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宣传“111”工程活动的实践体会

2015-04-08简国能邓国清

四川劳动保障 2015年12期
关键词:纠纷案件井喷用工

简国能 邓国清

法治宣传“111”工程活动的实践体会

简国能 邓国清

为认真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今年开年以来成都市青羊区人社局开展了法治宣传“111”工程活动,即“用1年时间,举办10期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培训班、力争培训人员1000人”。力求通过以训带宣,着力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由“抓节点”向“促常态”转变,由“重形式”向“求实效”转变。

坚持把“111”工程作为法治宣传的切入点,牢固树立“谁执行、谁普法”抓落实的思想

“111”工程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具体体现。活动初期,区人社局把活动内涵进行了拓展,概括归纳了三个方面的具体体现:一是让政策法规到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为劳资双方真正实现相互监督、内部化解矛盾纠纷奠定法律基础;三是通过实现“企业体面用工、劳动者体面劳动”,把执法人员从当前疲于应付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并用更多的精力开展企业用工的指导工作。

把“111”工程活动与化解劳动纠纷案件有机结合。为了使活动“瞄准问题开,比着问题办”,活动立足于让企业知道如何守法、让劳动者明白怎样维护自身权益。“111”工程不仅让法治宣传更有针对性和实际内容,而且为劳动纠纷案件“井喷”的现象找到了破解办法。

开展“111”工程活动要在高标准落实上求发展。面对劳资关系进一步复杂的情况,人社局从宣传政策法规、提高工作标准等方面提高了认识,确立了“抓基础、盯长远、全面建”的总体布局,使法治宣传工作进入新常态。

坚持把“111”工程作为加强人力资源主管队伍建设的着力点,不断提高承上启下的能力

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通过企业人力资源主管法治思维和业务水平的提升,来带动劳资双方知法、守法,实现企业体面用工、劳动者体面劳动,是开展“111”工程活动的力量源泉和最终目的。

在转变作风上做文章。“111”工程活动既注重政策法规等业务知识的辅导,又帮助参训人员消除工作顾虑转变工作作风,在活动中做到了“两手抓”。

在发挥作用上求实效。在工作实践中,全局紧紧抓住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这个关键环节,着力帮助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两年以下的参训人员提升政策水平。

从目前回访的60余名参训人员来看,个人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的占100%,回到单位后主动向企业经营人员提出规范劳动用工建议的占43%,主动对本单位不规范用工进行了清理规范的占11%,成功帮助企业通过内部协调化解矛盾纠纷案件的占3%。

坚持把“111”工程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落脚点,打牢破解劳动纠纷案件“井喷”的基础

领导带头,推动发展。劳动纠纷案件出现“井喷”现象,问题在企业,根子在党组、在领导。为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该局对辖区636家企业、559名员工、77名企业经营者进行长达数月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开展法制宣传“111”工程活动,。

积极引导,统一思想。开展“111”工程活动,干部职工中的认识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有的认为加大对企业的处罚力度,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有的认为法治宣传是“务虚”的,处理纠纷都搞不赢还搞什么宣传;有的认为业务科室就是搞业务,宣传是法治科的事。针对“权利本位”等错误趋向,区人社局既正面引导,又用调查数据和结论说话,通过明是非、摆事实,使全系统干部职工对该项活动的认识达到空前一致。

理顺关系,强化组织。“111”工程活动的持续开展,必须有组织上的保证。该局在纵向上成立“111”工程活动办公室,负责提出方案、推进实施、总结经验等;在横向上,由授课人、活动主持人、后勤保障人员共同担负活动的实施责任,形成多科室联合推进的工作格局。

关于开展“111”工程的三点体会

青羊区人社局开展法治宣传“111”工程活动的实践表明,贯彻科学发展观,辨证地分析和处理社会保障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才能不断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流工作成绩。开展法治宣传“111”工程活动的体会概括起来是:

第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地与上级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在创新法治宣传工作中,该局就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始终将“两个结合”贯穿于“111”工程之中。

第二,任何时候都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把宏观决策与分类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此次“111”工程活动的提出,全局始终做到坚持调查研究,坚持用事实说话,坚持在揭露矛盾中求发展。

第三,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的力量。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不等不靠、自己动手有机结合起来。在面对劳动纠纷案件“井喷”的问题上,区人社局开展了长达三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深刻剖析了案件“井喷”的原因,积极寻找对策。因此,“111”工程的成效,从另一方面讲得益于共识的力量,调查的力量。

(作者单位:成都市青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猜你喜欢

纠纷案件井喷用工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携手
独立保函欺诈纠纷案件管辖权问题实证研究——探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1条的适用
相邻纠纷案件判决的正当性困境及其论证补强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旅游“井喷”带动生态农业“泉涌”
对我国涉嫌犯罪的经济纠纷案件处理机制的评析及重构
井喷事故救援医学应急联动机制的构建研究
等同特征判断标准在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的适用问题
小卫星井喷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