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本质特征

2015-04-10刘佳宁朱方长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道德观阶级恩格斯

刘佳宁,朱方长,唐 弢

(湖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道德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将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到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道德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指南针。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推进公民道德的建设不仅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思想,更要深入挖掘其思想的理论渊源,了解其本质。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道德观,试图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本质特征进行探讨。

一、唯物主义特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起点,反对唯心主义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道德的思考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视角去考察道德现象,反对一切抛开道德的客观物质基础性而去空谈道德的言论。费尔巴哈对道德的思考是从抽象的、自然人的本性出发的,他认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1]。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会受到本身行为的自然后果与社会后果的双重矫正,只要人们对己合理矫正,对人以爱,就能将人与人之间这种“爱”的关系推到崇高的位置,形成神圣的“道德”。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这种抽象的、唯心的道德观进行了批判,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或者是以每一个人无疑地都有这些满足欲望的手段和对象为前提,或者只向每一个人提供无法应用的忠告,因而对于没有这些手段的人是一文不值的。”[2]针对康德的人们会通过“实践理性”从“恶”逐渐转向“善”从而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良心意志”道德观,马克思指出其本质遵循的还是唯心主义先验论,这种道德也难以实现。总之,离开具体的社会物质生活,将道德看作是“人的主观意志”或是“生理本能”,单纯地将某种需求或是神的意志当作是道德的基础都是抽象地、片面地歪曲了道德的本质,终将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扬弃了自然本性论、宗教信仰论、天道器物论的道德观,对道德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回答。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这也就是说,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物质生活条件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道德无非是对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上层反映。恩格斯指出:“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产物。”[4]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在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们在处理这些关系时也必然会因为物质利益纠纷,产生各种矛盾与问题。为了化解这些矛盾,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之间就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为准则和观念,这就是道德。道德归根结底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和物质交换关系的产物。此外,道德还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与之相适应。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5]总之,道德产生于经济关系之中,道德的特性要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道德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经济关系的反映。

二、阶级性特征:揭示阶级社会以“利益”为核心的阶级道德

回望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阶级社会的逐渐形成,道德究竟为何物?是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们被奴隶主视为私人财产而进行自由买卖,强迫其做苦力乃至殉葬?还是封建社会时期,地主们将土地占为己有而去压迫农奴?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对金钱的崇拜,资本家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榨干工人们的每一滴血?可见,阶级社会的道德始终都是围绕着统治阶级自身的利益。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到的:“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6]这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逐渐形成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道德也变成了统治阶级统治社会的思想工具,变相地成为了压迫反抗势力的精神武器。统治阶级把自身的利益夸大为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利益,他们由此也定义了什么事情是道德的,什么又是不道德的。道德也由此被赋予了阶级道德的属性,其本质仅仅是为统治阶级掌握政权和谋取自身利益而服务的。当被压迫的阶级力量日益强大,能够与统治阶级抗衡或者是推翻了统治阶级,这样新的统治阶级出现了,随之而来的是“新道德”取代了“旧道德”,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它始终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是真正的道德。

阶级道德何时消亡?恩格斯为我们做出了明确的解答:“在这里,在道德方面也和人类认识的所有其他部门一样,总的说是有过进步的。但是我们还没有越出阶级的道德。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7]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道德始终是生产关系的产物,与当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并为之服务,只有当生产资料不再为某一个阶级所占有,而是为全部劳动者所拥有,社会财富属于全体的每个人,人与人之间不再为了物质而产生利益冲突,道德才能从阶级中解放出来。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只有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了,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了,阶级差异和阶级压迫逐渐被消灭,国家也随着阶级的消失而不复存在,到那时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利益冲突,人们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努力,“真正人的道德”才会实现。

三、历史性特征:道德的内涵具有历史性,不存在永恒道德

马克思主义者反对机械的、永恒不变的道德观,指出这其实是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潭,万事万物都是处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具体历史过程之中,世上没有永恒的真理,道德亦是如此。恩格斯极力反对欧根·杜林所主张的“道德的世界,‘和一般知识的世界一样……有其恒久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这些道德原则凌驾于‘历史之上和现今的民族特性的差别之上……在发展过程中构成比较完全的道德意识和所谓良心的那些特殊真理,只要它们的最终基础都已经被认识,就可以要求具有同数学的认识和运用相似的适用性和有效范围’”[8]。恩格斯认为,杜林在这里所宣扬的道德无非就是一种统一恶善的永恒道德观,它脱离了具体的历史阶段,是一种超现实的、唯心的、形而上学的道德观。针对杜林的道德观,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超出阶级社会,我们的道德还属于阶级道德,因此“我们拒绝把任何道德说教当作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伦理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一切无理要求,这种要求的借口是,道德世界也有凌驾于历史和民族差别之上的不变的原则。”[9]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每一个统治阶级都宣称自己的道德是超阶级的,试图使他们的道德得以普世与永恒。马克思主义者对此进行了反驳,尽管他们承认由于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历史背景,不同阶段的社会里也会存在着相似的道德戒律,但总的来说,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观始终是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上层反映,道德始终具有历史性,离开了具体的历史基础而去空谈道德是毫无意义的。例如,在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们被奴隶主视为私人财产而进行自由买卖,强迫其做苦力乃至殉葬,这些行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符合“道德”的,可是如果这些行为发生在如今的社会里,那将会是多么骇人听闻啊!再以《圣经》上那条被视为是永恒道德戒律的“切勿偷盗”为例,恩格斯说道:“这个戒律是否因此而成为永恒的道德戒律呢?绝对不会。在偷盗动机已被消除的社会里,就是说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顶多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会偷盗的社会里,如果一个道德说教者想来庄严地宣布一条永恒真理:切勿偷盗,那他将会遭到什么样的嘲笑啊!”[10]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不仅仅是不同社会才具有特定的道德观,“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11]此外,道德观实际上是人们在思想上对其认识的总结,而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这也就是说,人类的认识是一个由“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组成的无限循环、永恒发展的过程。由此,随着实践,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入,“新的道德观”不断取代“旧的道德观”,道德也由此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

四、发展性特征:阶级道德向“真正人的道德”演变和升华

马克思主义坚信,随着历史的发展,阶级社会终将随着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而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无产阶级的统治,生产资料的公有制,“阶级道德”也会逐渐向“真正人的道德”演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们的劳动不再是为了某一阶级的利益而服务,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进一步解放自己,是为了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们之间没有了利益冲突,都是为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2]恩格斯将这种“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相一致的人”,看作是“真正符合‘人’这个字的含义的人”。[13]他把共产主义社会称作“人类社会”,将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称作“真正的人”,可见我们所谈的“真正人的道德”本质上就是共产主义的道德。

道德作为经济基础的上层反映,始终离不开对利益问题的讨论,即便是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道德。正如马克思很早就提出来的“人们奋斗所争取来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出丑”。[14]共产主义道德本身就是从共产主义事业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并随着共产主义事业的实践而不断地发展与前进。但是,我们在共产主义社会时期,所谈的利益不再是代表少数人的阶级利益,而是代表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到那时,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将达到空前的一致性,整个社会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说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基础的原则和最主要的内容。届时,“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在他们那里不是空话,而是真情,并且他们那由于劳动而变得坚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精神之光。”[15]人与人之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对人和对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16]总之,“真正人的道德”会在人们追求共同理想的过程中,在每一个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践中被定义与升华。

综上所述,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者对道德的思考始终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起点,利益关系是道德探讨的核心,伴随着阶级社会发展的只能是虚假的阶级道德,旨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道德观才是“真正人的道德”。探索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揭示其本质特征,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思想,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诉求,具有鲜活的时代价值。

[1][3][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1.591.294.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李红梅,谭来兴.恩格斯晚年道德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J].理论界,2010,(4).

[5][8][9][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9.294.

[12][13][15][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5.384.232.192.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猜你喜欢

道德观阶级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
从传统学术道德观反思当今学术道德问题
卑以自牧,柔以时升——论易经初六爻的爻德内涵及其儒家道德观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