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对外贸易失衡问题的探讨

2015-04-07高天跃娄义华

金融经济 2015年16期
关键词:顺差产业结构贸易

高天跃 娄义华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45)

近年来,我国放宽了对外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政策,促使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致使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出现贸易结构失衡和进出口不平衡的现象,使得对外贸易顺差不断增大,加大了内部经济发展对外部经济市场的依赖,外部经济市场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阻碍作用。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本文将从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表现入手,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原因、对外贸易失衡的影响以及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失衡问题的策略。

1.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表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也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进而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促使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对外贸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但在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应注意到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进出口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问题。

1.1 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量失衡

所谓进出口总量失衡就是指在对外贸易过程中进口额和出口额数量相差较大。下文将以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具体介绍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量失衡的表现。

如图1所示,从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量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增加。特别是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至2008年,这段时间我国的货物贸易的进出口额增长速度较快。2009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国内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的下降,2010年以后我国经济逐渐恢复,货物进出口额也出现稳步上涨的趋势。在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差额出现一定的波动。1994年,我国市场经济制度逐渐完善,对外贸易出现顺差,并出现贸易顺差不断加大的趋势。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货物出口额降低,使得贸易顺差减小,并在以后的年份里逐渐减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努力平衡货物进出口的数量,逐渐转变了对外贸易的模式。

图1 1978-2012年中国货物贸易变动图

表1 1990-2012N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表 单位:亿美元

如表1所示,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也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而不断增加,但总体而言,服务贸易的进口额要远大于出口额,致使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

总之,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严重失衡,货物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状态,而服务贸易则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数额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

1.2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失衡

除了对外贸易总量失衡,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处于失衡状态。主要表现在商品结构、方式结构、模式结构以及区域结构几个方面。

第一,是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失衡。对外贸易商品可以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两种。而有形商品又可以分为初级成品和工业制成品。我国初级成品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额不断加大。而工业制成品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此外,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明显要大于初级成品,且其比例还在不断增加。无形商品主要就是指服务贸易,因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时间短,导致服务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影响了服务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其长期处于逆差状态。

第二,是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失衡。对外贸易的方式包括很多,但本文主要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分析研究的对象。一般贸易在最近几年出现了贸易逆差,且逆差额在不断增大,而加工贸易则一直处于顺差状态,其顺差额也逐渐增加。此外,在1995年以前,一般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逐渐加重,最终反超了一般贸易。

第三,是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失衡。对外贸易模式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平稳,贸易量逐年上升,而且我国对外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由此可知,我国对外贸易处在国际市场的低端。

第四,是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失衡。区域结构可以分为外部区域结构和内部地区结构。我国对外贸易的外部区域较为固定,主要是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洲的发达国家,1990年至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各大洲的分布如表2所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外部区域的合作伙伴总体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逐渐出现一些新兴的经济体。而内部地区贸易基本上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导致本土区域发展不平衡。

表2 1990年至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各大洲的分布

2.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

2.1 同时期的要素禀赋状况不同

要素禀赋理论就是指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出口本国较为丰富的资源和产品,进口本国较为稀少或短缺的资源或产品,从而实现本国对外贸易利益最大化。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密集,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凭借自身优势建立了以生产加工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在对外贸易中取得较大的成果。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发现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加方式无法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严重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要素禀赋理论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一大主要因素。

2.2 外商投资是导致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渐放宽了外商投资的政策,鼓励外商进入本国市场。外商选择中国市场的原因很明了,主要是因为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对外政策较为宽松,正是因为中国市场具有这样的特点才导致外商投资增加,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致使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过程缓慢,始终停留在以第二产业为主的较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层次,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对外贸易结构失衡。

2.3 国内消费需求和生产能力过剩之间的矛盾

国家的需求可以依据地理位置分为内需和外需两种形式。内外需求比例的稳定是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既不能闭关锁国,不与国际市场接触,又不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况都不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目前,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使得国内市场需求小于供给,过剩的产品不得不消费在国际市场。增加了对外贸易的出口额,增大了对外贸易顺差,使得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

2.4 对外贸易政策的引导作用

科学合理的外贸政策是确保对外贸易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也是影响对外贸易结构的关键因素。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采取的是比较保守的对外贸易政策,限制进口产业,鼓励出口产业,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差额处于比较小的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也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实施自由化的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总量快速增长。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开始实施更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市场经济制度逐渐完善,从而促使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同时也遇到更多的问题。

3.对外贸易失衡的影响

3.1 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失衡导致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低端的位置,粗放型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外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加大了我国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都会给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波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性发展,进而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影响我国外贸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顺差是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一大因素。我国产业结构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即在我国产业结构组成中制造业占的比重较大,而我国出口的产品也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但我国主要的进口产品是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高科技产品。这种对外贸易方式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失衡。外国企业和本国企业又比较看重中国市场的制造和加工出口,加大在这一领域的资金投入,加重了对外贸易的不平衡,影响了我国外贸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3.3 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额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的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出口额的增加,促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大,从而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和对外债权增加。而部分发达国家将贸易顺差的产生归咎于人民币币值被低估,迫使人民币增值,加大了政府的压力,损害了国家的根本利益。

3.4 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

我国贸易顺差的出现,增加了国际市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敌视,使得我国外贸环境变得恶劣,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由于我国是以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占有的份额较大,极易遇到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而我国内需不足,又不得不依赖国际市场消费产品,这就导致国际贸易冲突,严重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

4.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失衡问题的策略

4.1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外贸易结构失衡。因此,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是解决对外贸易失衡的有效策略之一。第一,要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可以利用税收杠杆,一方面限制低值品的生产和出口,另一方面加大高科技产品的资金投入,从而做到产品结构优化;第二,加大服务贸易的出口贸易量,改变服务贸易逆差的现状。

4.2 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的速度

我国对外贸易中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低廉的价格使我国出口的加工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较大,但这种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是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一大原因。因此,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的速度是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有效措施之一。第一,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加工企业创新的速度,促使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第二,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促进企业创新的原动力,只有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完善,才能真正实现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的目标。

4.3 扩大我国内需

国内需求不足才导致我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大。这不仅影响了我国外部经济的发展,也对国内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扩大国内需求是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有效途径。第一,应逐步完善国内社会保障体系,刺激消费,平衡储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第二,进行金融体系改革。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各方面政策法规还不完善,致使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第三,完善对外贸易的相关政策。

5.总结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加快,加大了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对外贸易失衡不仅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还给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关专家学者应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有关方面的研究,寻找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策略。

[1]桑百川,李玉梅.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失衡[J].国际贸易问题,2008,(6):83 -88.

[2]李丹.中国对外贸易失衡的现状分析[J].商,2014,(4):212-212.

[3]桑百川.外商投资下的我国对外贸易失衡[J].经济导刊,2007,(12):94-96.

猜你喜欢

顺差产业结构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贸易统计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China international payment continues“double surp lus” in first quarter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