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加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

2015-04-08刘书田

河北中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椎动脉颈椎病颈椎

刘书田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 深圳 518100)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CSA)多因椎动脉局部受压等原因引起,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椎动脉供血不足现象。颈椎作为构造及活动方式最为特殊的脊柱节段,日常生活中最易劳损,临床所见的脊柱类疾病中以颈椎病最为常见。中医治疗颈椎病方法很多,其中以针刺及颈椎牵引最广为人知。2010-06—2012-09,笔者应用针刺加颈椎牵引治疗CSA 30例,并与针刺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我院康复科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耳鸣、头痛、眩晕及视物不清现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3~75岁,平均(57.1±1.6)岁;病程 2 ~10 年,平均(5.3 ±0.5)年。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2~74岁,平均(55.2±1.8)岁;病程 2 ~9 年,平均(5.5±0.9)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 CSA 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针刺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针刺治疗部位,规范消毒处理。消毒后用30号1.5寸一次性毫针,百会穴向后顶方向沿皮下平刺1寸,风池穴(双侧)对准对侧鼻翼进针1寸,完骨穴(双侧)直刺1寸,风府穴向下颌方向刺入1寸,双侧颈夹脊穴直刺0.5寸,捻转得气后连接华佗牌SDZ-II型电子针灸仪(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进行连续波治疗,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 min,每日治疗1次。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颈椎牵引。患者规范、舒适坐位,播放轻柔音乐,与患者轻松交谈,大概告知患者颈椎牵引基本治疗流程、简要原理及预计效果,使患者放下担忧,全身放松,此时辅以轻柔按摩,进一步帮助患者放松牵引部位肌肉。实施中立位牵引,牵引力为患者体质量1/13左右,依照患者病情及穴位的不同将牵引治疗角度控制于前屈10°左右,根据患者病情每日1 ~2 次,每次牵引时间 15 ~25 min[2],直至患者症状得以控制。

1.3.3 疗程 2组均1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治愈:原有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1]。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组30例,耳鸣5 例(16.67%),头晕3 例(10.00%),头痛1例(3.33%),横突孔变窄 2 例(6.67%),体位性猝倒4例(13.33%);对照组 30例,耳鸣 6例(20.00%),头晕 5 例(16.67%),头痛 3 例(10.00%),横突孔变窄 4 例(13.33%),体位性猝倒7例(23.3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CSA为临床常见颈椎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及伏案工作时间长的人群,女性患者多见。CSA的产生并非短时间所致,而是长期的伏案工作或颈椎保持错误姿势、受凉、局部压力增大等原因引起椎动脉受压、受损[2],椎-基底动脉系统逐渐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导致CSA症状的出现。多数患者发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耳鸣、头痛、眩晕、视物不清现象,危害患者健康,严重降低其日常生活、工作质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压力的增加,CSA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平均年龄逐年下降,发病人群日渐广泛[3]。

由于CSA发病原因及病症特殊,患者极少接受手术治疗,而中医针刺等疗法一直都是CSA保守治疗的最佳途径。CSA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可分为痰浊中阻、气血两亏、肝阳上亢及肾精不足等证。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通过针刺头项部穴位,能疏通经络气血,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百会为诸阳之会,能调补髓海。根据患者病情选取风池、大椎、太阳、百会及颈2、3、4、5 夹脊穴,适当增加合谷、外关、肩井等穴,缓解颈椎及周围肌肉、筋膜压力,从根本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颈部神经根,同时有效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主动脉内径以促进血液流通,缓解局部疼痛及眩晕、视物不清等症状[4]。选择风池穴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扩张椎-基底动脉,进一步缓解病症,促进局部神经及动脉复原。

颈椎牵引可通过神经血管、脊髓压迫的解除,缓解或消除颈椎病症状,患者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实现纤维环组织、髓核的复位,刺激局部神经根部位水肿的吸收和消除,并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消退局部增生组织、血肿。实施颈椎牵引时,可根据患者病情及生理结构特点选择颈部前倾角度、牵引质量、牵引频次及牵引方式。对于CSA的临床中医治疗,颈椎牵引能够很好地弥补一般针灸治疗的缺陷。患者放松坐定后,通过轻柔音乐、轻松交谈帮助患者放松全身肌肉及神经,之后实施颈椎牵引治疗,通过有效牵引纠正错位的小关节,恢复嵌入的小关节活性,同时可达到将颈椎间隙恢复到标准范围的效果,最终减轻局部肌肉、神经及肌肉丛压力,消除痉挛,松解粘连,保持局部范围肌肉、神经、关节正常解剖关系,帮助患者颈部供血恢复正常,达到缓解疼痛、耳鸣、头痛、眩晕、视物不清症状的目的。

针刺加颈椎牵引治疗CSA,能缓解局部压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综合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5]。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 朱恪材,熊冠宇.颈椎牵引和针灸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37例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6,27(2):138-139.

[3] 沈洪亮,薛爱秋.颈椎牵引并针灸加TDP照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0例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6):415-416.

[4] 张益辉.深刺颈夹脊穴配合牵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6):23-24.

[5] 陈军,李静.推拿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较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0):1531-1532.

猜你喜欢

椎动脉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