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数学建模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2015-04-08王华

关键词:就业能力教学建议数学建模

王华

摘要:本文根据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就业能力,讨论了数学建模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提出了高职院校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 数学建模 就业能力 教学建议

1 概述

数学建模,简单地说就是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先把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描述为一些大家所熟悉的数学问题,然后通过对这些数学问题的求解以获得相应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对相应实际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由三个学生组成;参赛队要在72个小时内完成资料收集、调查研究、提出合理假设、确定或建立数学模型、编制程序验算结果、反复修改等任务,并撰写包括模型假设、模型建立和求解、结果分析和检验、模型改进等方面内容的论文(答卷)。

2 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就业能力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有所提高,就业状况不断改善,但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这固然有节节攀升的毕业生数、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供需结构失衡等方面的问题,但毕业生综合素质不够高、就业能力不够强等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

就业能力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保持工作及晋升和继续发展的内在素质和才能,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与人交往能力”、“规划与应聘能力”等,是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就业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更看重其“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学习能力”、“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素质。而“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这些基本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比较欠缺的素质。

3 数学建模对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笔者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建模活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1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赛题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甚至有许多是学生未曾涉及过的领域(如,2012年赛题中的C题:“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与医学领域有关),学生仅凭已有的知识是难以甚至不能完成竞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复习好已经学过的知识,还必须积极、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如,数学软件的使用、论文写作方法、不包括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些数学内容(如数值计算等)、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从大量文献中吸取所需知识的技巧等知识,学生都须通过自主学习的途径来掌握。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2 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是一个将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在建模过程中,就是要针对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和研究实际对象的固有特征和内在规律,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结合数学及其他专业知识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建立起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这个过程就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的过程。数学建模竞赛题涉及的数据量往往大且复杂,求解、运算过程十分繁琐,手工计算很难甚至无法得到结果,需要使用计算机来辅助解决问题,例如,常使用MATLAB等数学软件进行模型初建、模型合理性分析、模型改进等;使用SPSS等数理统计类软件,完成数据处理、图形变换和问题求解等工作,这是个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过程。可见,数学建模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及其他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技能。

3.3 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赛题来自于实际问题之中,有极强的实际应用背景,而对竞赛选手完成的答卷(论文)的评价一般没有标准答案,评价时主要是看对问题所做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论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评审者更青睐有独特创意的论文。这就要求参赛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在通过分析、讨论,迅速洞察问题的实质和特征之后,做出合理的假设,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创造性地确定或建立数学模型。可见,数学建模过程是个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3.4 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不同于一般竞赛,单独一个队员是无法完成竞赛的,必须通过团队三队员共同的努力,才能在72个小时内完成论文,交上答卷。这要求在竞赛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队员的特点,进行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长处,发挥团队的整体综合实力。在团队中,由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队员来负责协调三人的关系,安排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由有较强写作能力的队员来保证写出较流畅的论文;由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队员来使用数学软件,负责建立、检验数学模型;竞赛过程中,队员间必须精诚团结、相互配合、集体攻关,才能在竞赛中取胜。因此,数学建模竞赛过程是个提升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4 高职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毋庸置疑,数学建模活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就业能力的培养,起着由其他活动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因如此,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自设立大专组以来,数学建模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重视,高职院校的数学建模教学与研究不断深入。但笔者了解到,数学建模课的教学在许多高职院校并未得到广泛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大都还仅限在对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这部分学生中进行,只在赛前集中培训,还停留在为竞赛而进行教学培训的层面,忽略了大多数的学生,大多数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挖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力争改变这一囧态,重视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及数学建模课的教学,扩大数学建模的受益面。高职院校应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契机,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与能力作为出发点,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目的,推进数学建模活动与教学改革,将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以选修或必修课的方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健全的课程计划与教学体系,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开展数学建模课的教学和数学建模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使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基本就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兵团.数学建模基础[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周奎国,等.高职生职业发展规划[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3]王文发,等.在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1).

[4]陈国华,等.以数学建模为载体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 [J].价值工程,2010,29(11).

[5]刘唐伟,等.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J].東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教学建议数学建模
基于高中数学问题解题中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分析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测评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树立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人力资源招聘与测评”课程中团队学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