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垦利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浅析

2015-04-07巴前梅

山东水利 2015年8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田间水利

巴前梅

(垦利县灌溉管理处,山东 垦利 257500)

垦利县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入海口处,是东营市的农业大县之一,总人口22.27万,其中城镇人口4.67万,农村人口17.6万。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有效保障了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还存在灌排设施不配套、工程老化失修等问题,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灌排体系现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垦利县现有中小型水库98座,设计库容1.37亿m3;引、提黄河水闸、站 12座,设计引、提水能力203.1 m3/s,其中县属闸、站10座,设计引、提水能力133.1 m3/s;引黄灌区7个,分别是胜利灌区、曹店灌区、双河灌区、垦东灌区、五七灌区、路庄灌区和十八户灌区;骨干排水河道10条,分别是六干排、溢洪河、永丰河、张镇河、小岛河、五六干合排、广蒲沟、广利河、清户沟、三排沟,总长162.2 km,县境内长133.27 km;黄河为境内唯一的自然河流,上起董集罗家,流经垦利县120 km注入大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力保障了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所需,提高了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逐年增加,但主要是用于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缺少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投入机制。同时,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跨区域的特点,地方财政困难,以往地方的配套资金难以足额配套落实到位。乡镇财政经济薄弱,也没有固定资金投入渠道,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2.2 现有设施老化严重

垦利县的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年代久远,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不少工程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普遍老化损坏严重。农田灌溉方式也比较落后,特别是在抗旱抢水时,由于大部分渠道为土渠,沿途水的渗漏损失严重,水的利用率低。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水资源浪费严重,输水效率低,渗漏损失大,输水费用增高。

2.3 运行维护管理水平低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工程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无固定管理维修经费来源,导致大量田间工程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群众保护和爱护水利设施的意识淡薄,人为破坏水利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普遍存在人员少、待遇低等问题,现有乡镇水利员大都身兼多职,难以全面投入水利工作,致使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长期处于无管理机构、无管理人员、无管理经费的状态,造成水利设施管护困难,工程效益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2.4 田间灌排工程不配套

垦利县是一个干旱缺水地区,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由于历年干旱,垦利县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造成只重视灌溉工程,忽略了田间排水工程的现象,造成田间积水排泄不畅,建设“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体系任重而道远。

3 原因分析

3.1 资金筹措困难

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长远规划和群众间接受益的工程,在组织实施中,面临组织困难和资金筹措困难。特别是跨村、跨乡镇的工程,如骨干排水河道的疏浚治理,引黄干渠的清淤等,上游和下游的群众都站在各自的角度考虑,意见不统一,光靠群众难以解决。垦利县全部为引黄灌溉,年年需要清淤,所需资金较大,光靠当地财政解决远远不够,只有通过上级给予资金补助。

3.2 建管机制不健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建设、使用及管理方面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工程建设投资渠道单一,工程建成后,有人用、无人管的现象十分普遍;水资源浪费严重等,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正常发挥效益。相当一部分中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不清、责权不明,原有的建管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3.3 部门协调不够

在新形势惠农政策的支持下,部分农口部门通过努力争取到了许多项目,但对农业综合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缺乏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侧重于强调自身利益,缺少统筹规划,系统布局,没有做好现代农业和水利建设结合的文章,致使已建项目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4 对策与建议

4.1 拓宽工程投资渠道

在国家补助资金的引导下,明确事权,按照“分级负担,分级负责”的原则,引导农民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县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通过多渠道增加水利投入。对已经建成的水利项目,具备条件的经过批准可以依法转让产权或经营权,以回收的资金滚动投资于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

4.2 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

制定全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从投入、建设、产权、管理、运行等方面在政策上予以明确;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进行供水成本核算,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供水水费收缴、管理、使用与工程运行管理相协调的管理机制。力争工程建到哪里,建设管理制度跟到哪里,真正做到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建立镇(街道)水利站、生产服务队、农民用水协会“三位一体”的农田水利管理模式,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4.3 加强田间工程的配套完善

加大田间排水工程建设,对全县的排水工程进行科学统一的规划布局,从根本上解决田间排水不畅问题。同时,加大对引黄渠道的节水改造力度,减少输水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向着节约用水,一水多用的方向发展。

4.4 统筹规划实施建设项目

按照优化配置的原则实施总量控制,对生产力布局及需水结构进行调整,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充分综合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农民用水需求和水利工程现状,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研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规划,并严格按规划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组建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保证工程建设透明,质量过硬。

4.5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充分认识水利站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水利站的必要性,理顺水利站的隶属关系,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这样既有利于调动乡镇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同时,制定激励政策,吸引、鼓励高校毕业生加入到农村水利设施管理队伍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专业技术培训,逐步优化水利队伍结构。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田间水利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