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关怀为核心的家庭教育

2015-08-05梁金花詹古丽

科教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关怀家庭教育

梁金花+詹古丽

摘 要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播背后给人们提出了这样的家庭教育的困惑:“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爸爸去哪儿?”父母去哪儿了?”毋庸置疑,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诺丁斯认为,关怀是一种关系性美德,始于家庭。国内家庭教育存在缺乏关怀以及家庭给予的关怀是无效的现象。尤其是父子女关怀的缺失,“爸爸去哪儿”是追问更是呼唤。因此,关怀式家庭教育是现实之所需。

关键词 诺丁斯 关怀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7.080

As Concern As The Core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Behind the Hit of "Where is the Father"

LIANG Jinhua, ZHAN Guli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Abstract Hot Broadcast behind the show of "Where is the father", people put forward such family education confusion: In the Modern Family Education," Where is the father? ""Where were the parents?"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family is the child's first school, parents are the child's first teachers, family education for children in the future growth and success plays a vital role. Nel Noddings believes that caring is the beginning of relational virtue from the family. The famil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possess these phenomenon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family care and family care giving is invalid. Especially the lack of care for children from father,"Where is the father" is questioning but more calling. Therefore, caring type of family education is a realistic need.

Key words Nel Noddings; caring; family education

《爸爸去哪儿》是由湖南卫视于2013年10月推出的一档亲情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播背后给人们提出了这样的家庭教育的困惑: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爸爸去哪儿?”无疑,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诺丁斯认为,关怀是从家庭开始的一种关系性美德。

1 诺丁斯的关怀理论

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提倡关怀教育和幸福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1992年,诺丁斯在其著作《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提出了关怀理论。

1.1 关怀的内涵

关怀是诺丁斯关怀理论的核心概念。诺丁斯对于关怀的理解,引用了一般字典中的解释,将其解释为“对某事或是某人的牵挂和担心”,即别人的事情常常放在心上,显示出对人对物的重视与爱护,并产生帮助他人的意愿。由此,诺丁斯认为“关怀”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关怀与责任感相似,如果一个人操心某事或感到自己应该为之做点什么,她就是在关怀这件事;”二是,“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期望或关注,她就是在关怀这个人。”诺丁斯认为的“关怀”指的是对某件事或某个人负有责任感。关怀者愿意且负责任地把自己真实的意愿和想法告知被关怀者,帮助被关怀者在知情的条件下做出正确的抉择,维护和促进被关怀者的发展。

1.2 关怀是一种关系性美德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多人把关怀看成是一种美德,一方无私的付出,不用考虑接受帮助的对象的需要和感受。然而,诺丁斯提出,关怀是一种关系。她认为过分强调把关怀当成是一种个人美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这会将关怀者在关怀的关系之中显得更为突出,而不是去关注关怀者能否创造出一种使得被关怀者感知到的关怀关系。把关怀理解成一种关系,其最基本表现形式指的是关怀者与被关怀者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关怀始于关怀者,终止于被关怀者,在此过程中,关怀是双方的,互动的,要形成一种真正的关怀,则是需要双方做出一定的努力,其中一方出了问题,关怀关系就会断裂。

1.3 诺丁斯关怀教育的方法

诺丁斯认为教育应是一个具体化的实践过程,不是坐在屋子里夸夸其谈空洞的理论,而应该是把教育置于在当今现实的社会背景之下,对被关怀者情真意切地关怀,了解其真实的想法和需要,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关怀贯穿于教育目的、教育行为、教育过程与方法,并且都具有道德性。教育中关怀者的目的是要维持和促进与被关怀者之间的关怀性关系。由此,提出了以下四种关怀教育的方法:首先是榜样。诺丁斯认为,教师作为关怀者,要通过榜样的力量来维持与作为被关怀者的学生之间关怀关系,而不是通过命令式或直接告知学生如何去关怀他人。教师应以身作则,让学生处于被关怀中,体验关怀,从而培养出学生关怀的意识和能力。其次是对话。诺丁斯所认为的“对话”不仅是关怀者与被关怀者双方坐在一起随意地聊天,更不是一方高谈阔论,另一方洗耳恭听。在一次真实的对话中,真正的对话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和和睦相处。参与者在对话的开始并不知道对话的结果。对话是无固定答案的,是开放性的。再次是实践。诺丁斯认为关怀实践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比如说师生之间关怀关系,关怀者(学生)的最基本道德实践就是要对关怀者(老师)的关怀行为保持着感知性和反应能力。最后是认可。诺丁斯的教育方法中的“认可”指的是对被关怀者行为的优点进行确认和鼓励。当确认被关怀者具有某种优秀品质时,鼓励被关怀者将其发扬光大。对被关怀者的认可过程,也是对被关怀者的了解过程,促使其潜能的发挥过程。

2 家庭教育中关怀的缺乏

诺丁斯所理解的“关怀”的本质在于关怀的关系性,超越了关怀作为一种美德的局限性,重点关注被关怀者的需要、感受和回应,并且注重关怀关系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关怀作为一种关系性美德,始于家庭。但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家庭对孩子的关怀却是日益萎缩。

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家长们的时间都忙于挣钱、忙于人际应酬,疏忽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导致孩子在心理、精神发展方面出现了偏差。现象二:农民工子女关怀的缺乏。由于经济困难的原因,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孩子的身边;从感情上讲,想把小孩接出来,但在这里上不起学。现象三: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由于“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根深蒂固,承担抚养和教育孩子责任几乎全部落在了母亲身上,父亲成为养育子女的局外人,这也造成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这些现象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关怀的缺乏。湖南卫视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收视、赢得共鸣的真正原因就是聚焦其中最严重的父子女教育缺位问题。“爸爸去哪儿”引起了社会的共鸣。

除此之外,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诸多的苦恼和困惑。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反映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孩子好,对自己的也是百般关爱呵护,但孩子就是不领父母的情,反而指责父母干预自己的自由。由于家长们很少陪伴孩子,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孩子们自身从小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少体验到家庭教育中亲情的关怀,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稀少,和父母的关系变得陌生。由于家长的教育理念的缺位,重考试分数轻学习能力,以分数论“英雄”,把考试分数当成孩子的唯一评判标准,使得孩子感到父母的关怀是那么令人烦,关心不在点子上。家庭教育中关怀的缺乏与无效,如此这般形成恶性循环,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家庭教育缺位。

3 关怀式家庭教育及其实现

3.1 关怀式家庭教育

关怀式家庭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关系性是家长关怀最明显的特征。家庭关怀关系意味着父母或是长者在关系中的起引导作用和子女处于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诺丁斯认为,关怀意味着一种关系。关怀是需要双方努力,其中一方出了问题,关怀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其次,关怀式家庭教育中的关怀以满足子女的需要为前提的,而不是以家长自身的意志或希望为出发点来盲目地给予孩子所谓的关怀。孩子的需求是随着成长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家长应及时加以关注。在此关怀关系中,家长要付出更多的能量流动。第三,关怀双方是互动、情感沟通和交流的,同样需要孩子对家长关怀予以及时的回应,当然家庭关怀关系也是注重双方关怀方式的选择。

3.2 关怀式家庭教育的实现

首先,学会尊重和认可孩子。当前家庭的亲子关系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乏尊重和对孩子的不认可的问题。有些家长的头脑中还存在着僵化的传统思想,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可以主宰孩子的一切,对不听话的孩子进行打骂,实行家庭教育上的专制。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对子女更重关爱,更大程度地满足孩子生活与学习上的诉求,然而很多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过度或关心得不在点子上。因此,父母要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孩子的需求、想法和选择,同时对孩子的进行认可,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天空。

其次,学会与孩子沟通和对话。真正的对话,如诺丁斯认为,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和和睦相处。对话是父母和孩子共同了解、沟通和欣赏的过程。作为父母,在情感沟通过程当中,与孩子对话之前,不能先做预判和决定,而应该是轻松的、真正充满想象力的、没有预设答案的探寻。

再次,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关怀式家庭教育的榜样树立,体现在孩子与人相处、交流、合作的各个方面。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我们看到,明星爸爸们虽在面对孩子的哭闹和孩子遭遇挫折、情绪失落时不知所措和无所适从,但爸爸们以身作则,和孩子们共同去体验,在具体的情境中,渐渐地让孩子懂得在困难时中鼓足勇气,在遭遇挫折时不退缩,在面对失败时不垂头丧气,想办法去解决困难,给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样。

最后,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快乐成长。家长应给予孩子真正的关怀,把孩子(特别是儿童)所应有的多彩烂漫的生活交还给他们,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有机会发展必须的个性态度。在家庭里,家长需努力创造条件与机会,给孩子以表现的机会。如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送茶、拿苹果等,大一点的孩子,让他们体验洗菜和指导他们如何去炒菜,让他们在劳动中知道感恩。在关怀式家庭中既应洋溢着平等、民主的氛围,又不缺少权威给孩子的榜样与影响。

参考文献

[1] 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36-43.

[2]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关怀家庭教育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论教育中关怀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