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路径的建设与实施
2015-04-10严兴文
严兴文
(韶关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韶关512005)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路径的建设与实施
严兴文
(韶关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韶关512005)
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培育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可操作性的教育路径.明确教育理念是构建和实施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研究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内容是其根本,研究“中国梦”进课堂进大脑的方法和手段是其实施方式,也是实现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目标的桥梁.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路径;建设与实施
自2013年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发 《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简称为《通知》)后,“中国梦”教育成为高校社科教育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但从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实施情况看,有不少高校往往只是“搞几个主题班会、几个全校性大型活动”就草草收场,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国当今社会的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此,笔者认为,在高校要加强和抓好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就必须站在立德树人高度探寻和建设 “中国梦”教育的路径,把它贯穿到大学生教育全过程,变为常态化、经常性的教育。这个路径应包括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实施方式等方面。
一、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理念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在高校要加强“中国梦”教育,首先要从理念上着手。理念是行为的向导。树立正确的“中国梦”教育理念,是搞好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一)弄清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含义和意义
大至国家民族,小至团体个人,都有自身的梦想。梦想是憧憬,是愿景。只有成为一种清晰的思想意识和坚定的思想信念的梦想,才能转变为具体行动,成为社会或个人发展的动力和追求的方向。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意志,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伟大力量。
解读梦想是为了更好地解读 “中国梦”。何谓“中国梦”?习总书记把它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1]7。“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实现途径是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其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受到各种教育。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历史学、组织行为学等各种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解读和传播“中国梦”,凝聚人心,积聚共识,培养人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胸怀世界的眼光、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人的个体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教育是为“中国梦”教育。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是“中国梦”教育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掌握较高知识水平的重要群体,同时又正处在人生发展定向的关键阶段的重要群体,他们能否正确选择和确立科学的人生理想,是关系到未来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做什么人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他们进行“中国梦”教育,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主动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崇高使命,使他们成为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和中坚。未来“中国梦”的实现,要靠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努力”[2]50。为此,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通知》要求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3],这就要求各类高校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大力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并把它纳入工作议事日程,抓出成效抓出实效来。为此,弄清“中国梦”教育含义,明确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确定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原则
坚持“中国梦”教育原则是树立“中国梦”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在高校,要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必须在“中国梦”教育原则指导下进行。
第一,理论宣讲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在高校,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活动,首先要有专家学者宣传点拨,宣讲解读,发挥思想引导和示范作用。同时,广大学生又要积极行动,自觉认真学习。
第二,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把“中国梦”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融入到党课团课培训体系中、融入到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课程教学中,从而形成系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保证“中国梦”教育持续不断进行。同时又要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系列教育活动。
第三,坚持校内与校外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以校外实践教育为辅的原则。在“中国梦”教育中,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假期或双休日开展以“我的中国梦”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知中国梦,理解中国梦。
第四,坚持沟通联动与分工负责相结合。“中国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就一个高校而言,上至学校党政领导,下至部门领导,包括教务处、宣传部、团委、学生处、思政部及各院系等都要高度重视,积极筹划,沟通协调,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行动,同时又要明确各自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落实到人,落实到位。
二、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内容
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确定其内容是根本。其内容的确定,应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去考量。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国史与国情教育。深入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何以有复兴梦想,以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开展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追求复兴梦想的艰辛探索历程,引导大学生倍加珍视仁人志士、人民群众用鲜血与泪水换来的一切成果;开展当代中国国情教育,引导大学生立足中国实际,坚定中国自信,回应各种“邪路”、“老路”;开展中国未来发展使命教育,引导学生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和崇高责任。
二是理想与信念教育。“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梦”[1]8。开展“中国梦”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之间的关系,从而脚踏实地地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发展之中。这样的人生才会出彩,就应出彩,国家和民族也因你的出彩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同时也要积极回应大学生追求梦想时所遇到的现实困境。
三是意志品质与能力培养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凭着坚强的意志品质为实现梦想孜孜以求的过程,甚至是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生命的过程。为此要引导大学生在追逐梦想过程中认清前进道路上必定充满艰辛与曲折,必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考验,因而应需磨砺意志,沉着冷静,才能达到实现梦想的彼岸。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这就包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此,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应包含培养创新能力的内容,应让创新精神成为未来中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特质。
三、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方法路径的实施
选择适合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是实现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目标的桥梁。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凝聚各种力量,开辟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多方位、多路径地加以建设和研究。其教育方法和途径主要表现如下:
(一)加强系统课程教育
加强系统的课程教育,主要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为主阵地,以党课团课为辅助,使“中国梦”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帮助大学生全面把握其科学内涵,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在操作方法上,或以专题讲授的形式,或以结合教材 (2013年修订版的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融入相关章节内容来实施,具体表现为: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以“复兴梦”为主线,侧重于历史和现实的“中国梦”教育,可设八个专题以整合充实教材内容来讲授,分别是:中华民族追求梦想及其在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资本—帝国主义入侵,民族复兴意识觉醒;近代各阶级各阶层仁人志士寻梦之旅(包括农民阶级的“天国”梦、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自强”“求富”梦、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立宪梦,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共和国梦);中国共产党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梦想艰辛探索;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历史转折;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途;为梦想奠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现代化的双重变奏。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虽然在第六章第三节第三目有专门讲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远远不够,应把它融入在整个教材中,并与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对应,为此,概论课主要侧重于“中国梦”与共同理想教育:如把坚定理论自信的相关内容融入到第一章以及第八章第三节部分内容,自觉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划清界限;把坚定制度自信的相关内容融入到第八章第一、二节,从而不断提高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主张的能力;把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融入到第二、第三、第四章以及第十一章;把“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复兴梦,又是世界崛起梦融入第七及第十章等章节内容中……来更好地诠释“中国梦”。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主要侧重于“中国梦”与“我的梦”教育,以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第一章教学中,联系近年来非常时尚的大型综艺节目,如“开讲啦”、“中国达人秀”、“出彩中国人”、“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劳动最光荣”、“非常完美”等节目的典型人物,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梦想可以成真?如何实现梦想?实现梦想需要什么品质?从而把习近平关于个人梦与国家民族梦的系列论述内容融入第一章理想信念中;把实现中国梦需要弘扬中国精神等内容融入第二章,并让学生讨论“我们需要打造什么样的中国梦:强权梦?强军梦?强国梦?富民梦?”、“实现中国梦为何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大学生如何理性爱国”等问题;把实现梦想必备的法律素养(法制意识、法律信仰)融入到第五、六章。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等相关论述融入到第七章,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观,等等。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侧重于“中国梦”与远大理想的教育。如在第一章中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分析,帮助大学生理解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寻梦追梦的艰辛历程,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把坚持理论自信相关内容融入第二章;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等内容融入第三章;把中国梦是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等相关内容融入第五、六、七章,从而教育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特别强调的是,在原理课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中国梦论述中所蕴含的辩证思维方式如物质与意识、一般与特殊、整体与个体等辩证关系,以及其以群众史观为基础的唯物史观思想,以提高大学生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
形势与政策课程侧重于阐释“中国梦”的意义、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与此同时,在高校党团培训班中开展“中国梦”专题讲授,如“关于中国梦若干问题思考”、“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梦实现”、“从严治党与中国梦”等专题,以深化对“中国梦”的主题宣传。哲学社会科学其它相关课程也应渗透“中国梦”教育,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课程教育体系。
(二)大力开展“中国梦”实践教育活动.
第一,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中国梦”教育。社会实践是联系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中介和桥梁。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途径主要有三:一是参加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可根据课程安排及专业实习特点,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考察。如近三年来我校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这个平台,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分别开展了“弘扬粤北革命传统,放飞青春梦想”、“追寻红色足迹,共圆中国梦想”、“不忘历史,缅怀先烈,实现梦想”为主题的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二是开展社会调查。组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走出校门,深入工矿企业、农村社区围绕追寻“中国梦”和实现理想道路上的生动事例和感人故事进行调查宣传,树立榜样力量。三是参与社会服务。主要是做好“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专业特点,组成团队,选择适应方式把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奉献给社会,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积极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开展这类形式的主题活动,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拟定方案,并把它纳入到学校工作议事日程上来,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在活动时间上,可结合重要纪念日、重大节日开展;在形式上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征文比赛、摄影比赛、文艺展演、电影展播、演讲比赛、歌曲传唱等活动。如2013年我校围绕“凝聚青春正能量,共筑美丽‘中国梦'”为主题举办一系列活动,其中与“中国梦”内容关系密切的有:“我的中国梦”主题宣讲活动、“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我的梦·中国梦”网络文化活动、“我圆歌手梦”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等;2014年我校围绕 “美丽中国梦,青春炫光彩”为主题举办一系列活动,其中与“中国梦”内容相关的有:“青春学雷锋,共筑中国梦”活动、“我的中国梦”新媒体创作大赛、“共筑中国梦,义教伴我行”义教技能大赛、“保护母亲河,美丽中国梦”节能减排环保活动、“抒写梦想”书画艺术作品大赛、“跳动青春情,舞动中国梦”舞蹈大赛、“韶华光彩,筑梦起航”主持人大赛、“民族魂,中国梦”戏剧小品大赛等;2015年我校又围绕树“‘四信'·创青春”为主题正在举办一系列活动,其中与“中国梦”内容相关的有:“与信仰对话”名家宣讲报告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点赞核心价值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法治中国与‘中国梦'”讲演活动等。通过这些内容鲜活、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活动,使“中国梦”教育内容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使大学生对“中国梦”可亲可感,从而极大调动青年大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在“中国梦”教育中重要作用。学生社团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营造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氛围,离不开大学生社团组织活动。为此,学校要大力支持社团组织,特别是要发挥理论社团学会的作用。如我校求知社,每当有重大热点包括“中国梦”热点时都会举办专家讲座、时事沙龙、知识竞赛等活动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以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在“中国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运用新兴网络媒体,加强中国梦教育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在大学中的普及率高,成为对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有效的载体和平台。为此,在当前各大高校均已开设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基础上,增设“中国梦”专栏,建立以领导人讲话以及探寻梦想过程中的生动事例和感人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信息资源库和网络教育平台来加强思想引领、营造氛围。同时,还应让学生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手段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梦”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个工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明确教育理念是构建和实施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研究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内容是其根本,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方式是实现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目标的桥梁。落实和实施这个工程的内容对于实现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本书课题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2]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建党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EB/OL].[2015-04-18].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302/147906.html.
Study on Structuring and Applying the Chinese Dream for College Students
YAN Xing-wen
(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To make colleg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hinese dream,make them keep deep faith to the ideal belief,and build up their character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is a systematic program,which needs a systematic and operative teaching approach.The paper proposes when the Chinese Dream is to be structured and taugh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is pre-conditional and basic to set up a clear teaching goal;it is fundamental to study what the Chinese Dream can denote and connote.Studying how to bring the Chinese Dream into college students'classes and into even their minds is the teaching method,which also bridges its teaching goal.
college students;the Chinese Dream;teaching approach;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G641
A
1007-5348(2015)09-0106-04
2015-06-04
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013年度重点资助项目“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2013ZZ016);广东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中国梦'为主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化'探索(546)”;2014-2015年度广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项目(2014WT056)
严兴文(1966-),男,广东翁源人,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