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统一

2015-04-09孙树芳杨朝辉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孔子思想

孙树芳,杨朝辉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山东东营257000)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统一

孙树芳,杨朝辉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山东东营257000)

中华民族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优秀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仁爱、民为邦本、诚实守信、崇尚正义、天人合一、和为贵、求大同的传统价值理念与当今时代特征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创新性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是党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同时,也要使继承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道德;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立国历史悠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华夏文明薪火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完整地塑造了中国人民的心理、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自古以来,这些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仁爱、民为邦本、诚实守信、崇尚正义、天人合一、和为贵、求大同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之中。同时,也要使继承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成为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过程。

一、义利之辨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的思想家们一直把个人的安身立命与天下兴亡、百姓福祉联系在一起,只有富民,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只有教民,人人都知道廉耻,社会才能走向文明,社会才能和谐。

1.义利之辨和富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方面,就是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天下苍生的疾苦,承认人的欲望的存在及满足的合理性。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1]36人的天性表现在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君主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众的欲望,让人民安居乐业,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爱戴。一方面强调富民思想,另一方面还主张“节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先富而后教,人民富裕了,再加之思想教化,君民就能同心同德。基本欲望的满足是教化的基础。与此同时,孔子还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80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要约束欲望的无限膨胀。他一向鄙视贪婪淫欲,曾两次感叹卫灵公过于爱慕美色。在鲁国任大司寇期间,对鲁定公沉湎酒色淫乐非常不满,屡谏无效,便挂冠而去。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214否则,欲多则无刚,“枨也欲,焉得刚?”[1]50他还多次提及“利”与“义”。“利”即个人利益,可视为人性对私欲的追求;“义”即社会道义,可视为礼德对私欲的克制。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认为人们在追求满足自己欲望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义”对于欲望的导向作用,把社会道义作为社会行为的标准。他将是否按照“义”即社会道义行事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分标准,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40,“放于利而行,多怨”[1]39。当欲望与道义发生冲突时,应“以义制利”,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为了不违背仁道而牺牲自己的生存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197。孟子也强调要使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他在与梁惠王的问答中提出了“与民同乐”的思想,认为如果君主对老百姓施仁政,减免刑罚,轻徭薄赋,让农民深耕细作,及时除草,有一个好的收成。同时,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个人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在外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锋利刀枪、厚重盔甲的秦楚军队了。他鼓励致富,提出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缺少了道德观念,人们就会胡作非为。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才去加以惩罚,这等于是陷害他们,要做到未雨稠缪。让人民丰衣足食,才是善政;如果民不聊生,君主就可能丢掉政权。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富民、乐居”思想。孔子反对获得不正当的利益和不顾他人利益、损人利己的行为。他提倡道德教化,但并不排除功利主义,如《论语·宪问》载,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179-180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舍大取小的功利主义态度。钱穆对这段话有一个精辟的解释:“舍小节,论大功,孔子之意至显。”“要之孔门言仁,决不拒外功业而专指一心言,斯可知也。”[1]390

2.民贵君轻与民主。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特色理念和人文精神就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西周初期的统治者就认识到“天惟时求民主”,孔子也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些最终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政治教化思想。孟子鉴于春秋的争霸战争给民众造成的苦难,更加关注民生利益和民心向背问题。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是民心的向背,从夏桀、商纣王丢掉政权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只有顺应民意,才能一统天下。荀子阐述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君民关系。从《列子》中“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被概括为“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提出了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1031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时指出:“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讲究经济效果。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随之逐步增加人民的收入。”[4]312-313江泽民提出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些思想,其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

3.道德教化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明”主要是指通过学校,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学习“六经”,成为“君子”。孔子一生除曾短暂做过鲁国的一个小官外,主要是办教育。《论语》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83这里文指文献典籍,道德内容以“六经”为主。“六经”即“六艺”。《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庄子·天下》篇概述了“六经”的内容:“《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224《书》即《尚书》。孔子非常重视《书》的内容。有人曾经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回答道:《书》上不是说嘛:“‘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1]17他认为,把孝悌的道理推广到政治方面,也就是从政了,并不是非要做官才算是参与政治。《礼》包括《仪礼》《周礼》《礼记》,合称“三礼”,是指导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和基本准则。《乐》指《乐经》,用音乐陶冶人们的性情。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并通过阐述《易》来进行道德教化:“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孔子在编写《春秋》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加入其中,针砭时弊。“六艺”涵盖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容,即道德伦理,是进行道德教化的具体途径。后三者中,行指行为规范,忠指言行由衷,信指诚实有信,都是指道德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修身”,最终达到“修己以安百姓、内圣外王”的目的。《论语》中有一段子路和孔子关于什么是君子的对话。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1]190道德教化的理想人格目标是要与众人讲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应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58。由内而外,推己及人,修身正己而天下平,这样的人格其实就是君子。而“修己”是基础,“安人”和“安百姓”则是“修己”的外在实现和功能表现。《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说的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是“内圣”;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指的是安定天下百姓,讲的是终极目标,是“外王”。“内圣”是基础,“外王”是应用。从君主到普通大众,都要重视修身,尤其是君王更应该以身作则,给臣民做出榜样来。孔子认为,天子应以德性修养为根本来治理天下。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9-10君子通过品行修养率先垂范,由“内圣”而达至“外王”,然后以“道德”的启示化民成俗,以“道德”的践行平定天下。而君主个人的道德修养对治理天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提升个人的文明素质。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153同时,“明”的本义也是指道德教育。《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随着社会变迁,“文明”的含义也大大扩展了,不仅是指道德教育即精神文明,还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含义,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4.天人合一与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风俗、心态、审美、情趣、制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成为凝聚在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的文化基因。儒家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将其看成是不可分割的系统结构,培养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统一的理想主义的心理特征。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6《中庸》中说,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当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没有太过与不及的弊病,这就叫做“中”。当七情六欲感应外部环境而发了出来,都能做到没有太过与不及,没有不合理而都能恰好中节,这就叫做“和”。中是生天、生地和生人的大根源;和是天下万物所共同通行的大路。有修养的君子如果能做到顺道体、合道用的中与和两种境界,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儒家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要求人们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个人与社会看作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人类只有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才能实现和谐统一。

二、等贵贱均贫富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一向热爱自由,追求平等,崇尚正义与法治。同时在这些思想中,也渗透着不少宗法血缘的狭隘观念和等级意识,但剔除其消极的成分,其中也有许多合理的、积极的成分,对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1.自由。自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资源,老子就非常注重自由的价值倡导。他认为天下之所以动乱,是由于君主玩弄权术。而君主如果放弃施展阴谋诡计,人民就能回到质朴状态。因为君主把私利看得重于一切,就会对人民构成侵犯,导致人民不自由。圣人行事的根本准则应是“视素保朴,少私寡欲”。老子认为圣人与君王的区别在于,圣人坚守无为,而君王却恣意妄为。无为就是保持事物的原始状态,而不是人为的干预,这种人为的干预违背了自然。无为的状态就是不欲、不教、辅万物之自然。如果说无为是遵循事物本身的内在机制,为就是人的主观控制。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5]3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5]38“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5]34自然、自由的状态,就是人民自富、自化。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道观出发,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宣扬“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对理想社会图景的描述是回到“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6]43社会。这种理想之社会,才是真正自由之社会。崇尚自由,成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与民族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和民族品格,也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了自由故”,而“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2.等贵贱、均贫富与平等观。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能够说明平等例证的是尧、舜时的“禅让”的故事。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氏族组织内部的原始民主精神和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生产生活习惯及其伦理道德规范,把一切都调整好了。人人生而平等,君主是民众推举产生的,如果君主违背人民的意志,人民就可以推翻他。君与民如何相处?君主要做到处下、不争,不与民争利。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5]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5]6老子看到了君主和人民之间处于不对等的力量悬殊状态,如果讲平等,是不现实的,君主掌握着公共权力,无法与人民实现平等,因此只有让君主处下,这样才能确保真正的平等。儒家则提出了以“礼”为轴心的等级观。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内容涉及政治、宗教、军事、饮宴、嫁娶等,其对中国古代以宗法、血缘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礼治”成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并一直承传。从孔子起,儒家建立了一套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礼治”思想体系。它要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统治者都安于名位,不得僭越。墨家主张兼爱,反对爱有差等。他们甚至主张为了兼爱而不顾个人的利益,成了利他主义者和苦行主义者。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就在于不相爱。只要大家都能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就可以天下大治了,这就是他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墨子身体力行,并为此奔走呼号,希望统治者能实行他的主张。墨家的这些言论表现了鲜明的平等思想。正因为如此,平等思想成为鼓舞人们参加“革命”的政治口号,如从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王小波“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再到洪秀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平等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

3.以正治邦与公正。公正、公平的思想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人是用“均”来表达平等的思想,“均”在《说文解字》中是“平”的意思。《诗经》中有“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舍既然均,序宾以贤”“我马维骃,六辔既均”等思想。《尚书·周书·周官》)中说:“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尚书·周书·吕刑》中说:“其罪惟均,其审克之!”《礼记》中有“乃均土地”“土均”“均人”等说法和官职。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的言论和著作中也有“均”的表述,如《老子》中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据此提出了“以正治邦”的思想,它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同时,老子主张玄同的博爱观,不以利益分亲疏、分利害和分贵贱,这种公正之心、玄同思想,实际上也是一种平等思想。老子说:“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抱定“天下为公”的思想和宗旨,并终生为之奋斗。

4.一断于法与法治。如何治理天下,在中国古代有两种代表性思想,一种是法家主张的法治思想;一种是儒家代表的德治思想。从政治实践来看,无论是法治还是德治,都失之偏颇。中国早期的夏、商、周是在家族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当时的国家体制是家国一体,在社会上是一种宗法制,国家的人际关系都按礼的原则来建立。春秋以降,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王者之迹息而《诗》亡”,其实质是国家治理体制之争。在国家层面就是天子、国王力量衰微,诸侯崛起;在诸侯国内甚至出现了卿大夫专权和“陪臣执国命”,司马迁概括为“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6]20;体现在封邑层面上,就是家臣凌主;在社会层面上,从前维系社会关系的一整套纲纪被视如敝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各诸侯国都希望富国强兵,在争霸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法家适应这一时代的需要,提出了法治的主张,法治的重要思想就是扩张君权,以法治国,所谓“法后王”,“法今圣”,而不“法先王”。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于鼎”,后来,晋国也“作刑书”,把刑法铸在鼎上,向民众公布法律,“使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又别置“法官”作为主管吏民法律的顾问,以使天下吏民知法不犯,增进国家的安定和统治秩序的稳定。不论亲疏、贵贱、上下、尊卑,“一断于法”。《商君书·赏刑》中说道:“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败于后,不为亏法。”[6]45法制观念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承袭,成了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柄利器。

三、仁民爱物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中华文明的根基源于古代的农耕社会,其基本生产结构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农业讲究精耕细作,手工业追求技术上精益求精。这种职业活动深深烙上了民族的印记,形成了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职业精神。这种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时必须遵守的最基本行为规范,也是人们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准的价值尺度和试金石。

1.“仁爱思想”与爱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7]131孔子又说:“未知,焉得仁?”[7]49既需要“爱人”,又需要“知人”;前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后者则是一种后天培养的理性品格。二者结合起来,就不仅能保持纯真的道德情感,而且也不会流变为自发的盲目的意志,从而达到一种道德完美的境界。这种爱人的品质由何而来呢?《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说:“道始于情”。人世间的道理是由情感开始的,这正是孔子“仁学”的出发点。《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而爱自己的亲人是最根本的。但孔子认为“仁爱”不能停留在只是爱自己的亲人,而应该由“亲亲”扩大到“仁民”以及“爱屋及乌”。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提倡的“仁爱”思想,对于缓和阶级矛盾,协调君臣、君民矛盾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同时对协调家人、族人、国人以及天下人际关系又具有伦理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人”“博施济众”以及“忠”“恕”思想,不仅形成了家庭与家族内部的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人际关系,而且在社会上形成了“家国一体”“四海之内皆兄弟”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普遍意识,培养了人们之间相互关心与和睦相处的有益气氛。从这方面说,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范畴,成为人类普遍赞美的思想与德行,至今仍熠熠生辉。这一思维模式的积极因素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积淀为中华民族“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国家民族的正义事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优良品格,并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劫难,毅然奋起的不竭精神动力。

2.忠于职守与敬业。热爱自己的职业,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人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兢兢业业、忠于职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朴素观念,只要把自己的职业做好了,就有了谋生的资本;反之,身心浮躁,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必将一事无成。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经世致用,特别是儒家文化注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这就必然要求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做好,不能把职业活动庸俗化,要把职业活动当成一种事业干好,精益求精。一个人是否有作为,不在于他在做什么,而在于他是否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并且做细做好,所谓“成业者系于所为,不系所籍”。不仅如此,儒家一向崇尚脚踏实地的朴实作风,看不惯“大事不得,小事不为”的浮华习气,提倡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工作作风,认为“读书者,当闭户发愤,止愧学问无成,哪管窗外闲事;务农者,当用力南田,惟知及时耕种,切莫悬耜妄为;艺业者,当居肆成工,务以技能取利,勿生邪念旷闲;商贾者,当竭力经营,一味公平忍耐,毋以奇巧欺人”。只有人人做好自己的职业,勤勤恳恳,精心劳作,才能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3.“敬事而信”与诚信。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概念,是待人处事的基本态度和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联系交往、把社会成员组织起来的基石和纽带。它作为个人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关键在于“信”。第一,诚信的要求。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18人与人的交往要重承诺,守合约,以诚正己。孔子的学生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3第二,正直。在职业活动中童叟无欺,不搞坑蒙拐骗,买卖公平,不短斤少两。第三,重义。要把义作为诚信的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和行为的准绳,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等。诚信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

4.团结互助精神与友善。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事,讲责任,主张经世致用,体现在道德实践上,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身任天下,要求人们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儒家思想深刻揭示了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145如果每个人都不追求自己的私人欲望,不侵犯他人的利益,保护公共利益,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充满了爱,大家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社会就和谐了,这就是《礼记·礼运》中讲的“大同”。同时,“仁者爱人”培养了中华民族的利他意识。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是“仁者”的本性,也是“克己”的原因,“人而不仁,如礼何?”如果人的本性中没有“爱人”的因子,怎么能建立“亲亲”的理想社会呢?关于“仁者”的本性为什么是“爱人”,孟子解释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墨子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互助精神。如果不兼爱互利,社会就会变成墨子所说的那种虽然有余力,但有的人却好逸恶劳,对天性好的人,也不加以道德教育,平庸无能之辈,良莠不分,最终必然走向天下大乱,变成禽兽一样的世界。而如果做到了互助友爱,就可以实现“大同”的理想社会了。所谓大同,就是墨家所设想的兼爱互利、平等互助。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历久弥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特别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借鉴。他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9]这应该成为我们用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1]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王孺同.道德经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3-03-03 (1).

[9]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4-09-25(2).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SUN Shufang,YANGZhaohui
(Shengli Institute,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Dongying 257000,China)

The Chinese nation has created a brilliant excellent culture in its long history,which is an important source to cultivate socialist core values.Socialism core values is a combination of what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mphasizes:love,people being root of the nation,honest and trustworthy,advocating justice,syncretism between heaven and man,peace and seeking the traditional value concept and the times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ty of our country,and i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ditional values,and correspon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quirement,and is an important assertion made by the Party by condensing the whole society value consensus.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must be rooted in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At the same time,also the process of inheritance and cultiva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hould become the process to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moral;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ocialist core values

D64

A

1009-4326(2015)03-0097-06

(责任编辑 郭 伟)

2015-04-21

孙树芳(1962-),男,山东乳山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5.03.028

猜你喜欢

孔子思想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孔子的一生
思想与“剑”
孔子的一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谈“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