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痉挛性瘫痪
2015-04-07郝世飞吕小桃
郝世飞 李 菲 吕小桃
(1.山西省人民医院,太原030012 2.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近年来,笔者运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痉挛性瘫痪60例,并设单纯采用康复训练的3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2014年2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痉挛性瘫痪患者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针结合康复组和康复组各30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气虚血瘀型:半身不遂,口舌㖞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且辨证为气虚血瘀;年龄40~75岁,性别不限;初次发病,且发病时间在2周至半年的恢复期痉挛性偏瘫患者;脑卒中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测患侧肢体痉挛程度评定在Ⅱ~Ⅳ级;近期未服用过肌肉松弛剂及中西医镇静药物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智力障碍和听觉障碍;知情同意,且签订知情同意书者。②排除标准:不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经检査证实由脑肿瘤、脑外伤、脑出血、脑寄生虫病、心脏病、代谢障碍等疾病引起者;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病情危重、失语及有严重认知障碍者;既往有运动功能障碍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张力障碍者;已接受其他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察者。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初14d内均行常规治疗:改善脑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脑代谢、降压、调脂及对症治疗。
1.康复组:采用国际公认的抗痉挛的理论及方法结合Brunnstrom、Bobath、和Rood技术[3]。康复训练治疗的原则主要是增加正常感觉输入,促进躯体及四肢的主动运动,降低过度的肌张力,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强调个体化治疗,采用“一对一”方式,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坐位、站立和行走的平衡训练、动作训练和步态训练。同时对患者进行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康复教育。每日康复训练治疗1次,每次45min,每周连续康复治疗5d,休息2d后继续下1个训练疗程,共治疗2周。
2.腹针结合康复组(简称结合组):①腹针治疗:采用薄智云在《腹针疗法》中的取穴[4]。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双)、外陵(双)、大横(双)、上下风湿点(患)。操作:患者取仰卧位,针刺前先检查肝、脾大小及是否有触痛,确无阳性体征者即可施治。首先确定任脉的位置,如果任脉被瘢痕线所覆盖,则在瘢痕线边缘接近中线的一侧进行取穴。选用1.5~2.0寸毫针,用75%的酒精常规消毒,根据患者的身体发育、腹壁厚度决定进针深度。进针时应尽量避开神经及血管,以免产生疼痛和出血。施术时一般分为三部法,采用候气、行气、催气手法。将针刺入所有穴内,停留3~5min谓之候气;3~5 min后根据病情需要把针捻转至适当的深度(分为天、人、地三部)使局部产生针感,谓之行气;其中引气归元、大横深刺到达地部,外陵、滑肉门以及上、下风湿点均中刺到达人部。再隔5min轻轻捻转平补平泻或调整针刺的深浅以加强针感,使得针“刺至病所”,谓之催气。留针30min后起针。每日腹针针刺治疗1次,每次留针30min,每周连续针刺治疗5d,休息2d后继续进行下1个针刺疗程,共治疗2周。②康复训练同康复组。
治疗结果
观察指标量表:使用国际上公认的统一相关量表,包括ASS、FMA、ADL量表的评分。①肌张力量表(ASS):通过改良Ashworth分级法赋予分值评定肌张力。②运动功能量表(FMA):通过简化Fugl-Meyer(FMA)评价法来评定肢体运动功能。③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根据改良BI指数分级法评定日常生活能力。以上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各评估1次。
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见表1。
表1 康复组与结合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比较±s)
表1 康复组与结合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比较±s)
表1说明在降低脑梗死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肌张力方面结合组效果优于康复组。
两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r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康复组与结合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r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
表2 康复组与结合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r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
表2表明在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结合组效果优于康复组。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I指数)比较见表3。
表3 康复组与结合组治疗前后改良BI指数评分比较(±s)
表3 康复组与结合组治疗前后改良BI指数评分比较(±s)
表3表明在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结合组效果优于康复组。
讨论
脑梗死最严重的后遗症便是偏瘫,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在偏瘫康复的过程中,痉挛问题是关系到恢复程度的核心。据统计,脑中风偏瘫后3个星期内约有90%的患者将发生肢体痉挛,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沉重负担[5~9]。因此,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康复备受关注,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通过中医整体观念的理论指导,以神阙经络系统为核心创立的一种全新的独创微针疗法,通过针刺腹穴最大限度地激发神经系统及人体经络自我调控的潜能,使内脏功能逐渐趋于稳态来治疗疾病。该疗法以无痛、高效等优势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具有良好的疗效,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以Brunnstrom技术、Bobath技术、Rood技术、PNF等简易化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一直是康复医学治疗偏瘫痉挛的主要方法,也是最基础、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对促进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方面有着明显的疗效,通过及时和正确的康复训练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以加快康复进程。这亦是现代康复治疗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所在,同时国内外的研究也已经证实它的疗效。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痉挛性瘫痪优于单纯康复治疗,且未发现不良反应,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3]王玉龙.康复评定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1):331-334.
[4]薄智云.腹针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
[5]王文化,赵冬,吴桂贤,等.北京市1984~1999年人群卒中发生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0(4):269-271.
[6]黄茂盛,洪震,曾群,等.90年代上海社区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及其危险因素动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10(3):198-200.
[7]黄晓琳,陆敏,彭军.不同康复治疗计划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2(6):351-352.
[8]Petrilli S,Durufle A,Nicolas B,et al.Prognostic factors in the recovery of the ability to walk after stroke[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02,11(6):330-335.
[9]Mourao AF,Oliveira I,Pinheiro MN,et al.Stroke as the dramatic presentation of infectious endocarditis:the importance of the clinical history[J].Acta Reumatol Port,2006:34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