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现实的个人”*

2015-04-09杜翠梅刘娟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现实

杜翠梅 刘娟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现实的个人”*

杜翠梅 刘娟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现实的个人”之于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为逻辑演进线索、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理论旨趣的哲学思想,其每一个主要环节都彰显着浓厚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现实问题意识,这使它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当下,重新关注和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现实的个人”问题,从经典文本的解读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奠定坚实的理论依据,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蕴。

历史唯物主义;“现实的个人”;“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在当代哲学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历史中的复杂现象简单地还原为生产要素,这一考察思路在解释社会历史的重大变化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但这种“唯生产力论”却没有看到个体尤其是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存在,导致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人”的维度的缺席。本文则认为,马克思正是从自己独特的个人观念出发构建理论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为逻辑演进线索、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理论旨趣的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从未孤立地强调生产要素,而是把生产与“现实的个人”、人类社会、人类历史融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历史感和对“现实的个人”的关怀。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在与恩格斯合著的经典文本《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掷地有声地提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个人”不同的是,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是“现实的个人”、历史的个人。

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证局限于纯粹精神的领域,把人单纯地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这一“感性的对象”孤立地存在着,没有社会联系和周边环境,或者说即使有,这社会联系和周边环境也是凝固的、不变的。这种非历史主义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撇开了“现实的个人”的历史过程,即特定历史时期人的社会关系,直观地抽象出人的“类本质”,其结果必然是“人自身”、抽象的个人,而不是现实存在着的、从事着“感性的活动”的人。这就决定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仅仅是把神学还原为人学,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而没有完成对人的本质的完整准确的把握。事实上,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始终是与人的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相剥离的人和自然,带有空泛性和抽象性,所以他对唯心主义和他之前的唯物主义的批判是不彻底的、缺乏力度的。马克思的新哲学显然不能局限于纯粹精神领域,也不能从“抽象的个人”出发,而必须寻找一个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则选择从“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①出发构建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彰显了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一定的社会实践中的个体的存在。马克思认为,只有把个人置于现实的历史场景中、从事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考察,才能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个人”转化为新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人。通过考察“现实的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基础和“现实的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活动,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现实的个人”只能存在于自身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之中,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作为一种具体的历史的过程产物,人的本质只有从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得到合法性证明。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马克思强调社会不是个人的对立面,而是产生自诸多“现实的个人”之间的合作,是其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在考察社会问题时,我们“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做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③,否则容易引申出不正当的结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用一个著名的论断重申了这一命题:“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④。也就是说,分析国家、社会、世界等等相关的问题,都需要从考察“现实的个人”入手。马克思在不同的文本中多次强调过,“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⑤,对社会整体和国家的考察必须“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⑥。因而,哲学研究必然围绕着人的问题展开,而考察人的问题时又必然要先考察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塑造着人的本质,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的行为。

将费尔巴哈式的抽象脱俗的人转变为生活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的“现实的个人”之后,马克思进一步论证,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现实的个人”不断地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在《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恩格斯认为,历史并不是像它看上去那样是一个独具魅力的角色,一个利用人的活动达到自己目的的角色,恰恰相反,“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⑦。“现实的个人”从事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的社会关系,周边的环境,以及历史。不管我们是否研究意识到这一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始终只是个体历史发展的结果和外在表现。“现实的个人”以其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实现着自己的意愿,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历史过程中,人不断地使自己的生活获得意义,实现着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为其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科学地解决了人的本质问题,将空洞的抽象转换成科学的抽象,从根本上克服和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片面性,使得新唯物主义思想有了牢固的根基。这正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深刻新颖之处,也是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肤浅空洞所在。在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探讨中,只有自始至终把“现实的个人”作为考察问题的出发点,才可能引申出正确的结论来。夯实了其哲学思想的基石之后,马克思进一步考察了“现实的个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并认为,一切社会历史重大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必须从作为人的基础性存在方式的实践着手。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演进主线——“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

1.“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能动力量

教师:把30个学生分成6组,每组5名同学,学生自己定组长。准备各种类型的电阻若干,万用表若干块。教师用项目教学法,以生产实例的方式提出任务,学校维修小组需要一批电阻,教师列出物料清单和学习任务。

人类社会的演进与生产力的发展(分工的不断扩大)是不可分割的。生产力不仅意味着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同时更重要的是指主体能动的创造能力。生产力之所以是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力量,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在实践活动中凭借先前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主体性和自由创造性的缘故。所以,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与人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层面上的表述方式。

在社会历史领域,一切都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这就需要对社会历史进行现实的能动的考察。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在考察社会生活时,将人的实践活动排除在外,因而,无法就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给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解释,而只能直观到社会生活的现象层面,无视人的能动性。而唯心主义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方面,却是抽象的片面的发展。两者都不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马克思认为,要克服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局限,就要把能动性归之于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这是一切社会活动的能动力量。

实践是一个包含着多重现实关系的具体的社会历史范畴,其首要的基本的内容是人对自然界能动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体现着人的主体创造性和能动性。马克思认为,人化自然的形成和发展,人的周围环境的变化,均为人的本质力量展开的表现。也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马克思将工业称之为“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我们不妨借用马克思的表述方式,将人的所有的实践活动都看做是这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上的内容。在此书中,人致力于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按照自身需求和意愿生产出为我所用的生活资料。马克思说,机车、铁路、电报、自动走锭精纺机等等这些机器不是自然界的产物,而是人的劳动的产物,“……是人的手创造出来的人脑的器官;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⑧。恩格斯则在《必要的和多余的社会阶级》中强调,自从人类历史上产生阶级以后,不管社会形态如何变化,劳动阶级就必不可少地存在着,成为社会存在和发展前提条件。物质生产活动如此重要以至于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永恒基础,只要人类还存在,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这部书就永远有新的内容添加。而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研究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人对社会能动关系的现实感性活动是实践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人类的感性活动不仅生产出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还生产着自身的社会关系,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形态的更新。就此而言,在社会历史领域,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最能体现实践活动的这一表征。尤其是在社会形态的变革过程中,人的实践活动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也正是这一点上,人民群众取代了英雄人物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历史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在《纪念巴黎公社十五周年》一文中,马克思如此盛赞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革命的工人社会主义比任何时候都富有生命力”,并认为如此充满斗志和生命力的人民群众已经成为一股让当权者“胆战心惊的力量”⑨。列宁则认为,在革命过程中人民群众能创造出“从市侩的渐进主义的狭小尺度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奇迹”⑩。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新社会制度的缔造者。历史上任何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都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也正是由于马克思意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巨大威力,才让他对人民群众倍加尊重和推崇。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最重视的是群众的历史主动性”(11)。

实践还表现为人对自身精神世界能动关系的现实感性活动。人们在生产物质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在生产着自身的意识即思想观念,而意识的内容则取决于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方式。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的各方面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精神世界也日益丰富起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劳动生产了宫殿……劳动生产了美……”(12)。马克思认为,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动物是按照所属物种的固有尺度本能地适应自然,而人可以按照两种尺度——任何物种的尺度与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的统一来进行生产,以“美的规律来构造”满足自我精神需求的人化世界。既然人类全部的思想观念都是实践活动的反映,马克思认为这正像视网膜上的倒影是对现实物体的反映一样自然,那么当人类的思想产生困惑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解决?“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3)。这一经典论述告诉我们,任何理论困境都可以通过对实践活动进行考察而得到科学的解答。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们所关注的或者是英雄人物的决定性影响,或者是宗教神学的主导作用,或者是费尔巴哈式的抽象的人,只有马克思透过历史的表象,发掘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人的实践活动,并将其定位为人类社会的根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一段重要的论述:“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4)这段话有两层内涵:一是大家所熟知的,马克思强调实践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如果脱离人的问题,尤其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任何哲学研究都会陷入纯粹经院哲学式的无意义争论中,即任何哲学研究必须围绕着人的问题展开,必须扎根于解决人的现实的问题,才具有价值。

2.考察实践概念的另一个重要维度

马克思探讨社会意识的起源是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的,而“现实的个人”的思想观念则主要受他们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影响,“……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5)。也就是说,人的意识必须从他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和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得到说明,抛开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人的意识就得不到有效的解释。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那么,立基于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人的思想观念必然会受到其制约。

不仅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取决于人的物质生产、物质交往,政治、法律、道德、宗教以及其他精神生产也受限于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在谈到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时,马克思曾经说过,“‘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16)。意识仿佛可以真实地想象和体验各种情感,但是实际上,意识在任何时候都要受到现实社会状况的历史制约。所以,意识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具体的、历史的。同理,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等,同样只是具有形式的、相对的、历史的客观性。它们本身是没有历史的,所谓意识的历史与意识的发展只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们在改变自身和环境的同时产生的附属品罢了。即使像黑格尔、圣西门等等最博学的哲学家也不例外,也会受限于各种现实的历史因素,“首先是他自己的必然有限的知识的限制,其次是他那个时代的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同样有限的知识和见解的限制”(17)。

人的实践活动受到的制约还来自于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社会形式。马克思认为,人们是在从过去继承下来的一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活动的。生产力是以往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每一代人都从前一代人创造的生产力水平上进行创造活动的。所以,历史是“现实的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意识地追求自我实现过程中形成的合力,总是表现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经常使用“一定的”这个词,意在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过程,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要历史地、具体地透视历史。

综上所述,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为逻辑演进主线,把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不断推向前进,将“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8)这一思想阐释得淋漓尽致。通过深入挖掘实践概念的内涵,我们从根本上扬弃了以前的哲学思想中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精神世界的二元对立,使得新唯物主义获得一种整体的生命力。但是,理论上的合理论证并不是马克思的最终目标,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马克思前面所做的一切理论论证,都是为了其最终目标做铺垫。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什么?马克思将会采取怎样的现实路径来实现这一目标?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实现路径

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目标。马克思研究人的本质、人的实践活动,甚至于马克思进行哲学思考,最终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的个人”不自由的生存困境。

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着的“现实的个人”,而“现实的个人”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局限和社会关系的束缚,处于一种不自由的生存困境中。要摆脱人的生存困境,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价值目标,就必须首先改变人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只有改变了环境,他们才会不再是‘旧人’”(19)。在这一语境中,‘环境’一词不仅指自然环境,也指社会环境。只有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即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极大丰富的时候,才能将受生产力发展局限和社会关系束缚下的“旧人”转变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新人”。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哲学家对人的自由问题的探索在哲学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却仅限于观念领域的变革,只能有助于从理论层面解决人的生存困境。但是,人的自由问题的解决,决不仅仅通过观念上的逻辑推演就能够完成的。

那么,如何实现“旧人”到“新人”的转变呢?离开了对“旧人”生成的现实基础的分析和对这一现实基础的改造,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所以,对“现实的个人”不自由的生存困境的批判,不仅仅在于对人的生存困境进行哲学论证,更要通过揭示这一困境自身的社会历史本质进而找到扬弃它的现实路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0)在马克思看来,这一现实路径只能是“革命的实践”。也就是说,只有借助于“革命的实践”这一手段,才能摆脱“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困境,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从来不会抽象地谈论“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价值目标,这是一个实践的课题,而不是一个纯粹理论层面的问题,必须将这一课题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发展与社会变革中。

也正因此,必须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价值目标的制度安排。在这一制度安排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关系不断走向和谐,最终解决人的不自由的生存困境,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此,选择何种制度安排便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马克思看来,这一制度安排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幻象,也不是一种道德诉求,而是一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对立的物质根源、解决人的生存困境的实际运动。就人的内在依据而言,“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为共产主义社会提供树立的价值目标;就人的现实社会关系而言,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态。因此,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形态与价值目标相统一的制度安排,追求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追求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现实的个人”始终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始终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质。从“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价值目标到共产主义的革命实践运动,两者是逻辑的、历史的结合在一起的,这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逻辑发展的必然结论,也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与统一的必然结果。

四、小结

美国哲学家赫舍尔在分析当代哲学困境的起因时,认为很多哲学家执着于概念上的逻辑推论,而忽略了“导致哲学得以产生的处境,以致他们的结论同最初的难题似乎毫无关系”(21)。这使得当代西方哲学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方面显得颇为乏力。历史唯物主义突破了这一困境。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努力,他把哲学当做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头脑”,这样的思维进路使得马克思不可能沉湎于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无视社会现实,他从不关注那些脱离人类社会和人的实践活动的经院式的哲学问题,从来就不追求建立一种脱离实际的形而上学思辨体系,其最终价值目标是“现实的个人”的彻底解放,这种价值取向始终如一,并且科学地解决了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现实路径问题。从作为逻辑起点的“现实的个人”,到作为逻辑演进主线的“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再到作为价值目标的“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浓厚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现实问题意识,这使它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重新关注和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现实的个人”问题,从经典文本的解读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奠定坚实的理论依据,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蕴。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12)(13)(14)(15)(16)(18)(20)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505,188,3,524,526,295,158,501,500,520,533,196,500页。

⑧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8页。

⑨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4页。

⑩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6页。

(11)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9页。

(17)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19)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34页。

(21)[美]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安希孟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页。

On the"Realistic Individual"of HistoricalM aterialism

Du Cuimei/Liu Juan

Thearticalargues that the significantmeaningof the realistic individual is its contribution to HistoricalMaterialism.Realistic individual is the logicalstarting conceptofhistoricalmaterialism.The practicalactivity of realistic individual is the logical clueof the developmentof historicalmaterialism.The ultimate aim of historicalmaterialism is to realize communism,free and overall developmentof each individual.Themarxistphilosophy isalways people-oriented and problem-oriented,which is the essence of its spiritof timesand its vitality. Ithas 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 to re-emphasison realistic individual in the processof constructing the core value system ofsocialism.

HistoricalMaterialism;Realistic Individual;Freeand OverallDevelopmentofEach Individual

B03

A

1009-3176(2015)01-014-(6)

(责任编辑 谭力)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编号:13JDSZK0027)。

2014-8-6

杜翠梅女(1978-)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13级博士生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讲师

刘娟女(1956-)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现实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