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小儿肾气不足型遗尿80例

2015-04-07全香美李冬梅通讯作者刘克新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5期
关键词:遗尿病证熏蒸

全香美 王 芳 李冬梅 通讯作者:刘克新

(黑龙江省牡丹江中医医院,157000)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据国外统计,儿童中遗尿症发病率为10%~15%,其中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每年约有15%的自愈率[1],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笔者针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遗尿患儿开展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遗尿患儿80例,年龄皆大于5岁,最大为14岁,平均年龄(8.47±1.51)岁;男性54例,女性26例。膀胱容量分析,膀胱容量随儿童年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采用Hjalmas的研究结果显示正常膀胱容量为[30+30×年龄(岁)]mL,全部患儿皆存在膀胱容量的不足。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根据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研究用诊断标准)(WHO1993,中文版)。诊断依据为:①儿童年龄与智龄≥5岁。②不自主的或有意尿床或尿湿裤子,7岁以下每月至少2次,7岁以上每月至少1次遗尿。③不是癫痫发作或神经科疾病所致的小便失禁,也不是泌尿道结构异常或任何其他非精神科病的直接后果。④不存在符合ICD-10类别标准的任何其他精神障碍的证据。⑤病程至少3个月。中医辨证标准(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睡中经常遗尿,醒后方觉,甚者一夜数次,小便清长,面白少华,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可有智力稍差,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纳入标准:①年龄5~14岁。②符合诊断标准。③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④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心、肝、肾、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或先天性疾病、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及精神病患者。②因心理因素、不良卫生习惯造成的遗尿症患儿。③对盐酸氯芬酯胶囊过敏者。④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者。⑤不能合作者。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盐酸甲氯芬酯胶囊(健瑙素,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口服,1次0.1g,每日3次。

治疗组:予中药遗尿汤熏蒸治疗,每日2次,治疗14d。方药:益智仁15g,石菖蒲10g,桑螵蛸20g,肉桂10g,桂枝10g,麻黄5g,枸杞子10g,补骨脂10g,金樱子15g,透骨草10g。具体操作:将遗尿汤放入汽疗仪的储药盒内,并将汽疗仪加水、预热至38~42℃,令患儿裸露腰腹部皮肤,平躺于汽疗仪的熏蒸床上,外叩透明罩进行熏蒸,熏蒸20 min结束,将患儿皮肤擦干,下离汽疗仪,本次治疗结束。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d、14d测定各组患儿膀胱充盈度。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证候积分疗效标准分别从临床表现和日常生活状态进行全方位评估。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经治疗后未再遗尿。好转:遗尿次数减少,睡眠中能叫醒排尿。无效:遗尿无变化。

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表1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膀胱容量分析见表2。

表2 膀胱容量分析(±s,mL)

表2 膀胱容量分析(±s,mL)

表2结果表明,纳入后治疗组的患儿膀胱容量均存在不足,经治疗,全部患儿膀胱容量皆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有48例达到正常儿童水平,膀胱容量正常率为80%。全部患儿治疗前后膀胱容量皆有上升,P<0.05,有显著性差异。

讨论

肾气亏虚为本病重要病机,故温补肾阳、固涩止遗为治疗大法。遗尿汤方中益智仁、枸杞子、补骨脂补肾助阳、缩尿止遗;桑螵蛸、金樱子直入肾经,缩尿止遗;肉桂、桂枝温阳散寒、助阳化气;麻黄宣肺气、利水道;透骨草、石菖蒲相伍开腠理,使药物透皮导入体内。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肾气、固涩止遗之功。中药熏蒸疗法的给药途径虽然与内服药物不同,但其作用原理是一致的。中药熏蒸疗法通过体表给药,使药物蒸汽切近皮肤,能彻到肉理之中,药物之气味透过皮肤可直入经络,传于脏腑、输布全身而融化于津液之中,与之合而为一,实具有内外一贯之妙。并随其所用之药,起到祛邪扶正、调节阴阳的作用。

中药熏蒸疗法能够明显减轻肾气不足型遗尿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改善总体临床转归。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提升膀胱容量,其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中药熏蒸疗法能够解决患儿口服中药困难的问题,提高患儿用药的依从性,且无口服西药的诸多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1]徐虹,曹琦.儿童遗尿病因病机的研究和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10):793-79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6.

猜你喜欢

遗尿病证熏蒸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艾叶熏蒸治疗肌紧张性偏头痛
幼儿园中的遗尿风波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温肾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34例
甲醇和乙醇熏蒸法对直喷柴油机气体和颗粒排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