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80例疗效观察

2015-04-08张玲雪李平洁

河北中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水液尿频神经性

张玲雪 李平洁

(河北省行唐县中医院儿科,河北 行唐 050600)

神经性尿频又称频尿症,以小便频数为特征,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于幼儿期至学龄期儿童,尤以幼儿期发病率高。其特点为患儿在白昼尿频,尿急,尿量少而不痛,入睡后,尿频消失,又无尿床现象。神经性尿频按其临床表现与淋证、遗尿、消渴尿频有一定关联,常影响小儿健康。目前,西医治疗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为主,疗程长,效果不佳。2006-01—2012-12,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80例,并与硝苯地平、谷维素治疗8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60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3~13 岁,平均(7.0 ±0.5)岁;病程1周~1年,平均(7.3±1.6)个月。对照组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2岁8个月~14岁,平均(7.0 ±0.8)岁;病程 10 d~1 年,平均(7.5 ±1.5)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以小便次数增多为主要症状,尿常规、尿密度均正常,尿细菌培养、尿糖均阴性。并排除导致尿频的其他器质性病变[1]。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2~14岁;③签署家长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排除外阴畸形(如男孩包皮过长)、糖尿病、尿崩症、泌尿系感染及泌尿系肿瘤。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硝苯地平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4023986)0.5~1 mg/(kg·d),分3次口服,每日最大量不超过20 mg。谷维素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804)10 mg,每日3次口服。同时注意合理饮食、保暖,治疗期间适当减少饮水量,避免不良刺激。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匮肾气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147)水丸(年龄+5)粒,每日2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2周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每日排尿次数10次以下,无尿急感,恢复正常学习生活;好转:治疗后每日排尿次数减少10次以上,不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无效:治疗后病情无变化[2]。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1.5岁小儿即可自动控制排尿,3岁时每日排尿约11次,至学龄前和学龄期减少到6~7次,一般幼儿每日尿量500~600 mL,学龄前600~800 mL,学龄儿800~1 400 mL,尿量不增而排尿次数增加为尿频。神经性尿频发病女孩多于男孩。此类患儿的排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变,膀胱容量正常。现代医学认为,其原因可能由于小儿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高级中枢对脊髓及排尿中枢的抑制能力差[3],以及焦虑、紧张、受惊吓等精神因素,致膀胱神经功能失调所致。硝苯地平通过阻断逼尿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抑制兴奋收缩偶联,从而使逼尿肌舒张,减弱排尿反射。谷维素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使膀胱功能恢复正常。神经性尿频临床上易被误诊为泌尿系感染而长时间错误地使用抗生素治疗,以致延误病情,影响患儿生活、学习及心理健康,应当引起重视。实际上临床单独应用西药疗效不尽如人意,时常有的患儿缠绵难愈,或愈后易复发。

中医学认为,人体水液代谢包括输布和排泄2个方面,正常情况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转输、肺的宣降、三焦的气化、肾的升清降浊等多个脏腑共同协作完成。其中,肾主持和调节水液的功能起主导作用,并贯穿于水液代谢过程的始终。《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故肾主水液是肾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这一功能主要靠肾的气化作用来完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升清降浊。肾的气化,使清者上升于肺,输布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此过程称“升清”。浊者通过肺的肃降下归于肾,再经肾的气化,使浊中之清者复经脾达肺,发挥营养作用;其浊中之浊者,下注膀胱排出体外,此过程称降浊,如此维持水液的动态平衡。二司膀胱开阖。《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开阖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肾的气化功能正常,则开阖适度。开,则代谢后的水液得以排出;阖,则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贮存。只有肾气充沛,肾阳充足,气化正常,则膀胱开阖有度,固摄有权,人体水液代谢才能正常。若肾气不足膀胱开阖失司,固摄无权,则会出现尿急、尿频、遗尿等病理现象。另外,脾的转输、肺的宣降、三焦水道的通调等仅起辅助作用,关键是肾阳的温煦气化发挥正常的功能。

神经性尿频属中医学淋证范畴,此类患儿多有面色苍白无华,眼周黯黑,舌体胖大,舌质淡黯,脉沉缓重按无力等先天禀赋不足,下元虚冷之征象。《灵枢·九针》曰“膀胱不约为遗溺”,《灵枢·口问》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肾虚脾虚使膀胱气化失常,排尿功能失去控制而产生尿频,其中肾虚下元虚寒为其主要病机。因此,临床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我们应用温补肾阳、扶助气化、健脾利湿之法治疗。为此,我们在应用上述西药的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方中附子、肉桂为君,取少火生气之意,散下焦虚寒,达温煦蒸发气化之功;熟地黄益阴化阳,辅以山药、泽泻、茯苓健脾渗湿。诸药合用,共奏温养下元、益肾健脾之功,使肾之气化功能正常,膀胱开阖得度,使尿频得到有效的控制。

观察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1] 江育仁,张奇文.实用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10-611.

[2] 翟振龙.中药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30例临床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6,21(5):440.

[3] 徐正国.小儿神经性尿频53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学,2002,3(2):87.

猜你喜欢

水液尿频神经性
背后七颠百病消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尿频都是前列腺炎引起的吗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膀胱的谎言——尿频、尿急、尿失禁
孕期尿频怎么破
饮水
中医脾主运化水液理论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发微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探究神经性关节病利用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