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教、学、做”一体的高职数学教学新模式

2015-04-10花威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学、做软件函数

花威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12)

构建“教、学、做”一体的高职数学教学新模式

花威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12)

本文就目前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现状,提出了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路与解决方法,为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教学新模式 数学教学改革

当前的职业教学体系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实习操作构成课程体系的三大部分,这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关系,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高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职业教育学院推行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是符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的。但是,“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一般只是在一些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有推行,而作为基础课和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中实行的不多。高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要打破当前这种情况下的教学难题,笔者认为应该向专业课程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一、“教、学、做“一体化的概念与作用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为了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形势,在学习西方职业教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问题,在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场所中,教师与学生边讲解、边练习、共同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在这样过程化得教学中达到传授知识的教学目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数学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程,陈旧的知识体系、枯燥的课堂教学、传统的讲授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现状,所以学习先进教学模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理念与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大量采用计算机技术,促使学生在使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是教师讲解数学知识、学生学习数学理念、运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体化。这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中基础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

在现行的课程标准下,高职的文化课程教学有逐渐边缘化的趋势,一方面教学目标不变,课程课时在压缩;另一方面学生基础逐年递减,学生知识水平不断下降。要想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到课堂中来,就要研究高职学生的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客观的具体的事物好理解,抽象的符号难接受,所以具体的实践与抽象的数学理论融于一体,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理性的思维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一体化得教学模式达到了“教”与“学”的统一,“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掌握并能运用数学的理论与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起“解说员”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带着问题在实践中运用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也是统一的。二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后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与启发,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互相学习,这样不仅使知识点得到认知,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具体实施、深入钻研的能力。三是突出了数学的实际应用性。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轻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是数学的“老传统”,所以要把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数学课要作为一门技术课程来教学。

二、高职数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种教学模式的探讨亦不鲜见,但是具体实施上还是有很多磕绊的,今年2月,光明日报发表李伟的一篇文章:“数学改革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其中指出数学改革要注重揭示具体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笔者认为目前的数学在高职院校之所以如此式微不仅有大环境的问题,比如说学校的不重视,学生基础差,教学效果低,见效慢等客观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学改革不彻底,没有完全把数学作为一门技术来进行教学。

高职数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目前面临这样的几种问题:一是教师和学院、教师和教师、教师与学生没有达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共识。很多高职学院的教育管理部门也意识到基础课教学需要大的改革,认为传统教学方式的不适应性,但是却没有合理的顶层设计、教研指导,全靠教师自上而下的小规模改革,成绩小见效慢。教师之间也没有更好的交流统一,目前数学改革主要立足在方向与内容等方面,比如说要重视数学建模、要和专业相结合、要重视数学软件、内容减少难度降低等等。学生虽然说感觉到数学教学的千篇一律,但是他们习惯于做题与练习的学习模式也没有完全改正过来。二是教材编写与硬件设施不利于“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目前有些出版社也有关于高职数学教学做一体化的指导用书,但是其实质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附加了数学软件的操作知识,理论和实践还是区分开来,教学上也只是一节课讲授、一节课上机操作。硬件上的缺失也是明显的,教学场所与计算机机房依然稀缺。三是教学管理与教师培训不到位。虽然号召教学改革,但是教学目标、课堂进度、教学大纲一个都不能缺。这就迫使一部分教师有畏难心理,这其实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学院对数学教师的进修与培训并不重视,没有先进教学经验的熏陶,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方式,改革很难推进。

三、具体实施措施

上面谈了关于教学改革面临的几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下面说一下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课程设置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所以在课程内容,实用学习,考试评价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规定。目前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一般分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几门课程来讲授。根据数学的统一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将这几门课程合成为一门课程,数学知识在过程中既有区分也有统一,实行项目化的教学体系。在考试评价方面也要以过程考核为主。

(二)教材编写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高职数学的教学目标仅限于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不是以专业学习和工作中相应知识的应用方法、形式和条件等为教学目标,基础课的教学没有延伸到实践中,这就造成数学课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相互割裂,而不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所以适应于一体化教学的教材的编写是重点解决的问题。编写教学的基本原则有:以专业学习为依据,构建教学体系;以项目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以收集典型素材为契机,编写设计任务。一个好的教材体系既要考虑到数学的渐进学习的过程,也要保障教学效果与实践应用性。

(三)教师队伍与课堂管理

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要培养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教学相长,开阔知识视野,虚心学习,促进教学。数学教师要熟悉所教的学生专业的具体课程,知道数学在其中所起的基础作用。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轻重,知缓急。数学教师还要熟悉当下的先进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数学软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光是靠编写教材与改革内容是不行的。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尤其重要,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学的检查与评估,不仅是要评估教师,也要评估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硬件准备

数学课程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需要充分的硬件设施的。三个方面的工作条件要满足,一是开放的教学平台,需要有一个多媒体教学设备,当前高校教室情况基本可以满足;要有可供学生学习、讨论的空间,在一些教室中传统的课桌排列模式不适宜一体化教学;要有实训机房和必要的数学软件。这样达到既有数学教学的特定场所,又有教师教学、学生练习的必备条件。

四、实例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教师在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课后任务环节都需要仔细研究。笔者就以高职数学第一节的“变量与函数为例”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

(教学目的:(1)认识数学中的常见数值类型∶整数、有理数、实数与复数;(2)复习高中所学的函数类型与函数的性质;(3)了解Mathematica软件,初步掌握自定义函数的基本使用规则。

4.1 教学过程:(1)播放幻灯片,讲授本节课所学基本知识:函数的复习与软件的介绍,时间15到20分钟适宜。(2)学生讨论高中所学函数的内容:包括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性质、函数的类型等;(3)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定义函数,函数是怎么产生的(5)函数的图像(现在可以介绍Mathematica软件的图像绘制功能)(6)软件的使用规则,教师边引领学生边操作。

4.2 课堂任务与课后研究:课堂任务:学生用软件画出某一函数的图像(分小组给出不同函数)并计算不同点处的函数值。课后任务:学生通过连续复利问题研究连续利率与常数的关系。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人才的培养要在“应用性”上下工夫,因此,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的特色。所以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数学教学新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1]赵东明.孙立冬.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案书写[J].辽宁高职学报学报2010(01).58.

[2]李丹丹,胡丽琴,刘雪梅.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3)70-73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G642

A

1009-8534(2015)01-0097-02

2014-11-21

花威(1979-),男,江苏睢宁人,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做软件函数
二次函数
禅宗软件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软件对对碰
项目引导及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计
浅谈综合实践中的“教、学、做”
应用型本科“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开发探讨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