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预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审视与反思
——诺丁斯“连续性”教育思想的视角

2015-04-10孙洪凯

双语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诺丁斯预科生预科

孙洪凯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新疆预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审视与反思
——诺丁斯“连续性”教育思想的视角

孙洪凯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新疆预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对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文章以美国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的教育连续性思想为理论基础,从新疆预科教育目标、教育地点、班级管理、教师和教育内容等方面对新疆预科教育进行了考察,文章认为新疆预科教育需要在教育目标、教育地点、教育内容和教师等方面与专业教育建立紧密的联系。这不仅是新疆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也符合新疆预科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双语教育;预科教育;关怀理论;诺丁斯;连续性

教育的连续性一直以来是教育专家、学者们比较认可的教育规律之一。从学前教育到初等教育,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学生从儿童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这几个重要的阶段,无不引起教育者对学段之间相互衔接的重视。学段的有效衔接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反之则可能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新疆预科教育是预科生向高等教育跨越的重要过渡阶段,预科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是否达到理想状态,值得关注。

“连续性”教育思想是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在她提出的关怀理论的基础上倡导的一种教育思想。“连续性”教育思想的提出,为新疆预科教育课程设置带来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本文拟通过对诺丁斯(Nel·Noddings)“连续性”教育思想的探讨,考察新疆预科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新疆预科教育水平提供参考,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在新疆实施的预科教育包括对来疆留学生进行的语言预科教育、对民考民、①汉考民②学生进行的语言预科教育等。本文语境下的预科教育指的是在新疆各高校进行的对民考民或汉考民的学生实施的语言预科教育。

一、诺丁斯“连续性”教育思想

诺丁斯(Nel·Noddings)“连续性”教育思想是在关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诺丁斯(Nel· Noddings)提出关怀理论的实践背景是现行的教育制度要求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程序教学,学生被迫地学,这完全剥离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教师不了解学生生活情况的现象比比皆是。诺丁斯(Nel·Noddings)认为,导致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关怀教育的缺失,要实现关怀教育的理念,就必须以连续性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

诺丁斯(Nel·Noddings)“连续性”教育思想的提出是与儿童学校生活的变迁直接相关联的。随着当今学校规模的日益扩大,儿童的休闲娱乐活动越来越多,但诺丁斯(Nel·Noddings)却发现儿童变得越来越被动,逐渐失去了选择的机会。造成这种被动的局面是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道德教育被日渐增强的学术教育掩盖了。严格分离的学科教育人为地将儿童的教育割裂成特征各异的板块。这些不同的板块相互之间关联性很低,导致了学校教育缺乏整体性。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认为,儿童的成长是儿童经验积累的结果,③因此连续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受到此观点的启发,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现状与教育实践,诺丁斯(Nel· Noddings)在杜威(John Dewey)观点的基础上,细化教育连续性内容的同时也超越了杜威(John Dewey)教育连续性的思想。

(一)教育目的的连续性

在诺丁斯(Nel·Noddings)看来,学会关心是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最为重要的目的。学校的所有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一目的展开。遗憾的是,在实践中,只有在正式的教育活动中才凸显学校教育的目的,其他学校活动则没有体现出这一教育目的因素。儿童在学校的生活,往往是教育活动与其他学校活动交替进行的,这导致教育目的在学校活动中时隐时现,从而消减了教育目的的完成水平。诺丁斯(Nel·Noddings)认为,应该在所有的学校活动中创造教育机会,使教育目的得以充分体现,以保证教育目的的连续。对于教育机会的创造,诺丁斯(Nel·Noddings)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儿童午餐时间是教育的一个死角,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和儿童分别在不同的区域用餐或者休息,互不干扰。诺丁斯(Nel·Noddings)认为教师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参与一些儿童的聚餐,并和他们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这样的行为能够营造一种关心的氛围,让儿童感受到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关心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也是教师关心的对象。这样可以对学校的各种活动赋予连贯的目的,凸显教育目的的连续性。

(二)课程的连续性

为了让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现行的学校教育为儿童提供了各种课程以供他们选择。儿童拥有了选择课程的权利却没有获得与教师对话的机会,再加上学校提供的这些课程之间关联性低,使学校课程看起来像超市里待选的商品一样,这很可能导致儿童选择的混乱。有些学校意识到这个问题,又矫枉过正将学校课程设置得过于死板,剥夺了儿童选择课程的权利。在诺丁斯(Nel·Noddings)看来,应该重新建构学校的课程,并且这些课程应完全围绕“关心”的主题进行。“关心”的主题包括:关心自我,关心周围的人,关心陌生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非生命的物品和器具,以及关心意识形态领域的知识。④鉴于现在学校教育对儿童学术的要求,关心主题的课程与传统课程并非完全冲突,她折中地建议将现行的课程一分为二,一半用来实施传统课程,一半进行以关心为主题的课程。

(三)教育地点的连续性

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并且安全的外部环境。因此,诺丁斯(Nel·Noddings)认为儿童在同一栋建筑内学习时间至少为两到三年。这样不仅能够为儿童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而且有利于构建一个有关心氛围的集体,有利于创设关心的氛围。诺丁斯(Nel·Noddings)反对为了实现种族平衡而把儿童从一个学区转移到另一个学区,反对由于学校规模过小而将它们关闭。她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甚至是不道德的。对于儿童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一种稳定性,是一种归属感。⑤因此,强调地点的连续是诺丁斯(Nel·Noddings)教育“连续性”的重要原则之一。

(四)人的连续性

外部环境的搭建是关心氛围建构的物质条件,在关心氛围构建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人的作用。在诺丁斯(Nel·Noddings)看来,儿童应该与一个教师共同学习至少三年以上的时间。因为儿童需要知道有一个人真正地关心他们。⑥教师与儿童关心关系的建立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磨合与适应,需要较长时间相互了解对方对于关心方式的表达。因此,教师与学生长时间的相处才能充分地相互了解,才能产生关心的情感,才能建立一种相互关心的关系。诺丁斯(Nel·Noddings)认为,为了营造关心的氛围,成人应成为儿童的道德教育者,应为儿童提供人生咨询。她强调,教师应首先成为一名教育者,然后才是学科教育者,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不同教师的教育活动保持在同一教育目的上,保证教育目的的连续。

二、“连续性”视角下新疆预科教育的现状分析

20世纪50年代,新疆高校开始针对汉语水平低的少数民族学生实行预科教育。新疆预科教育在经历了体系建立、停滞、恢复前进和改革发展四个阶段后,⑦逐步探索出了符合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育途径。新疆预科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打破语言壁垒,帮助预科生在汉语环境下顺利接受高等教育,修习专业课程,帮助他们适应汉语环境下的生活和工作,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经过5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新疆预科教育对提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质量,为新疆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建设人才发挥了重大作用。预科教育在为新疆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一)教育目的偏离

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逐步将以二语习得为理论基础的MHK作为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查手段。MHK的实行对新疆预科教育产生了非常重要影响,甚至很多高校直接以MHK成绩作为是否允许预科生结业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除了军训外,预科生进入高校后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MHK的准备当中,这就造成了预科教育以应付MHK为主要目的的现象。设立预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能力,以适应专业学习与社会发展。就其短期教育目标来说,则是帮助预科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汉语知识,以便他们顺利地接受高等教育。如果以准备MHK为主要的预科教育内容,则偏离了预科教育最初的目的,新疆预科教育的应试化倾向阻碍了对预科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⑧

(二)教学内容的断接

新疆各高校现行的预科教育内容几乎甚至全部是MHK考试的内容。MHK是面向中国所有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考试。为了顾及各个少数民族的情况,MHK考试内容包括科技、文化、教育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更加注重对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考查。因为专业语言与生活语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生活化的考查内容能够让预科生适应汉语环境下的生活,但却对他们专业学习的帮助不明显。在预科教育阶段如果把全部的精力用于MHK备考,势必会阻碍预科生对专业语言的接触与了解。预科教育期满后,学生从汉语学习中快速转入专业学习。生活化的汉语学习并不能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产生多少帮助。预科教育内容与专业教育内容的断接,往往导致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产生困难。有调查研究发现,在接受预科教育后,将近20%的被试学生用汉语听专业课程仍存在很大的困难,将近40%的被试学生有一定的困难。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预科教育内容与专业教育内容断接带来的后果。

(三)教育地点的隔断

新疆各高校的预科教育都集中在本校的一个专门教学单位,施行预科教育的教学单位名称有语言学院、中国语言学院或双语学院等,本文以语言学院指代这些实施预科教育的教学单位。预科生在语言学院完成满一年的汉语学习并通过考核后,再根据高考录取时的专业转向他们专业所在的专业学院,只有部分预科生因为专业在语言学院而不必在预科年满后转换学院。从学习和生活场域来看,大部分的预科生经历了“高中—语言学院—专业学院”的场域转移,而没有参加预科教育的学生仅有“高中—专业学院”的过程。仅仅从场域的变更来看,我们发现预科生在从高考到正式接受高等教育专业课程比其他学生多经历了一个语言学习的中间环节。这一中间环节是预科生在高等院校却游离于专业学院之外的环节,隔断了预科生与专业学院在地点上的连续。

(四)人的交替

现行的预科教育中出现的人的交替现象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的交替,一种是学生的交替。语言学院聘任的教师都是经过专业训练且对汉语教学颇有经验的教师。语言学院的教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像是摆渡人,他们每年都会迎来并送走一批预科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就成为了另外一种情况。他们高考毕业进入大学后,接触到一批汉语教师,第二年预科结束的时候,他们转到专业学院上另外一批专业课教师的课。语言学院为了便于管理,预科生往往以入学前的汉语水平为依据进行分班,即汉语好的在一个班,汉语水平中等的在一个班,汉语水平差的在一个班。同一个专业的同学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汉语水平,在语言学院的一个班级里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不同专业的同学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预科教育的时间为一个学年,也就是刚开始进入预科班的学生在与周围的同学刚熟悉没多久就会因为预科期满而分开,去新的班级再一次适应新环境。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三、“连续性”视角下新疆预科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诺丁斯(Nel·Noddings)基于关怀理论而提倡教育的连续性,为新疆预科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对预科教育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对课程这一概念的认识,众多学者并未达成一致观点,从诺丁斯(Nel·Noddings)重视创设机会进行关怀教育、提倡教育的连续性的角度看,其偏向将课程看作是儿童预期的学习结果。这种课程观关注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或者目标,强调把学校教育的重点从手段转移到目的上来。⑩在此课程观的前提下,所有可以帮助达成教育目的的途径都成为课程设置中的重要一环。这些途径包括对教师的要求,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场域的选择等等。本文以诺丁斯(Nel·Noddings)教育“连续性”思想为理论基础,结合新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目的来探讨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以期对完善新疆预科教育有所助益。

(一)添加专业语言的学习,明确教育目标的连续性

新疆预科教育的设立,目的是提高预科生的汉语能力,其教育目标是帮助预科生更加顺利地接受高等教育。因此,以预科教育目的为前提,在预科教育实施过程中应该组织相应的教育内容,即汉语基础知识和专业汉语基础知识。然而,在实践中很多学校往往以MHK成绩作为预科教育追求的目标。MHK只是预科生汉语学习程度的一种检验手段,考试本身并不是预科教育的目的。一项有关预科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6%的被访预科生认为预科教育就是为了通过MHK。(11)这一数据表明在强调MHK过级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对预科教育目的的认识或已产生了偏移。产生这种偏移的原因是迫于MHK过级的压力,课堂上学生思考、理解、参与和实践的机会减少。(12)

新疆预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预科生能够听懂大学汉语课程,能够阅读汉文专业书籍。通过MHK的测试成绩考查预科生汉语学习程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鉴于MHK生活化的考试内容,如果仅仅以MHK为预科教育内容,而忽视预科生的专业语言学习,就会打断在专业语言上预科教育与后续专业教育的连续性。因此,在预科教育中添加适当的专业汉语内容,一方面能够让预科生提前了解自己的专业;另一方面也让预科生提前接触到基本的专业知识,从而利于他们在预科期满后顺利适应大学专业学习。唯有此,在教育目的上,才能达到预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

(二)增加专业汉语内容,强调内容的连续性

课程论专家泰勒(Ralph Tyler)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课程目标为依据。诺丁斯(Nel· Noddings)认为,教学生学会关心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儿童的课程应该以关心为主题并且所有的课程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诺丁斯(Nel· Noddings)课程内容的组织体现了泰勒(Ralph Tyler)课程编制的思想。新疆预科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是帮助预科生顺利接受高等教育,在新疆预科教育过程中增加一定程度的专业汉语内容就成为预科教育的基本要求。

现行的预科教育往往将以生活语言为主的MHK成绩作为最直接的教育目标,忽略了专业汉语的学习。由于专业语言与生活语言之间的差异,仅仅学会生活语言远远不能达到使用汉语学习大学专业课程的目标。为了保持预科教育与之后的专业学习的连续,安排适当课时的专业汉语课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当然,考虑到预科生的汉语实际水平,应该在专业汉语难度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提前接触专业学院,保证教学地点的连续

预科生从高中到接受专业学习经历了三次场域的转移。在一年后进入专业学院时,他们又不得不适应新的环境,需要分散一定的精力去调整自己。这导致他们比其他大学生多付出许多精力去适应环境。为了达到帮助预科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的目的,提前让预科生接触专业学院的环境,能够有效地减少预科生正式进入专业学习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

在现行的预科教育体制中,预科生被分到语言学院接受专业的汉语补习。这种在语言学院而与专业学院隔离的现象不利于预科生熟悉专业学院的环境。上文我们论述了增加预科教育的专业汉语内容,而相比较于语言学院,专业学院教师的专业汉语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在预科教育过程中,将专业汉语的学习场域转移到专业学院,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专业汉语的学习;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预科生提前接触专业学院的环境。预科生提前接触专业学院能够保证学习场域的连续,有利于他们预科结束后迅速地适应专业学院的环境,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对专业学院的归属感,同时还有利于他们接受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的过程。

(四)安排专业课教师,保持专业学习人的连续性

新疆各高校对少数民族实施预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汉语,语言学院教授汉语的教师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他们经验丰富,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预科生迅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然而,经过一年预科教育,语言学院的教师就不再承担为这些学生授课的任务。预科教育期满后,大部分学生面临的是教师的全部更换。同时,随着预科教育的结束,预科生也将重新组建新班级。教师与同学的变更是接受预科教育的学生必然面临的现实。

新疆预科教育不仅应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教育场域上保持连续,在教育过程中人也应是连续的。人的连续性在诺丁斯(Nel·Noddings)的“连续性”教育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认为,在预科教育过程中承担专业汉语教学任务的最好是专业学院的教师。安排专业学院的教师教授专业汉语,一方面可以发挥专业学院教师的特长;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专业学院教师在预科生结业后能够继续以专业课教师的身份带领他们探索专业知识,这保障了教师与学生的连续接触,满足了对人的连续性的要求。

四、结语

预科教育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纽带,突出预科教育的桥梁作用是预科教育价值最大化的体现。透过诺丁斯(Nel·Noddings)“连续性”教育思想的视角,我们发现新疆预科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与专业教育衔接不紧密的现象。这偏离了设置预科教育的目的,也有损预科教育价值的实现。促进预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回归预科教育价值的重要手段。只有将预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联系,才能帮助预科生更加顺利地接受专业教育,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

注释:

①民考民:我国高考中的一项针对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时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试卷。这一概念与“民考汉”相对。相应地,报考时也必须报考“民考民”的相关学校和专业。

②汉考民:由于所居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从小在多民族环境下长大,汉族从小上少数民族学校,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参加高考和上学的学生。

③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薛绚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38页。

④⑤⑥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3、80、82页。

⑦武金峰:《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第39~42页。

⑧美丽扎克提·热衣木:《新疆地区民族预科教育对学生本科阶段专业学习的影响研究——以新疆A大学民族预科教育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68~69页。

⑨(11)杨文革:《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后汉语学习及汉语运用现状调查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第60、59页。

⑩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12)陈炜:《认知法与MHK教学下的预科汉语阅读教学模式探讨——以新疆教育学院2013级预科学生为例》,《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第76页。

A Review and Reflection of Xinjiang Foundation Cours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ddings'“Continuous”Education Concept

SUN Hong-kai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54)

The effective link between Xinjiang foundation and degree courses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raining ethnic senior personnel.The paper,based on the American education philosopher Nel Noddings'“continuous”education concept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urveys the aim of Xinjiang foundation courses,locations of education,class management,teachers and education contents.It proposes a close contact between Xinjiang foundation and degree courses in education objectives, education locations,education contents and teachers.This is not only the demand of Xinjiang higher education reality,but als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Xinjiang foundation course development.

Bilingual education;Preparatory education;Caring theory;Nel Noddings;Continuity

H193

A

2095-6967(2015)02-037-06

[责任编辑:张兴]

2015-02-04

本文系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大课题“新疆教师教育百年历程”(XJEDU040512A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疆教师多元文化知识之课程设置研究”(XJGRI2014109)的阶段性成果。

孙洪凯,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猜你喜欢

诺丁斯预科生预科
跟踪导练(二)(6)
2015 级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状况调查概述——以某地14 所省属本科院校预科生为例
谈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以关怀为核心的家庭教育
新疆高校“后预科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理工科预科生语言态度与英语学习关系实证探析
内尔?诺丁斯基于“关心”思想的道德哲学及其教育蕴意
少数民族理科预科生英语素质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