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蒸对会阴侧切切口水肿产妇的影响

2015-04-08付成华刘劲红

河北中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熏洗会阴熏蒸

付成华 刘劲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

在产妇自然分娩的过程中,为缩短第2产程,加速分娩,防止产妇会阴撕裂,保护产妇盆底肌肉及保证婴儿的安全等,通常需行会阴侧切术,适时的会阴切开有益于母婴预后[1]。但由于会阴侧切部位在解剖上的特殊性(离尿道口、肛门近,且直接与阴道相连),术后常可并发切口感染或裂开,特别是会阴水肿发生率较高[2]。2012-01—2013-10,我们采用中药熏蒸方法护理会阴侧切口水肿46例,并与常规护理4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92例均为我院足月自然分娩,并进行会阴切开缝合术的初产妇,术后24 h出现切口充血、水肿,自诉切口疼痛及活动受限,随机分为2组。熏蒸组46例,年龄20~35岁,平均(24.7±4.1)岁;孕周37~42周,平均(39.4±1.6)周。对照组 46例,年龄 18~36岁,平均(26.0±3.9)岁;孕周 37 ~41 周,平均(37.4 ±2.4)周。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初产妇,自然分娩者,阴部神经阻滞麻下行左侧会阴侧切术者,术后有切口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纳入本研究。同时排除妊娠合并症、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全身或局部感染、曾经会阴有伤口或瘢痕及接受过特殊治疗的产妇。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应用3 d抗生素,预防感染。每日用0.5%碘伏擦洗会阴2次,在分娩24 h后用红外线理疗,从灯热开始计时,每次照射30 min,每日2次,3 d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

1.3.2 熏蒸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缝合术后24 h进行中药熏蒸治疗。药物组成:两面针、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 g,蛇床子、苦参、黄柏、丹参、红花、桃仁各20 g。将组方中药送煎制成150~200 mL药液,将药液加入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Ⅳ型,上海三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储液槽中加热,等预热至有蒸汽冒出,协助产妇将对侧裤腿脱去再盖在近侧腿上,并扶助其取仰卧屈膝位,依据室内温度用浴巾包裹暴露的双腿膝盖,臀下铺一次性尿垫。将治疗仪喷口对准会阴及肛门,借助热蒸汽作用刺激会阴及肛门皮肤,距离30~50 cm,熏蒸20~30 min,一般每日熏洗2次,3 d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熏洗时注意患者的保暖和遮挡,及时了解其生理及心理感受,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防止烫伤,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停止熏洗。熏洗完毕迅速帮助患者用纸巾或毛巾擦干局部皮肤,整理衣服和床单。

1.4 疗效标准

1.4.1 疗效评定 于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价。治愈:疼痛、水肿及渗出完全消失;有效:疼痛减轻,水肿基本消退,渗出基本消失;无效:与治疗前比较,疼痛减轻不明显,水肿仍存在,渗出少许。

1.4.2 切口愈合评定标准[3]在产后42 d进行评价。甲级愈合:会阴伤口愈合良好,伤口无红、肿、硬结及压痛;乙级愈合: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线头炎等,未化脓;丙级愈合:会阴伤口出现化脓性感染或裂开。一期愈合=甲级愈合+乙级愈合。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产后42 d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产后42 d会阴切口愈合情况 例

由表2可见,2组一期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在分娩过程中,为缩短胎儿在产道中压迫和缺氧时间,必须缩短第2产程,避免会阴严重裂伤,减少新生儿窒息,会阴侧切术在产科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其并发症切口水肿、疼痛也随之发生,甚至痔疮突出、红肿,严重影响产后康复。中医学认为,产后会阴切口肿痛,系因手术创伤,损伤阴户,全身或局部气血瘀滞、经脉不通所致[4]。中药熏蒸主要利用物理热量与中草药结合产生大量的蒸汽,可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5];又可引药入体作用肌肤,大量的中药离子经皮肤吸收,提高体内药浓度,使腠理顿开,疏通络脉,气血调畅及腠理疏通,加强代谢产物的排泄,缓解疼痛,促进炎性致病因子的吸收与排泄,提高机体防御及免疫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治疗[6]。

熏蒸组方中两面针、野菊花、蒲公英疏风清热,消肿解毒;丹参、红花、桃仁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消肿;蛇床子、苦参、黄柏清热解毒,消除局部水肿,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局部组织生长,并对常见会阴切口感染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紫花地丁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诸药并用,能起到很好的清肿解毒、除湿、活血化瘀之功效,并借助中药煎煮、沸腾之精气直达病所,即奏荡涤瘀肿之功,则肿退痛消[7]。本研究结果显示,熏蒸组会阴切口疼痛、水肿及产后42 d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中药熏蒸经济、简便、安全,易于掌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1] 索瑞君.会阴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965-3966.

[2] 杜洁挺,黄菊香,严丹华.自制冰敷袋用于自然分娩会阴切口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4):414-415.

[3]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8.

[4] 姚金兰.中药熏蒸治疗产后会阴切口水肿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1574-1575.

[5] 陈国安,陈道恒.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嵌顿90例[J].河北中医,2007,29(2):119-120.

[6] 徐亚云.中药熏洗会阴切口16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江苏中医药,2010,42(12):62.

[7] 姬淑芸,王山艳,王冬青.中药熏洗用于混合痔患者术后止痛的观察与护理[J].天津护理,2013,21(1):63-64.

猜你喜欢

熏洗会阴熏蒸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改良式会阴麻醉在正常分娩的临床应用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