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灯照、膏药配合按摩治疗落枕

2015-04-07傅伟锋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5期
关键词:酸胀膏药体征

傅伟锋

(浙江省绍兴诸暨第四人民医院,311814)

落枕,又名“失枕”,是一种常见的颈部软组织损伤病症,大多数与睡眠时体位不正,枕头过高或软硬不适,颈部感受风寒有关。一般是在醒后出现颈部疼痛,颈部肌肉痉挛压痛,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颈部不能旋转后顾,旋头时常与上身同时转动。2012~2013年,笔者用灯照、膏药配合按摩治疗落枕9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分为三组。第一组:灯照配合按摩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岁。第二组:灯照配合膏药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9岁。第三组:灯照配合膏药及按摩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7.5岁。三组病程均在2d以内,均为急性发作。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治疗方法

第一组:对颈肩背部灯照30min,充分软化颈肩部的僵硬肌肉,再配合按摩,按摩操作如下:患者坐位,医者用轻柔的拿捏手法施于患侧的颈部5min,同时伴有颈部轻柔的屈伸和侧屈运动;然后用揉法施于肩背部5~6 min,以酸胀为度,可以缓解肌肉的痉挛及病痛。最后小鱼际叩肩背部。第二组:灯照30min,并配合肩背部的膏药。第三组:灯照30 min,配合膏药(院内制剂)及按摩,按摩操作如第1组。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颈部疼痛消失,颈部活动自如,肩背部酸胀消失。好转:颈部疼痛缓解,颈部活动有所改善,肩背部酸胀减轻。未愈:症状无改善。

症状体征观察:治疗前后记录颈部活动受限、颈部刺痛、肩背部酸胀情况。标准评分如表1。

表1 症状体征观察标准评分

结果:疗效评价:根据表2中的结果,三组方案的总体疗效均在85%以上,效果满意。其中第三组方案治疗落枕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表2 三组方案疗效比较 [例(%)]

症状体征观察:根据表3~5中的结果,落枕的症状体征如颈部活动受限、颈部刺痛和肩背部酸胀等均有所改善,其中第三组方案明显优于前两组方案。

表3 第一组治疗方案症状体征前后比较(±s)

表3 第一组治疗方案症状体征前后比较(±s)

表4 第二组治疗方案症状体征前后比较(±s)

表4 第二组治疗方案症状体征前后比较(±s)

表5 第三组治疗方案症状体征前后比较(±s)

表5 第三组治疗方案症状体征前后比较(±s)

讨论

落枕多数由于邪阻经脉或颈部受损伤,气血痹阻,不通则痛而致,属于气滞血瘀。若行气活血、散寒止痛则可以对落枕有所帮助。

研究结果表明,灯照、膏药再加上按摩手法能明显改善患者落枕的各症状体征,能明显缓解颈部、肩背部的疼痛,痊愈率达到90%。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猜你喜欢

酸胀膏药体征
小膏药,大学问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
撕膏药避免疼痛小妙招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手到病除
苏木泡脚养血安神
手到病除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碱洗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