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实用人才的调查与思考

2015-04-08李汀

四川劳动保障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人才培训农村

李汀

关于农村实用人才的调查与思考

李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广元市苍溪县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建设“醉美梨乡,水墨苍溪”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而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的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在促进苍溪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又显得后劲不足。为此,对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现状的分析和路径探索尤为重要。

农村实用人才现状

人才总量持续增长。苍溪县农村人才总量13615人,其中农业产业化负责人155人、家庭农场主92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人277人。从事种植业的有5833人,从事养殖业的3126人,从事加工服务业的1907人,从事流通运输业的835人,从事建筑业的1346人,从事工艺制品的236人,从事其他行业的332人。

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按学历结构分类,大专以上学历的708人,占农村人才总数5.2%,连续三年同比均有所上升;中专或高中学历的3950人,占29%,较2011年占比增长11%。

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通过近几年持续用力,红阳猕猴桃、川明参等支柱特色产业人才数量不断攀升,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发展人才已能较好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外引特色农产品种养(如多色玫瑰种植、吉林肉牛养殖等)人才,经济社会效益成效初显。

人才潜能大量释放。近年来,苍溪县生产的一大批农产品先后获得国家绿色无公害质量认证,如耕芝灵无铅亮壳皮蛋、漓山茶叶、无公害雪梨、脆香甜柚、红阳猕猴桃、川明参等远销省内外,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举措加强农村人才建设发展

加强协调,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构建科学的工作机制。苍溪县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由县长统揽,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组织部长分工负责,组织、人社、财政、农委、农业、林业、农机、教科、卫生、文广、扶贫、科协、团委、妇联等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负责全县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

努力做好基础性工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并通过经常性开展人才调研,对人才状况摸底,并分门别类将各领域内的优秀人才登记造册,特色人才实行跟踪服务。

建立部门联席会制度。建立部门联席会制度,不定期召集各成员单位,研究安排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发现农村人才开发中的问题,及时解决相关难题。印发了《苍溪县重点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任务分工方案》《农村人才服务站职责》等,县人才办负责全县的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具体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形成了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

加强培训,努力提升农村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抓好宣传教育,推进培训活动常态化。近几年来,县人社局与县猕猴桃协会、县魔芋协会等行业联合组织开展技能大赛,大力宣传技能成才的重要性,使得农村劳动者“争做技能型人才、创业致富奔小康”的创业热情得到激发,提高了农村实用人才参与培训的自觉性。

科学设置专业,促进培训更具针对性。一方面,常年开展市场营销、魔芋、沙参、猕猴桃栽培与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40余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实践操作和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实施SIYB培训项目,不断增强农村劳动者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近三年来,70多个社区共举办SYB培训班115期,受训结业学员达3220人。

多方挖掘资源,促进培训模式多元化。一是建好基地抓培训。评定了14家硬件设施强、教学质量高的定点培训机构。二是开动“大篷车”送培训。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办成“流动课堂”,把猕猴桃、雪梨栽培、产品营销、盆景制作、创业培训等培训班办到乡镇,把培训送到学员家门口。三是校企合作联培训。通过培训机构的理论教学和用人单位的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参训者在短期内掌握一门技能。

近几年来,县就业培训机构先后与县内外18家企业对3000名农村劳动者开展了联合培训,学员安置就业率达95%。

强化基础保障,促进培训工作成体系。一是升级培训中心。建成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教学设备齐全的县就业训练中心,常年开展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二是加强师资力量。聘请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创造条件,积极为农村人才争取政治待遇

积极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根据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全县共评定农民技术职称7386人,其中农民高级技师299人,中级2865人,初级4222人。

努力推介县域优秀农村人才。一是大胆选拔有能力的农村人才走上乡镇领导岗位。如王丛斌、杨合华等10余名优秀农村人才先后走上了乡镇领导岗位。二是提高优秀农村人才的政治待遇。先后有100余名农村优秀人才被选为县人大代表,有20余人被选为苍溪县政协委员,既提高了农村科技人才的社会地位,也有助于他们结合县情参政议政。三是开展评选“创业之星”活动,大力表彰和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激发了创业热情。四是积极推介优秀农村人才参评省市荣誉的角逐。

强化服务,促进农村人才潜能极大发挥

把县域农村人才创业与支持引导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同等对待,做到同一政策,同一门槛,同一服务标准,同步推进实施。

储备一批项目。精心筛选、包装、推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符合县域资源特色优势的5大类201个适合返乡创业的好项目供广大农村实用人才选择创业方向。

制定一个体系。在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年度工作单项目标绩效管理和考核中,将农村实用人才投资经济实体达50万元作为一项考核。

建成一个基地。建成创业孵化“种子基地”和“创业示范园”4个、“创业示范街”2条,为广大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提供平台。

建立一个机制。开通农村优秀人才创业“绿色通道”,创业手续“一站式”办理,以高质量的政务服务推动创业服务。

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

存量不足,分布不均。苍溪县农村劳动力虽有37.2万,但大量人才“走穴”外地寻求高收入工作,传统理念与技术逐渐被淘汰。据统计,现存农村人才仅1.3万余人,特别是赋有现代元素的农业产业化负责人、家庭农场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人更少,且绝大多数只有初中文化和初级职称,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结构不优,素质偏低。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都是自身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绝大多数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目前,大专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708人,仅占总量的5.2%;拥有高级农民技师资格的仅299人,掌握现代农业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流失严重,补充困难。苍溪地处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实用人才的收入普遍不能达到预期,导致“不务主业”现象严重。历年全县正式接受培训的35岁以下的青年骨干中,有近万人实现了转移输出。

管理宏观,服务较少。全县实用人才分布面广,加上普通农民多,一家一户分散型作业,给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虽然在管理上采取“网络、分类、动态”管理等形式,但多停留在宏观上的引导,服务相对少,导致新型农业实用技术不能有效传送到农村人才手中,致使农村人才整体素质不能快速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难以提高。

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健全培养机制,着力在“育”字上下功夫。一是在阵地建设上,注重实效性。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把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平台建设成为乡土人才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加强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乡土人才教育培训新基地。二是在培训内容上,注重针对性。在抓好科技培训的同时,加强对乡土人才的思想教育、政策法规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三是在培训形式上,注重灵活性。有计划地组织乡土人才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教授专题讲座,鼓励有志向的优秀农村人才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等。

健全选拔机制,着力在“选”字上下功夫。一是成立专门的选拔机构,建立评审委员会,负责对乡土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二是明确选拔的对象和范围,针对乡土人才的实际,重点选拔从事种、养殖业专业大户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人员、优秀民营企业家等。三是严格选拔程序,采取个人申报、组织推荐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重点考察在推广科技知识和从事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坚持村摸底、乡审核、县审批的三级把关制度。

科学搭建平台,着力在“引”字上下功夫。国务院把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作为了创业创新全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项工作,应本着政策领域“全”、扶持政策“优”、创业门槛“低”、保障措施“实”的原则,特别在市场准入、税收、财政、用地、项目配套等方面为农村实用人才回引搭建科学的发展平台,增强其回乡的决心和信心。

完善功能配套,着力在“助”字上下功夫。一是打造人才服务网络。以县人才市场为依托,建立乡镇人才市场(工作站),服务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与配置,帮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健全信息服务功能。及时满足农业生产的人才需求,提供技术指导以及信息供给等帮助。三是注重发挥“传帮带”引导。组织农业专家、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农民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示范田、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参观学习,助其提升素质水平。

制定优惠政策,着力在“促”字上下功夫。及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才能更好地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舞台”。一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资料库,准确记载其特长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二是对从事农业生产年满30年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养殖行家适当给予照顾。如发放一定数额的发展经费;三是引导农村待业青年学习农业生产知识,通过保送培训、出资培训等方式,解决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四是对于经常参与培训实用人才的“土老师”,给予一定的报酬,使其长期保持“传帮带”的热情。

(作者系中共苍溪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猜你喜欢

人才培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