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2015-04-09吕竹

市场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吕竹

浅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吕竹

摘要:内部控制的效率是上市公司经营的重要指标,也是监管机构及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的核心要素,历来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10.13999/j.cnki.scyj.2015.05.032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按照现行规则,上市公司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及时评估,在年度报告中将内部信息完整披露出来。有条件的上市公司也可聘请具有相应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辅助完成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审计工作。对于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及监管者来说,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是投资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报表披露的信息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众多投资者、监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效率不高,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一直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顽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有:

1.没有统一标准,披露的内容和方式不一致

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已经制订了规定,如2001年出台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及两家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颁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还有2008年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这些法规都对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提出了基本的规范要求,但是由于主体不一样,在规定的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冲突和重复。由于这几部法规之间缺乏统一判断标准,上市公司对自己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在内容上也各不相同,这样就给外部机构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内控信息的了解带来困难。

2.披露成本过高,效益不明,导致披露的公司数量不多

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404条款(以下简称SOX404条款)要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披露相关信息。根据国际金融教育联盟(FEI)2005~2007年对上市公司执行SOX404条款的成本的相关调查显示,上市公司在选择执行SOX404条款时,每年可能花去的费用平均达到了360万美元。面对这么高额的披露成本,对一般的上市公司而言基本上就是天文数字。而且,就算上市公司按照要求及时披露了相关内控信息,资本市场也不会对这样的信息立刻做出回应。这就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信息披露不够在意的原因,他们披露信息的成本太高,并且无法达到预期想要实现的目标。

3.报喜不报忧,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含金量不高

上市公司在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的决策过程中,很少选择主动向外界公布自身内部控制的缺陷。就算决策层通过了对缺陷进行披露的报告,意义也不会太大,我们很难在这些报告中找到上市公司对重大缺陷的定义、查出重大不足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披露造成缺陷或问题的责任人等。从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角度理解,上市公司只愿意披露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这样才不会影响到自身的利益。另外,从上市公司的监管来看,由于监管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很难对虚假披露的上市公司采取有力的惩罚措施,造成了上市公司主动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质量普遍较差,无法得出有效的信息。

三、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1.统一内控信息披露的基本标准

从现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定》中可以看到,当前的文件对内控信息披露的要求未明确,虽然该规定要求企业必须及时主动披露内控信息,但没有具体的操作要求。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庞大,行业较多,上海及深圳两家交易所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尚无明确统一的标准。但上市公司可以参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尽量将内控信息的披露内容统一起来,即求同存异、主次分明。

2.提高内部控制信息的市场影响力

正如上文所讲,上市公司完全按照会计准则去披露内控信息要花费很高的成本,对上市公司的市值及业绩影响也不明显。因而,必须让投资者更多关注上市公司的控制信息,让内控信息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更具影响力,才能提高信息披露的意识,使上市公司迎合市场需求,主动披露内控信息。

3.提高上市公司管理层对信息披露规则的执行意识

对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来说,再好的会计基本规范和评价指引,如果不去有效执行也就是一纸空文。上市公司对披露要求的执行力是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包括对方法和目标的讨论、坚持以及对责任的具体落实。因此,要提高上市公司管理层对信息披露规则的执行意识。

参考文献:

[1]张谏忠,吴轶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宝钢的应用[J].会计研究,2005(02).

[2]Keith Wade,Andy Wynne.控制自我评估理论及应用[M].李海风,林小驰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骆良彬,王河流.基于AHP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模糊评价[J].审计研究,2008(06).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