌》(李自立)、钢琴独奏曲《战台风》(刘诗昆)、电影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王酩)、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施光南)、《姑嫂月夜守海防》(汪裕声)、《军港之夜》(刘诗召)、《春天的故事》(王佑贵)、《春江谣》(颂今)、《十姐妹打靶》(郑秋枫)等[2]。1960年元旦,汕尾镇(原海丰县辖)业余渔歌队代表汕头地区参加全省业余文艺汇演,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演出《妇女捕鱼队》,获得空前成功,荣获唯一的特等奖。自此以后,“古老的渔歌走出瓯船,登上舞台,每每反响热烈,载誉而归”。

一、渔歌传承的启示:政府继续发挥主体作用

最早发现渔歌美质、亲近渔歌、记录渔歌并研究渔歌者,是“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民国十三年(1924年),钟先生在汕尾文亭小学(现凤山中心小学)任教期间,被“表情真切”,“音律谐美”的渔歌所震撼,到新港“浮水乡”采访,记录了52首没有曲调的渔歌歌词,并将所录52首渔歌编成《疍歌》,于1927年在开明书店出版。1927年6月《中国疍民文学一脔》在《小说月报》第17卷号外《中国文学研究》上发表,是较早探讨汕尾渔歌的学术文章。文中指出疍歌音调“悠扬顿挫”,音律优美,形式多为七言四句体,句末皆附有助词;内容多吟唱爱情,语词“质直”,常用“起兴”手法,然表现过于直率,有“鄙野粗秽”之嫌。

真正从音乐视角关注汕尾渔歌的则是黄琛先生。他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汕尾文亭小学任教,业余时间跟著名渔歌手徐十一等学唱渔歌、记录渔歌。1958年全国开展规模浩大的 “新民歌运动”,时任华南歌舞团乐队指挥的施明新响应号召,与10位音乐人下放海丰参加劳动。海丰县委十分重视这些音乐人,邀请施明新到彭湃中学大礼堂讲课。年方19岁的黄琛听完课后找到施明新,并向他推介汕尾渔歌。并陪同施明新到海陆丰沿海地区采风,收集渔歌素材。此后,渔歌采集工作得到海丰县委的重视,组建了海丰县文工队和汕尾镇业余渔歌队[3]。在施明新影响指导下,有一定音乐基础的黄琛开始走上采集研究渔歌道路,在采集记录渔歌之余,创编了一些表现渔民翻身解放、婚姻自主、妇女解放以及大跃进时期渔业生产等方面题材的渔歌。这些渔歌后来编入《海丰渔民歌·第一辑》,共有31首。20世纪80年代初,因编辑《中国民歌集成·广东卷》的需要,他被指定负责全省“水歌”部分的记谱和校谱工作。为此,他走遍粤东沿海地区,对已记录的渔歌进行详尽的核对与录音,力争使更多原生态渔歌准确无误编入《中国民歌集成·广东卷》。在此基础上,他编写了《粤东渔歌》。该歌集于1992年由《人民音乐》作为增刊出版,产生较大影响。

其时陆丰县也有一些教师关注渔歌。任教于陆丰县龙山中学的林力中,自1953年开始便利用假期回到家乡及甲子、湖东等地记录渔歌。1956年,由他编导的大型歌舞剧《渔民之歌》,先后参加汕头地区和广东省民间艺术汇演,获得优秀节目奖和编导奖。汕头地区《工农兵》杂志全文刊载该剧作。1961年,他将历年搜集的渔歌整理编成《陆丰渔歌》,由陆丰文联、陆丰文化馆联合编印发行。《陆丰渔歌》收录渔歌三十多首,囊括了海陆丰渔歌基本曲调。《渔民之歌》获省级奖项之后,陆丰碣石镇将其改编为渔歌剧。这进一步扩大渔歌的影响。

新世纪初期(2009-2011年),汕尾市城区宣传部组织人力抢救保护渔歌,乡贤陈勇铁先生领衔开展“原生态汕尾渔歌”挖掘采集工作。这是一次具有“转向”意义的“繁巨的文化工程”。此次挖掘采集,据陈勇铁先生撰写的《千年天籁之回响—汕尾渔歌采集整理手记》总结,认为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成果:第一,本次挖掘、采集到的汕尾瓯船原生态渔歌约350首,数量之多,为过去历次采集之最。第二,编印了《汕尾渔歌集》,对歌集中的191首曲目制成DVD唱碟(时长超过600分钟),并根据唱碟完成记谱工作。第三,对编入歌集的歌词进行勘校、甄别、注解等工作。这次挖掘采集,主要是做好汕尾渔歌原始素材、原生气质和原貌特征的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陈勇铁还开展了“质性研究”,对渔歌审美特质作了比较深入探索。认为“它是一种中和之音,透出一种中和之美”。这种“中和之美”,体现在“它的音律是那样柔美谐和,悠扬舒展又充满动感,自由自在又极其平衡。它表达的情感自然质朴,全无矫揉造作又节制适度”。他还具体剖析了汕尾渔歌审美品质形成的原因:一是特殊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其“如海水那般起伏绵长,柔美而富动感,犹如风行水面之天籁”,可谓浑然天成;二是瓯船疍家是一个特殊民系,他们在不断南迁中融合了多种文化因素,因而在唱词上延续着中原民歌的古风;三是历史上瓯船疍家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生存境遇独特,使其“内敛而不张扬,但又透着某种淡淡的伤感”;四是瓯船疍歌生长在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闽潮与广府、客家文化交融的海陆丰大地,汲取了地域文化丰富多元的养料[4]。这种把握,可谓切中肯綮。

如果说钟敬文先生倾听渔歌,主要是对“五四”“歌谣运动”的一种响应,是为新文化运动添发新声;那么,黄琛先生全情投入渔歌,除了被渔歌美质所迷之外,大跃进时期“新民歌运动”的驱策或是主要原因。陈勇铁先生戮力挖掘、采集渔歌,则是面对优秀传统文化濒临失传之势,为重拾国人文化自信,作为一位音乐人所有的一种文化担当。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感到:汕尾渔歌既是美丽的,也是幸运的。这份幸运,滋养着她,给她生命力,使她一直在抽芽发绿。

伴随文化运动、政治运动的相继开展,汕尾渔歌逐渐被人所识,受人青睐。这一历程,见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起落沉浮,体认到中国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而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政治的主导。其传承发展历程昭示着一个事实:艺术的发展总受政治的影响。政治为着社会运作的需要,可以通过主导意识形态、建立工作机制和整合社会资源,干预影响艺术的发展。汕尾渔歌发展历程,也与政治脱不了干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歌谣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引导人们以“人民的立场”看待渔歌,采集民歌。毛泽东倡导的“新民歌运动”则直接主导着诗歌及民歌发展美学原则,推动民众采集民歌,掀起大唱渔歌热潮;而渔歌走上舞台,真正向世人展示美丽,就在这一时期。“文革”期间,视渔歌为“四旧”,将其看作宣扬“封、资、修”思想的毒草,禁止渔民传唱渔歌,渔歌沉寂很长一段时间,以致出现断层现象。新世纪国力强盛,构筑起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带来了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引发人们回望民族原生态文化,关注生存于民间的渔歌,将之看作宝贵的文化遗产,积极加以保护传承。审视历史,我们看到:汕尾渔歌的起伏消长,始终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与推动。可见,政府主导,才有强大动力。汕尾渔歌传承保护历史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必须倚仗政府,必须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

二、当下应对之策:艺术化与大众化

无庸置疑,文化发展,自然需要经济支撑,但文化发展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非有钱就能发展。“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政府出手策划推动,然而政府也有力所不能及之处。傅谨先生在《我们如何失去了瓯剧》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高速发展,政府财力日渐雄厚。为拯救瓯剧,政府投入大笔钱财,但现实状况表明,难以真正实现拯救目标。文中谈到瓯剧“迟至三十多年前仍然是最受温州民众喜爱的戏剧表演形式之一,但现在它的市场空间已经非常之小”[5]。可见,只靠金钱与权力拯救瓯剧,难有很大成效。渔歌传承,同样遭遇类似问题。笔者曾到渔村调查,发现渔歌的生存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联系密切。“文革”的文化禁锢,迫使渔民不敢唱渔歌,导致渔歌传唱出现断层现象。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现实休闲消遣方式也丰富多样,致使渔民渐渐疏离渔歌。具体表现为:有的无暇唱,比如中青年男子,他们在市场经济鼓噪下,一心谋求赚钱致富,无心也无暇唱渔歌;有的不想唱,比如青少年学生,他们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影响,喜欢追求时尚,以为渔歌“土气”,不想唱渔歌,转而学唱港台流行歌曲。面对新的文化环境,如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值思考。或许,除仰仗政府之外,还需另寻应对之策。

就当下而言,保护传承汕尾渔歌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消费文化盛行,疍民群体身上原有的“诗性”在消退,物质欲望日益膨胀;全球化不断推进,外来文化价值销蚀着人们内心的价值,动摇了对民族文化固有的认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信息接受、娱乐消遣方面为人提供更多选择,分化着渔歌的受众。当然,也存在机遇。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为民族带来了“三大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而增强文化自信。这种自信,让人开始回望过去,逐渐学会理性看待祖辈留下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自信心,对“非遗”保护传承也十分重要。“对于大多数后发达国家的公众而言,我们何时并且如何丧失了对本土艺术的价值认同,以及假如我们还愿意保持最后的文化自信,那么,在这个全球化无远弗届的时代,将如何可能重建这种价值。”[5]重建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是固本强根的事业。“立根”“破岩”之竹,只有“咬定青山”,才能抵挡“东南西北风”。固守价值追求,才有坚如磐石的文化坚持,才能更加理性对待各种文化现象。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现实,保护传承汕尾渔歌,除了政府主动作为(比如,遴选确定传承人,建立传承基地,举办大型表演活动)之外,还要回归渔歌本身,遵循艺术规律,将渔歌看作一种文化形态,看作一种民间艺术。借用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程序》的话来说,就是“为了使石头更像石头”,即要回归渔歌本体,展现渔歌本真之美,让更多的人在美的感受中喜爱渔歌。具体而言,有两条路向:一是走向艺术化,二是走向大众化。

走向艺术化。这是指在民间艺术原生形态基础上,根据审美理想进行适度改造、创新与升华。渔歌,是民间歌谣,带有一股泥土味。这种来自民间的歌谣,虽不乏率性而为的佳作,但大多显得简单粗俗,缺乏艺术感染力。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其塑型过程自会形成自身价值追求、美学定位与艺术范式。展现渔歌本色之美,只在老圈子打转转,自然不够。璞玉,经过雕刻家的雕琢,才能增值。如果将渔歌看作璞玉,那么,艺术家的加工创造,就是对渔歌美质的发掘、打磨,展现其艺术魅力。如此雕琢与打磨,能够提升渔歌艺术品位。这种再创造,是化茧成蝶的华丽转身,可以增强渔歌艺术表现力,提升传播影响力。走艺术化道路,要善于发挥艺术家(特别是有乡土情怀的艺术家)的才华,借其妙手来展现渔歌独特之美。2014年5月15-16日,汕尾马思聪艺术中心演出的《疍家风情》,获得巨大成功,好评如潮。这归功于编导陈勇铁先生的创新探索。这种尝试,用他的话说就是“自己只是在疍家所唱渔歌基础上向前走了一小步”。而这“一小步”的拿捏把握,颇见功力。既要保持固有审美韵味,又要善于借鉴创新,赋予新质,做到在“会通”基础上“适变”,在相因中变革。如此,方将“养在深闺”之瓯船疍歌妆扮一新展示给世人。可见,走艺术化传承道路,需要精通节奏、和声与旋律的音乐人的点化,需要汲取其他艺术样式的优秀因子来充实提升。当然,“度”的拿捏与把握,无疑十分重要。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走向大众化。这是指利用民间艺术具有满足普通民众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特性,借助大众传媒手段使其便于民众接受、掌握,从而提升传播力。民间艺术,生存在民间,本来就是大众的。“它与民间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它就是民间生活的一部分……”[6]1958年,中山大学民歌搜集队到汕尾搜集渔歌并编印了《海丰民歌选》。汇编资料如此描述渔民唱渔歌的情景:“渔民是最爱唱歌的:平日织网、晒网时要唱;腌鱼、蒸鱼时要唱;出海捕鱼时更要唱。”[7]渔家姑娘,在街头巷尾、自家庭院织网补网之时,歌从心头出。那优美的歌声此起彼伏,好不诗意。那时的渔村,人人都在唱渔歌。那时的渔歌,就是渔民生活的一部分。此种境况,足以见出渔歌旺盛的生命力。如今的渔歌已风光不再。渔歌正在疏离渔民生活,渐渐走向小众化;渔民也渐渐丢失原有的“诗的生活”(钟敬文)。

渔歌只有真正融入民众生活,才能绵延不绝。在新媒体全面介入民众生活的当下,想让渔歌走向大众化,必须重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要懂得凭风借力,树立“媒介优先”①这里是指王一川主编《文学概论》书中所提出的“作者写作与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依赖于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王一川主编《文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理念,发挥新媒体优势,借以传播渔歌,扩大渔歌受众群体。当前,要善于利用大众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优势,以其为载体或平台,传播渔歌,让渔歌触手可及,重新走进民众生活。大众媒介方面,电视展播、车载广告播放和旅游景点专场演出,都是不错的选择。网络媒介方面,有人也在尝试与探索。比如,汕尾新港渔歌队队员苏姿蓬,就以“QT语音”(团队语音通信工具)为平台对外传播渔歌,效果不错。目前,浙江、天津、北京、福建等地不少青年人进入其“房间”,体验欣赏渔歌。旋律优美的汕尾渔歌,获得不少点赞。我们相信,只要“酒香巷不深”,渔歌自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参考文献:

[1]罗光钊,林汉齐,钟训成.汕尾渔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5.

[2]丛书编纂委员会.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卷六[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57.

[3]沈小双.关注汕尾渔歌——兼访渔歌作曲家黄琛[J].海丰乡音,2001(10):.

[4]罗光钊,陈勇铁.汕尾渔歌集[M].中共汕尾市城区宣传部,2011:42-47.

[5]傅谨.我们如何失去了瓯剧[J].读书,2004(9):61-67.

[6]吴志菲.《茉莉花》蹿红背后的人与事[J].党史纵览,2013(11):29-32.

[7]广州大学生工作团,中山大学民歌搜集队.海丰民歌选·第二集(内部油印资料)[M].1958:2.

(责任编辑:宁原)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5)07-0017-04

[收稿日期]2015-04-26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文化诗学视阈下的汕尾渔歌研究”(GD13DL06)

[作者简介]傅凤龙(1963-),男,广东陆丰人,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处,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及地方文化。

Revelation and Strategies on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nalysis on Shanwei Fishermen’s Songs

FU Feng-long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Shanwei fishermen’s songs as a case and explores the protection and;revel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Elaborated is the revelation and strategies on the very issue from historical and present perspectives.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governmentwith its initiative promotion has provided the leading impetus from the ninety-year history of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Shanwei fishermen’s songs,and should continue to play its influential role.Facing the challenge of cur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requires treat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rationally and seeking new strategies.The main approach is to return to and illustrate the natural beauty of the fishermen’s songs;and the sustainable trend is tomake these songs artistic and popular.strategies

Key words: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hanwei fishermen’s songs;case analysis

猜你喜欢

非遗个案传承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