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2015-04-09郑泽萍张璐璐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教育

郑泽萍,张璐璐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 510631)

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郑泽萍,张璐璐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 510631)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阶段。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其教育理念的前瞻性与终身性、师资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丰富性、支持体系的开放性与社会化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借鉴。我国创业教育应优化理念设计,响应教育发展潮流;加强队伍建设,构建教育专家体系;规划课程设置,实现个性多元教学;完善支持体系,探索多方互动网络,从而解决创业教育发展问题。

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特点;启示

1947年,美国哈佛商学院首次开设创业课程,188名学生参加了课程学习,这是美国高校开设创业教育的开始。[1]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国家的教育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逐年增长,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小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在此形势下,借鉴美国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显得尤为必要。

一、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1929年,伴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代表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随之产生。此时,美国的大企业垄断了市场,严重威胁着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小企业在市场上无立足之地,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美国意识到小企业的重要性,颁布了《小企业法》,提出政府应尽可能帮助、扶持和保护小企业,保护自由竞争。[2]美国高校开始拉开创业教育的帷幕,哈佛商学院设立创业课程,截止60年代末,共有16所大学设立了创业课程。[3]但创业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较为滞后,无法寻求创新和突破。

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出现通货膨胀,失业率大幅度上升,引发不少社会问题。此时,中小企业开始发展,新增了3400万个岗位,且新增的岗位与新创企业的发展紧密相关。[4]从中央政府到各州开始重视创业,教育界也开始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到90年代末,美国多达590所高校开设创业课程。[5]国家相继出版了关于创业教育的教材、期刊和杂志,不少高校还在商学院成立创业研究中心,用于开展创业教育和提供创业服务。

21世纪以来,美国的创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创业教育教学和研究体系趋于成熟。截止2005年,美国共有1600多个学院开设了2200门关于创业的课程,成立了100多个有关创业的研究中心,累积了超过4亿4千万的基金资助。[6]另一方面,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逐渐完善。根据《2014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美国人均国民收入高达五万美元,注册新企业仅需750美元。其中第一环节为275美元,第六环节为475美元,其他环节免费,最低实缴资本为0美元。[7]由此可见,经济形势、国家政策、研究成果等推动着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分析

(一)教育理念的前瞻性与终身性

美国实施创业教育初期,高校并没有公认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面对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现象,一些高校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兴起了以企业家速成为目标的创业教育。60年代后期,百森商学院的杰弗里·蒂蒙斯教授敏锐地预感到国家正经历着“创业一代的兴起与传统产业的衰退”的大变革。在蒂蒙斯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应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为基本价值取向,不应以追求功利为目的。这种创业教育理念也称为“素质说”,即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培养企业家精神为依归。[8]美国的创业教育理念不仅具有前瞻性,还具有终身性。美国创业教育协会提出,创业是一项终身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基础阶段、能力意识阶段、创造性实践阶段、启动阶段、完善阶段五个阶段。每个受教育者都应接受初级阶段的创业教育,创业者和企业家还应接受高级阶段的创业教育。这种终身性的教育理念与西方生涯教育的发展理念一脉相承,其实施能为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师资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职业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美国高校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是配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如仁斯里尔理工大学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有22名,开设了20门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有20名,开设了23门课程。[9]二是开展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普莱斯—百森项目”(Price-Babson College Fellows Program PBCFP)自1984年创立以来,吸引了无数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参与创业教育计划,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而通过举办创业教育研讨会、创业论坛等,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经验,提升了创业教育水平。三是鼓励教师从事创业体验。美国很多大学商学院的教授都曾有过创业的经历,对创业发展趋势、创业教育社会需求变化观察深入。教师还积极参与创业体验活动,如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商店地点、制定营销目标、开展产品宣传等,创业经验的积累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四是吸纳资深人士参与教学科研。美国大学经常邀请社会上有创业经历和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对大学生传授创业经营经验,并参与大学创业教育项目。如Intel 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现任董事长安德鲁·S·格罗夫(Andrew S Grove)从1991年开始担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兼职讲师,每年秋季开设 1-2 门课程。[10]创业资深教师的加盟,极大开拓了创业教育的视野和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三)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丰富性

美国大多数高校都将创业作为一个专业研究领域,构建了较为系统与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注重教育内容的衔接性与系统性。美国的小学、中学、大学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基础教育阶段,创业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技能,高中的职业教育课程有严格的学分限制。在高等教育阶段,美国大学开设了多样化的创业课程,内容涵盖创业构思、融资、管理等方面。“百森商学院的‘创业学’课程体系被誉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化的基本范式”,[11]其课程设置包括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五部分;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主要由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等组成;课程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研究方法,将成功创业者需具备的意识、个性特质、核心能力和社会知识结构进行整合,系统化的设计推动了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12]此外,美国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有创业计划、合作计划、创业孵化器或创业园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都非常重视创业计划竞赛,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大学生们在竞赛中得到训练,日后逐渐成长为美国高科技企业的领军人物。

(四)支持体系的开放性与社会化

在美国,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相对完备。高校主动与政府、社区、企业、校友会、基金会等建立广泛的联系网络,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满足了创业教育多元化发展需求。在立法支持上,美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金融、税收法律法规。创立企业的个人能享受税收减免、人员雇佣、交通装备、能源材料供应等优惠政策;从注册公司到开业所需的审批步骤少,时间仅为1周。美国还颁布了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法规,如《人力开发与培训法》《职业教育法》《青年就业与示范教育计划法》《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等。在资金支持上,美国创业教育资金来源广。美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发达,咨询服务机构林立,完善的风险投资和服务体系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的问题。美国政府还设立了支持创业教育的基金会,如科尔曼基金会、国家独立企业联合会等,每年以商业计划大赛奖金、论文奖学金、捐赠等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业教育资助,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持。在舆论支持上,媒体对创业教育的关注度高。在《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等权威性报刊中,关于创业者及其新创企业的信息时常见诸头版头条新闻;《成功》《创业者》等知名杂志每年均对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进行排名,排名结果影响高校的招生情况及经济收入,成为衡量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

三、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在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起到促进作用。2002年,教育部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列为我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借鉴美国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优化理念设计,响应教育发展潮流

长期以来,我国在培养创业型人才方面缺乏前瞻性,无法及时回应世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潮流。高校创业教育理念和思路不清晰,存在以就业教育为导向的功利主义价值倾向。因此,高校应优化创业教育理念设计,为学生植入“创业遗传代码”。首先,树立与时俱进的创业教育理念。高校应积极、迅速回应“创业革命”的形势,从狭隘的知识教育、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注重顶层设计,将创业教育列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创业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将创业教育贯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其次,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创业教育。高校的创业教育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为基本价值取向,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应引导学生理解“创业”的真正含义,认识创业对于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性,掌握创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构建教育专家体系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匮乏,部分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但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创业实践经历欠缺,制约着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效。高校应建立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教育专家体系,凸显职业化、专业化特点。首先,加大教师教育培训力度。政府可鼓励部分高校设立创业学专业,加强创业理论知识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高校为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创业教育研讨、创业论坛等活动,有条件的还可选派教师到创业教育开展较好的发达国家进修。其次,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改革实践,鼓励专职教师深入高新技术企业,亲身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实践经验,打造“创业型学者”。[13]再次,选聘校外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协助专职教师开展创业实训活动,如吸纳成功的创业家、企业家、技术专家、高级管理人才等参与教学研究工作,建立结构优化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提升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规划课程设置,实现个性多元教学

我国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课程体系不完善,课堂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实践训练环节。为此,高校应借鉴美国的创业教育经验,探索适合国情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多元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层次性和渗透性。针对商学院学生,开设专业类课程,包括创业基础知识、创业能力素质、创业应用实践和创业拓展训练等内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个人创业技能等。针对全体学生,开设通识类创业课程,并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形成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帮助大学生实现专业领域的创业。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实践体验和多元教学。高校可举办各类科研活动、创业计划竞赛等,选派学生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积累创业经验的良好平台;可组织学生参观创业企业、模拟企业管理、举办创业论坛、创业微沙龙等,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可通过丰富课堂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样化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和灵感。

(四)完善支持体系,探索多方互动网络

目前,我国对创业教育的整体支持力度不足,社会创业教育文化缺失。我国应构建政府、社会、高校多方互动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资金、服务、舆论等支持。从政府层面上,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搭建信用平台和融资平台,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咨询、管理决策、成果转化等功能服务;设立创业基金,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孵化园等创业孵化器,为大学生创业储备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从社会层面上,企业、校友、基金会应发挥效用,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资金、场地、机会等支持;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形成支持创业的社会舆论环境。从学校层面上,应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如奖学金激励制度、弹性学制管理办法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创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教育信息化服务;构建创业社会网络,加强与科技园、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的联系,形成多方合力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总之,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国应借鉴美国成功的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及大学生创业的现实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多元主体通力合作,实现创业教育长足发展。

[1]Jorome A.Katz. The Chronology and Intellectual Trajectory of America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1877-1999[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

[2]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591.

[3]Karl H. Vesper, William B. Gartner. Measuring Progres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12).

[4]Reynolds,P.D., Hay,M.,& Camp,S.M..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R].Kansas City,MO:Kauffman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 Leadership,1999.

[5]Jerome A.Katz. The Chronology and Intellectual Trajectory of America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1876-1999[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

[6]王树生. 创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9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世界银行发布《2014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EB/OL].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l/201310/20131000370640.shtml.2013-10-30.

[8]梁士朋.美国创业教育的研究及启示——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为例[J].医学教育探索,2006,(6).

[9]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10]王长宇.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探析[J].中国民族教育,2006,(Z1).

[11]丁蕙,陈风华,肖云龙.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特点[J].教育评论,2004,(4).

[12]向东春,肖云龙.美国百森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3,(2).

[13]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动因及特点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3).

(责任编辑:赵广平)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ZHENG Ze-ping,ZHANG Lu-lu

(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

Our university students’ business education started a little later and it was still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for half a century. Its forward-looking and lifelong education philosophy,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faculty, systemic and abundant curriculum, the openness of supporting system and socialization provide the refer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hould optimize concept design and response to the trend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eam building and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educational experts. What’s more,we need to plan curriculum, making multiple and personality teaching come ture. Lastly, we should improve supporting system and explore multi-party interactive network.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Enlightenment

2015-09-17

郑泽萍(1990-),广东汕头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张璐璐(1990-),广东梅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青少年教育方面的研究。

G53/57.712.3

A

1008-7605(2015)06-0081-04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