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与《浮生六记》中的陈芸

2015-04-10刘丽娜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陈芸京华烟云沈复

刘丽娜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5)

《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与《浮生六记》中的陈芸

刘丽娜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5)

姚木兰是现代作家林语堂经典著作《京华烟云》的女主角,陈芸是清代文人沈复自传作品《浮生六记》的女主人公。二人身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她们都聪慧而有才气,心仪男女平,具有洒脱的生活情趣,性解诙谐,热爱自然,向往平淡质朴的生活,甚至都有过为丈夫纳妾的想法。从林语堂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塑造姚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时,是受了《浮生六记》相当大的影响的。

《京华烟云》;姚木兰;《浮生六记》;陈芸

姚木兰是现代作家林语堂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力塑的女主角,陈芸是清代文人沈复自传作品《浮生六记》铭记的女主人公。姚木兰是林语堂心中的理想女子,他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1]2陈芸则是林语堂无比推崇的女子,他曾说:“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2]1虽然林语堂“是五体投地佩服《红楼梦》的技术,所以时时以小说作家眼光,精研这部杰作,后来写作,无形中受《红楼梦》的熏染,犹有痕迹可寻。”[3]153以致《京华烟云》被称为“《红楼梦》的‘近现代版’”[4]2。然而,作为一部堪称经典的作品,《京华烟云》绝不是《红楼梦》的机械复制,虽然在人物塑造方面,林语堂本人也承认其相似之处,但关于此书的中心人物——姚木兰,并不是简简单单地与史湘云相对应,事实上,有思想、有见地的姚木兰与娇憨可爱的史湘云并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在性情、处世、思维、行事、谈吐等许多方面,她身上更多地是有着陈芸的影子的。

一、关于《京华烟云》与《浮生六记》

《京华烟云》,作者林语堂(1895~1976)。《京华烟云》是他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旅居巴黎期间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名为MomentinPeking。这部著作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曾4次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在创作上,该小说的背景以北京为主,苏杭为宾;以道家精神为贯穿,以庄周哲学为经络;以人物的悲欢离合为经,以时代的变迁为纬;以逃难起,以逃难终,籍着姚、曾、牛三大家族的兴衰浮沉,刻画出从清末义和团运动到民国及抗战初期长达40年的社会面貌,从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论它:“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姚木兰是书中有着浓郁道家思想的姚思安的大女儿,后嫁为曾家第三子为媳,整部书的悲欢离合、恩怨情愁都是围绕着她而展开的,可以说,她是全书无可争议的第一女主角。

《浮生六记》,作者沈复,生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36年),卒年无可考。《浮生六记》是一部我国古代很少的自传体记叙,被后世评为“一部较为满意的自传文”,认为它“为这一体的文字开一个好例”[5]3。该书共分作六卷,因每一卷记一事,故有六记之名,其顺序是:第一卷《闺房记乐》,第二卷《闲情记趣》,第三卷《坎坷记愁》,第四卷《浪游记快》,第五卷《中山记历》,第六卷《养生记道》(后两卷曾经遗失无文,后被发现。赵苕狂曾专门为之作考。)陈芸是沈复的妻子,沈复在其过世后,在《浮生六记》中对她有着浓墨重彩的记述,尤其是在《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等卷中,他以饱含深情的文笔,对陈芸出色的才气、洒脱的性情以及令人扼腕的凄凉命运有着极详尽的描述。虽然作者笔下那些事情,都是琐琐碎碎的生活片断,然而,恰恰是由于这份没有雕琢的真实、深挚,以及看似漫不经心的采撷,使之充满了感人至深的力量,从而使后世的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传记,了解到这位不曾湮灭于历史烟尘中的薄命女子的一生。

二、姚木兰与陈芸的相似之处

陈芸与姚木兰,一个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一个是作家在创作时杜撰出来的人物,但作者在描述他们的时候,都融入了自己深挚的感情,因而使这两位出色的女子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字里行间。一直到今天,当读者打开书本时,还会为了她们的幸福而微笑,为了她们的遭遇而叹息,为了她们的命运而牵怀。《浮生六记》是作为丈夫的沈复对自己妻子的怀恋与追忆,因而直出胸臆,情怀自然流泻;《京华烟云》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著,在它的创作过程中,吸收了许多中国古典文化以及前人著作的精华之处,而作为《京华烟云》的作者林语堂,自己也不曾讳言写作中对先人的继承,曾说姚木兰是史湘云的豪爽加上陈芸的雅素[5]254。由此可见,在作者的主观创作理念上,是在姚木兰身上添加了许多陈芸的影子的。通读这两部作品,从人物形象的塑造、记叙等方面具体分析之,我们可以看到,姚木兰与陈芸之相似,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两人都是聪慧而有才气的女子。《京华烟云》是以姚木兰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成长为经而创作的,可以说,描述了这个传奇女子的一生。书里的姚木兰出场时年仅10岁,“天生聪慧,”在私塾中,“念书很少有什么困难”。第三章《曾大人途中救命 姚小姐绝处逢生》中,曾老爷是这样印证她的身份的:“曾老爷慢慢从袖子里掏出手绢儿包的一个小包儿……问:‘这是什么?’木兰的眼睛一闪亮,说道:‘那不是甲骨吗?’曾老爷大声叫道:‘对了!对了!她就是木兰,天下只有她一个小姑娘儿认得这种甲骨!’”小小年纪的姚木兰,便识得甲骨,可见其有才情又有见识。而陈芸亦是如此,她“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在封建时代,女子很少有读书受教育的机会,因此陈芸没有受过正规的教导,而她仅凭背诵《琵琶行》而自行认字,以至学会作诗,其聪慧才情可见一斑。

其次,两人都有向往男女平等的意识。陈芸和姚木兰成长的时代,男尊女卑的思想都是非常之严重的,而在这种社会习气下的两位女子,都有着朦胧的、原发的、对男女平等的向往。《京华烟云》第四章《沐恩光木兰入私塾 探亲戚曼娘交亲朋》中,姚木兰曾对曼娘说:“总而言之,我不喜欢男孩子。最好我自己是男孩子。”“我愿当个男孩子。”因为“一切便宜他们都占了。……我哥哥体仁,我妈什么都许他做,他还能管我和妹妹。他常常说‘你们女孩子’,我一听这话就生气。”陈芸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惜妾非男子,不能往。”后来还曾经“易髻为辫,添扫蛾眉”,身着男装随丈夫出游。这些言语与行为,莫不体现了她们对男女平等的向往。

再次,两人都有高雅的生活情趣。《京华烟云》第二十三章《牛家失势捉襟见肘 曾府燕居适性娱情》有这么一段描述:“木兰……趁清露未晞之时去闻荷香。她带了一个玻璃瓶子,在荷叶上收集露水珠儿,以备烹茶之用,……曾先生知道在荷叶上去收集露水沏茶,是读书人的雅事,等他一听说他们俩出去是为了这件事,他觉得这也不能算木兰的什么大过错。他知道木兰禀性风雅……”无独有偶,《浮生六记》也有一段与荷花相关的茶事:“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两位女子在烹茶时,一个采荷露,一个取荷香,从这些小事之中,可以看出她们精致的生活态度。此外,像姚木兰研究甲骨、玉雕,陈芸讲究插花艺术、在瓶插花草上放置蟋蟀等虫物标本等,莫不映衬出了她们高雅的生活情趣。

第四,两人都性解诙谐而时出妙语。姚木兰每每能从生活中发现情趣,口吐妙语。《京华烟云》第十六章《遇风雨富商庇寒士 开蟹宴姚府庆中秋》中,她因“最恨的就是按照《秋水轩尺牍》的格调儿”提议孔立夫、姚莫愁“按照明人的小品书牍,或是清人小简的风格”给外出留洋、因故滞于香江的哥哥写信。姚木兰是这样措辞的:“妹木兰鞠躬:承允自葡萄牙国寄下书信,今事如何?是否葡萄牙将易为香江牙?但不论葡萄牙,香江牙,甚至黑豆芽,但幸勿易牙过于频数。”融劝诫于趣语之中,难怪立夫要赞曰:“真美!”陈芸同样也性懂诙谐,沈复对她说:“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余适字三白为卿婿;卿与‘白’字何其有缘耶?”她笑答:“白字有缘,将来恐白字连篇耳。”(吴音呼别字为白字)然后“两相与大笑”,实为解人也。

第五,两人都热爱自然乐于出游。姚木兰“喜爱攀登高山,喜爱看壮观的景色”,以至于连非常喜欢她的公婆,也觉得她“有一种毛病,……就是以年轻妇道人家而论,太爱出去,……太爱出去逛公园,逛市郊的名胜古迹。”木兰对丈夫说过:“咱们去萍踪浪迹般畅游名山大川吧。如今父母在,这当然办不到。将来总有一天会吧,是不是?”《浮生六记》中的陈芸也有同样的志向,不过陈芸生活的时代比之木兰要更为不自由,因此她寄希望于年老之时:“俟妾鬓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虎阜灵岩,南至西湖,北至平山,尽可偕游,”认为“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直成烟火神仙矣。”身处闺阁而向往大自然,是两人同样的表现。

第六,两人都向往平淡质朴的生活。姚木兰出生于富商之家,成亲时父亲给的嫁妆之多轰动全城,她嫁入的是为官的曾家,也是相当富裕。然而,姚木兰一直向往的却是平淡朴实的生活,她曾对丫头锦儿说:“有一天,我们也许会穷得没有钱。他就做船夫,我就做船娘。……我们家有老朋友来,我就到你们家去借一只鸡,回来杀鸡预备酒,请朋友吃饭。你觉得怎么样?”也曾对丈夫曾荪亚说:“我们说过放弃这种富家豪宅的生活方式,到乡间过一种草木小民的淳朴生活。我说我愿意做饭,自己洗衣裳,有你在我身边就好。我只需要过平安日子。”后来她终于快乐而激动地过上了她梦想已久的简单淳朴田园式的生活。陈芸也是恬淡生活的拥护者,她曾经说过:“他年当君与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临终犹言向往“布衣暖,菜饭饱,一室拥拥”的生活。姚木兰所言与其话何其相类!

第七,两人都有过为丈夫纳妾念头。姚木兰是生活在新旧时代交替、接受不少新潮思想的“现代女子,她有现代的思想,她反对缠足,她反对男人娶姨太太,”但她却“有把暗香(她身边的一个丫环)嫁给丈夫荪亚做妾的想法,”“让丈夫有一个妾,她心里越想越美。一个做妻子的若没有一个妾,斯文而优美,事事帮助自己,就犹如一个皇太子缺少一个觊觎皇位的人在旁,一样乏味。”陈芸也有过类似的举止。据《浮生六记》记载,沈复的表妹夫徐秀峰曾经纳一妾,“艳称新人之美,邀芸往观。芸他日谓秀峰曰:‘美则美矣,韵犹未也。’秀峰曰:‘然则若郎纳妾,必美而韵者乎?’芸曰:‘然。’从此痴心物色,”后来见了美且韵、通文墨的名妓憨园,芸竟然亲自为丈夫“图之”,将“臂上翡翠钏”相赠,并与之“焚香结盟”。后来憨园“为有力者夺去”,芸竟然因之郁郁成病,以致不治。纳妾是旧思想的遗毒,当然不值得加以赞美,但从此事我们可见姚木兰与陈芸之相似处。

三、姚木兰是陈芸相对美满的人生

比较起陈芸,姚木兰生活的时代要先进得多,不若陈芸要受社会风气、大家族规矩等诸多严格的限制,因此她的许多想法与做法有着更大的实现可能。如果陈芸生活在姚木兰时代,相信她会有更精彩的生活,也会有更多的可能去实现人生梦想;而姚木兰如果生活在现代,其爱情、婚姻、生活当会有更多的选择,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从陈芸到姚木兰,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林语堂对理想生活向往的具体化。

[1] 林如斯.关于《京华烟云》[A].林语堂,张振玉,译.京华烟云[C].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

[2] 林语堂.浮生六记序[A].沈 复.浮生六记[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3] 林太乙.林语堂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4] 林语堂.京华烟云·京华烟云出版说明[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

[5] 赵苕狂.浮生六记考[A].沈 复.浮生六记[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袁培尧]

Yao Mulan inMomentinPekingand Chen Yun inSixChaptersofaFloatingLife

LIU Lina

(ShangqiuPolytechnic,ShangQiu476005,China)

There are some similarilies in Yao Mulan who is the heroine ofMomentinPekingand Chen Yun who is the heroine ofSixchaptersofafloatinglife. For example, they are both smart and brilliant yearning for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ey both have the taste of life and sense of humor loving nature and longing for the ordinary and simple life. Even to the extent they both have the idea of concubinaging for husband. It is visible that in the image of the Yao Mulan’s character shaping, Lin Yutang was considerably influenced by thesixchaptersofafloatinglife.

Yao Mulan;MomentinPeking; Chen Yun;SixChaptersofaFloatingLife

2014-11-20

刘丽娜(1977- ),女,河南商丘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典文化典籍研究。

I106.4

A

1671-8127(2015)01-0071-03

猜你喜欢

陈芸京华烟云沈复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同性恋倾向刍议
从文化缺省补偿角度看《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复译
探究林语堂作品落后女性观的原因
论《京华烟云》人物的命名方式
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
沈复自嘲
舌尖上的驯化和斗争
“花痴”沈复的“兰花劫”
低调做人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