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四点尝试

2015-04-08石凯

四川劳动保障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就业局阆中市大厅

石凯

关于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四点尝试

石凯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基本消除了时间和空间对信息传播造成的局限性,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南充阆中市就业局在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上进行了大力探索和实践,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机房改造、人力资源信息库、公益性岗位管理辅助软件、网上服务大厅、网上创业园等建设项目,实现了工作人员、服务对象、业务功能的信息化全覆盖,实现了便民零距离核心目标,最终形成信息化体系下的“四大系统”。

面向工作人员的业务经办系统

系统主要由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购买的OA办公自动化软件构成,实现了工作人员业务工作、事务工作的全程信息化。

阆中市就业局一方面严格按照要求,将就失业登记、困难认定、创业补贴、劳务管理、高校毕业生管理等业务全部纳入信息系统经办,并逐步将省信息系统开通至所有乡镇(街道)、社区;另一方面安排专人做好基础数据的清理工作,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可靠,目前已经登记农村劳动力40多万人、城镇劳动力近12万人,基本做到了辖区劳动力全覆盖。

OA办公系统的运行使用解决了工作人员忙于机关事务造成接待服务对象时间减少的问题。单位内部的通知、公告,工作人员的考勤、请假,公文的传阅签批都可以在系统内自动运行,使事务工作做到了同步信息化。

面向具体业务的数据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由阆中市就业局自主开发的各种业务辅助软件构成,具备识别和提醒功能。

2007年,为提高职介对接成功率,有效管理招工企业和求职人员,开发了企业用工信息库、求职人员信息库,对空岗企业和求职人员实现了电子化动态管理,职介对接成功率大大提高。目前,数据库中累计有岗位和个人信息1.8万多条;

2009年,为建立公益性岗位能进能出机制,推进公益性岗位标准化管理,设计研发了公益性岗位管理软件。托底解决1445名困难就业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就业,1642名脱困或期满人员顺利退出了公益性岗位。同年,为有效管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贴息和督促到期者按时还款,设计了小额贷款管理软件,使9500多笔近6亿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无一呆滞。

2010年,为杜绝假培训、重复培训,提高增强培训透明度,编制了就业培训管理软件,对培训人员实行实名制登记,且加入了识别设计。经财政和人社部门复核,自2010年以来阆中市培训的万余名人员,培训虚假率为零,培训重复率为零。

这些辅助软件,是就业服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业务经办系统形成了良好补充,有效提高了工作“速率”。

面向服务对象的网络接单系统

系统主要由阆中市就业局建设的网上就业服务大厅构成,真正实现了“便民零距离”。

一直以来,办事群众只能现场办理业务,十分不便。针对这一问题,2013年,阆中市就业局着手网上就业服务大厅建设。服务大厅主要有四大功能:政策宣传解读、业务流程公示、扶持政策申请、就业创业资源推荐。服务对象通过手机、电脑便可以进入服务大厅,完成“就业失业证申办”“就业困难认定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请”“求职申请”“培训申请”“创业帮扶申请”等项目。目前,通过网上服务大厅申办的各种业务已达12000多次。

网上服务大厅的开通,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全天候、零距离的就业服务平台。

面向社会大众的信息传播系统

系统主要由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QQ群、电视、广播、户外LED显示屏、短信等信息发布平台构成,做到了就业信息村村通、户户通、人人通。

近年来,阆中市就业局采取多种措施,向社会广泛宣传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大大提高了优惠政策知晓度。2007年投资80多万元,在市中心先后安置了3处LED显示屏,专门用于就业信息发布;2009年与阆中市电视台、广播电台联办了《点击就业》《就业直通车》栏目,宣传就业创业典型,解读优惠政策;2014年又开通了“阆中就业”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各种媒介,阆中市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家喻户晓,为“惠民最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阆中市就业服务管理局)

猜你喜欢

就业局阆中市大厅
阆中市:线上线下促就业 示范引领助创业
阆中市抓紧抓实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阆中市就业局开展“就业扶贫行动日”系列活动
广元市就业局到旺苍县督导就业扶贫工作
内江市中区就业局助力脱贫暖民心
跟踪导练(四)4
网上办事大厅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