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家具禅椅的制作艺术研究
2015-04-10张剑伟
文 张剑伟
古典家具禅椅的制作艺术研究
文 张剑伟
禅椅,虽然曾是有特定用途的坐具,蕴含着古典的情思、佛家的理念。但如今,它已经从禅宗的实用器升华为艺术品,越来越受到爱好中式风格的设计师和使用者的青睐,他们把它摆放在客厅或书房里,寄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以体现主人的精神修养和文化品味。
古典;家具;禅椅;制作;艺术;研究
中国禅椅来源于唐代禅师打坐参禅的坐具,其造型发展由复杂逐渐演变为简洁纯净,经由宋元的发展到明代基本定型。明式家具吸收佛学所倡导的“静坐参禅、修身养性”这一思想,通过文人士大夫们对寺院生活产物的借鉴、搬用乃至改造、完善到世俗生活中,创造出在书房、禅房之中可供跏趺坐的禅椅,使它们逐渐成为成熟的明式家具体系的组成部分;明式禅椅造型简洁儒雅,沉稳朴素,其较矮、较宽的坐面,更适合今天坐具类家具低矮及宽大的发展趋势,在现代家具陈设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下面就来研究一下古典家具禅椅的制作艺术。
一、用材精良,配料讲究
俗话说:“七分手艺,三分家伙。”这指的是材料与工艺在一件作品中所占的比例。材料是基础,材料选得好、选得顺,卯就好做,产品也牢固;配料是关键,料配得好,看上去就美观,就能增加产品本身的价值。选用精良考究的红木材料加上科学合理的配料,方才取得作品的三成基础。制作者不仅要掌握木材材质,纹理色泽,也要了解家具每个部件对材料、工艺品质的要求,从而做到,在众多材料中找到最适合的材料,制作出自然精美、古韵天成的古典家具。所以说,选材配料是中国古典红木家具制作中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禅椅》(红酸枝)
禅椅与其他坐具不同,其人文精神、意境是第一位的,因此,制作禅椅首先要选择一种适合的用材。图中作品《禅椅》通体精选大红酸枝为材。红酸枝性坚质重,密度大,结构细密,棕眼细长,可沉于水,材色一般呈深红色,在深红色中还常常夹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条纹,纹理既清晰又富有变化,富含油脂,手感温润如玉,酸枝家具经打磨髹漆,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含蓄的美。在这种素工的禅椅上,红酸枝木的美丽文章被很好地表现出来。随着木材油性的扩展,作品呈现出深红的色泽,椅面板和圆材组成的椅身边缘的反光,使作品具有一种温润、厚重的特殊光泽感,而且清晰又富有变化的纹理在圆润端凝的椅身上隐起游走,因此,无须任何雕琢,光素的椅身就是禅意的最好寄托。作品配料工艺也十分讲究,配料注重色泽的搭配,纹理的自然顺畅,而且也舍得用大的板材,椅面攒框镶板,腿足的圆材较扶手、背框用材粗硕,进一步以力度对比加强了其稳定性,罗锅枨及正面的管脚枨采用的是方材,背板和扶手都缺少常规的支撑构件,用材偏细,但仍然不减明式禅椅的器度和丰韵。
二、造型简练,形体悠禅
无束腰式造型的家具,是从建筑上的大木梁架构造方式上,衍生而来的一种造型方法。其特征是家具的腿足与面板之间直接相连,而且,由于受到梁柱形制的影响,无束腰式造型的家具,也绝大多数用圆材横坚相接构成。为了加强稳定性,无束腰式的家具,承袭了古建筑的柱子,为开张稳定而采用下舒上敛向内倾仄的侧脚造法,即腿足与面板常大于90 度相接。当然,侧脚造法也只是无束腰式造型的一种常法,并非在所有无束腰家具上均得到应用。
图中禅椅作品基本为玫瑰椅式,其结体属于无束腰式造型,是明式家具中尤其雅致的构造。座面宽大,阔而深,呈正方形,可供人盘足结跏趺坐。椅体硕大,由于所占空间的广阔、坐板的方正以及禅椅在结体上的庄严气势而并未出侧脚,而是在所有横坚材相接的位置采用直角相接的形式,来表现禅椅所应具备的阔大的体量感。作品尺寸和构造与普通的椅子不同,它适合人们盘腿而坐,并能使人们腰部抵直,坐成标准的打坐姿势,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整体造型简洁疏朗,空灵悠远,于简约的线条中,见悠悠禅意。
三、结构完善,空间宽拓
作品款式及比例数据均为经典,制作工艺采用传统的榫头结构,不拼不接,从空间对比来说,椅面上下两个同样大小的空间仍使得下部显得太空,若在椅面下加装牙板又会破坏整体的气韵通行,因此设计上,便采用在腿足靠近椅面处四面加装罗锅枨的方式,两条短直木矮老,将罗锅枨与椅面边缘的长条形的面分为三份,罗锅枨、矮老与椅面共同形成一种向下覆盖的势能,使重心下移,这样的处理既找到了整体的平衡感,再加上罗锅枨的曲尺形,又为作品以直材为主调的构形语言带来一种变化。罗锅枨及正面的管脚枨采用的是方材,在全体的正圆形直材中,增添了一点变化性,为了减弱其间的冲突,所有方的转折面又均作了“倒楞”处理,使之除去生硬感,变得柔和而方中带圆。正面的管脚枨由于同时也是脚踏,做得较为接近地面,并在下方加装了牙条,与之相应的后背的赶脚枨便做得比两旁的更高,即腿足间用步步高管脚枨,这样处理顾及了两方面的平衡,既与前面近地的枨相呼应,又与高出扶手的背框相配合。
椅面从整个椅高的中点将禅椅分为上下两个组成部分,四足直角接地承托椅面,在面板下形成一个四方的空间。这个空间既具备给盘坐的人心理上基石一般的稳定感,又能给其思维以既不外扩又不内收的自持感。靠背与扶手构成三面,均不安任何构件,形成了三个不同的空间,令禅椅感觉空灵,起到了将打坐者周围的空间与大环境相对隔开的分界作用。一方面,打坐者坐于其上可以顿生一种遗世独立的平和心境;另一方面,这种分隔又不是简单绝对、生硬冷清的。因此,实际上并未屏蔽的空间中,通透感与分界感同时存在,静心于其间的打坐者便有可能得益于它的暗示与引导,接近佛教真如体验中“真空妙有”的高深境界。
四、线脚艺术,装饰无华
明代的家具由于受色空思想的影响,减弱了唐代家具中的箱式构造,使家具构造更加通透,进而发展成空灵的梁架式结构,并在此基础之上,使家具的结构、功能与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形式上体现了抽象与极致的线条感,且去掉了各种雕饰。明式家具中的无束腰式造型由于多用圆材,可供装饰的面积不太大,因此主要使用依附于造型走向的线脚作为装饰语言,这就是明式家具的“线脚艺术”,以横坚材的线条分割构造来调整空间关系,既是一种造型语言,同时也是一种装饰语言。
图中禅椅作品用材极为简练,全素手工制作,未加任何雕刻装饰,仅靠扶手与背框、椅面与腿足在禅椅上线条分割构造作装饰,增一个牙子,多一条枨子,都难以呈现其线条视觉,在此禅椅的设计上,连基本的线脚装饰也被摒弃不用,仅凭横坚材与椅面的结构比例的完善,就足以表现出禅椅所要求具备的所有美德,红酸枝木自然的质感与人工的巧思互相联结发挥,显示了设计者构形能力之高,这种全素工的工艺手法,才是对制作者装饰水准的真正考验,只有精工的处理方能显示它的魅力。
五、禅宗质朴,古韵今典
明清古典禅意家具,以禅宗质朴的美学理念贯穿于家具造型中,充分体现了古代匠人的睿智巧思,以及简素、空灵、寂静的禅宗理念,让人们在闲寂的境界中体会家具形体中特有的质朴、洗练、寂静和不张扬的内在品质。与此同时,这也是古代文人和士大夫审美趣尚的一种具体再现,其在价值取向与境界追求中也隐含了回归质朴与宁静的“禅意”。
该禅椅在玫瑰椅形制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样式,并被当今世人奉为经典,其简约但不简单的线条折射出美学享受,是在中国古代家具千百年发展演进基础上,化繁为简后的返璞归真,暗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魅力的自然释放。作品具备一种整体的和谐,是各种构造语言有机配合的产物。它充分利用了明式家具造型成法的优点,同时,又深刻表现了佛教哲理中的“空”。它的功能,不过是为参悟佛法的人提供一个静坐的平台,然而它具备的美感,却依然能够启发人们的哲思。
张剑伟,福建省仙游县人,厦门集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大学本科结业,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评委,仙作研习社社长,莆田市仙游县紫檀缘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擅长古典家具创新设计,代表作有《兰亭序十三件套沙发》、《禅椅》等。
TS657
A
2095-7556(2015)04-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