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2015-04-10丁爱侠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丁爱侠

(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

创业开物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丁爱侠

(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生创业便受到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创业教育不仅是一种素质教育,更是一种生存教育,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阐述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梳理了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为实现思政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双赢”奠定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趋势

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出高校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国内高校各学科都在积极向创业教育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发挥意识形态引领的学科优势积极融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去,实现思政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提升的“双赢”。文章通过对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梳理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为下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品质和人格

思政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业品质和人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创业心理品质是对创业者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1]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独立而理性的思考判断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强化他们敢于创新、不怕冒险、顽强拼搏、敢于承担责任的创业能力和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是创业成功的基础,人格不仅仅是心理学范畴,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范畴。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更加符合创业型人才同样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思政教育可以发挥宣传教育的强大影响力,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营造社会氛围,获取全社会的舆论支持。

(二)有助于改变大学生求职中的思维定势

创业是主动为自己和他人创造“饭碗”,展示个人能力和才华的最好方式。如果每年有30%以上的大学生立志创业,就能降温“公考”热度,促使社会由重官轻商向轻官重商转变,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助于改变大学生原有的成才思维定势,从人生观价值观上培育年轻一代的冒险进取精神,为新技术、新行业的孕育和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

(三)有助于减少就业压力

2014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27.8万,毕业生就业总量超过40万,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而省内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不到3%,说明高校创业教育严重滞后。如果毕业生能够主动改造环境,勇于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给社会增加更多就业机会,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创造更多财富,反哺社会和母校,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

(四)有助于促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

思政教育介入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会赋予思政教育更广泛的含义以及更为坚实的学科地位。社会对一所高校教育质量的认可最终取决于对其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认可。当今70%以上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党和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切入点,思政教育也应当淡化政治性,把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梦想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标,从而破解大学生厌倦“两课”这一难题。

二、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论文统计

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输入“思想政治”和“创业”,以及“思政”和“创业”作为篇名进行检索,剔除和创业教育不相关以及非学术类的文章,1999年最早出现关于思政和创业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成果,1999-2014年间收录了236篇相关论文。如表1所示。

(二)论文发表时间分布

通过对特定时间内的成果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总体上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历史进展和水平。如表1所示,将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融合研究的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其一是初始阶段,主要分布在1999-2003年间,只有2篇期刊文章,占文献量的0.8%,说明虽然从1999年起已经有学者开始从事相关研究,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其二是快速发展阶段,处于2004-2009期间,论文数量从5篇快速增加到23篇,增长了360%,表明国内开始重视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其三是持续关注阶段,从2010年到现在,年论文数量始终保持在35篇以上,表明国内学者近年来对该领域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三)刊物和作者分布

根据知网数据库统计信息显示,236篇论文中有211篇发表在期刊上,占89.4%;只有19篇论文为硕士论文,占8.1%;另外6篇为会议论文,占2.5%。这说明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领域,19篇硕士论文涉及相关成果表明该研究正在向高层次发展,但博士论文还没有涉及,说明该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此外,211篇期刊论文中发表在学报的共65篇,分布在60种学报上。发表最多的是太原城市职业学院学报共3篇;其次是吉林工程技术学院学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和长江大学学报,各2篇;其余56篇论文发表在56本不同的学报上。从发表在期刊的论文作者单位来看,普通高校作者54篇,职业技术学院63篇,研究机构1篇,企业1篇。以上数据表明国内高校普遍认识到思政教育与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职业技术学院比普通高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创业教育问题。

(四)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此后,国内高校才开始对创业教育进行研究和尝试。当时较有影响力的是2001年唐德海等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文章,提出:“创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兴起,昭示着就业教育的衰落。我国必须及时调整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转向创业人才培养”。[2]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开始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清华大学也开始举办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也要求高校加强创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国家急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同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2004年中南大学研究生谢群较早地将创业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其硕士论文《论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德育新领域》首次从德育的视角提出了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新体系,认为需与时俱进塑造创业精神、创业情感、创业思维、创业个性和创业品德。[3]2004年后相关研究逐渐丰富起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角度来论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如《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4]《创业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5]《论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6]等;其二是如何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如《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7]《论创业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纠偏与拓展》等[8]。

已有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与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很多学者认识到思政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可结合性,并分别从融合内容、融合途径和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但这些论述和分析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很多论文只是提到观点而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也有部分论文只是分开阐述,还没有明确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另一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调查的211篇期刊论文主要采用的是理论分析法,主要通过文字描述进行定性研究,案例分析、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也是常用的研究方法。6篇会议论文均以理论研究为主,19篇硕士论文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多,但仍以理论分析为主,实证研究比较少。这说明很多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缺少可以将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特别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解决大学生创业的现实思想与实际问题的研究还非常少见。

三、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趋势

(一)思政教学改革

社会创业教育的需求倒逼保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尽快做出改革。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但是影响面最广的思政教育课程对创业教育基本上仍处于自发状态。思政教育应该淡化政治色彩,融入到生存能力、职业能力、人性修养等教育中去,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从地缘、血缘与业缘对创业意识的浸染,性格气质和应试制度对个人创造力强弱的影响,爱情友情亲情的支持对创业的作用,所在高校创业氛围和官方支持对学生创业精神的影响等,可见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之多。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称为学习的“三本护照”,大学教育必须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培养创业能力,主动淡化社会和大学校园官本位,学生才会以创业为荣。

(三)路径选择和资源配置

从批判、思考精神对创新创业意识的影响视角,从多个维度研究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和模式,完善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与框架。构建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有效模式。

[1]彭钢.创业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87.

[2]唐德海. 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教育研究,2001(2):30-34.

[3]谢群.论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德育新领域[D].中南大学,2004.

[4]吴起华.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2):66-67.

[5]蒋雅琴.创业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46-49.

[6]翟惠根. 论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67-69.

[7]刘群英. 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6):26-29.

[8]左雪松,夏道玉. 论创业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纠偏与拓展[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169-173.

(责任编辑:孙建华)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Tren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DING Aixia

( Marxism College,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211, China )

Since the beginning of mass education in China, the society and universities hav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higher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 much more survival education to change the subjective world and the objective world than mere quality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cultivat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dependent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a double w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search status; trend

2015-07-01

2015年度宁波大学教研项目(编号:jyxmxyb201504);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4YJA710013)

丁爱侠(1974-),女,江苏连云港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公民教育研究。

G641

A

1671-4385(2015)04-0044-04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