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像建构汉代长生信仰体系
2015-04-07王倩
文章编号:1003-9104(2015)01-0241-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汉画像石神话谱系研究”(项目编号:13CZW024)阶段性成果;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神话学文明探源路径研究”(编号:12YJC751081)阶段性成果;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4批面上一等资助“比较神话学视阈下汉画像石西王母图像方位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M 540400)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倩( 1974- ) ,女,汉,安徽利辛人,文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文学人类学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神话学会会员,国际道教协会会员。研究方向:神话学,艺术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汉代长生信仰类型的建构
较之于同类研究论著,汪小洋教授著作《汉墓壁画的宗教信仰与图像表现》(以下简称“著作”)最大的贡献是:它通过汉墓壁画建构了汉代的长生信仰体系。在此之前,我们仅仅知道汉人笃信长生,希望借助于种种手段而达到不死之目的。譬如服用仙药、食用仙丹等。至于汉代长生信仰的完整体系中有没有结构层面上的差异,相关成果语焉不详。著作指出,就汉墓壁画描述的内容而言,汉代社会的长生信仰非常复杂,并不是单一的结构。“概而言之,汉墓壁画是对天界的描述,汉画像石是对仙界的描述。汉墓壁画依托的是国家政权维持的国家宗教,汉画像石依托的是民间传播的西王母信仰和其他神仙信仰。在具体的图像表现中,壁画墓的天界图像主要来源于国家宗教的长期积累,对民间神仙信仰只能是有所接受,而画像石墓的仙界图像是在西王母信仰的指导下另建一个神仙世界,国家宗教的天界也在这个新神仙世界中得到了改造。”[1](p.1)汪小洋教授试图通过汉墓壁画与汉画像石图像内容的比较,建构一个有结构差异的长生信仰体系。就信仰的主体而言,著作将汉代的长生信仰分为官方(或主流社会)与民间,前者依靠国家宗教,而后者则植根于西王母信仰。落实到具体的彼世归宿,表现为官方长生信仰将彼世归宿描述为升入天界,而民间长生信仰则将彼世归宿描述为升入仙界。换句话说,著作首次指出汉代存在两种不同的长生信仰,并且指出汉人长生信仰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彼世观念。就这一点而言,该书的学术价值可谓大矣。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出土之前,一些学者不认为中国存在彼世信仰,因此就没有人死后灵魂归宿到天堂这种理念,胡适早年就坚决认为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没有天堂与地狱的观念,即中国的彼世信仰是佛教带来的。李约瑟同样坚持这种观点。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描述的内容,使得许多学者开始意识到早期中国存在死后灵魂升入天堂的观念。余英时《东汉生死观》、鲁惟一《长生和对死者的仪式》都有相关阐释,尽管合理但并不能回答我们的问题。幸运的是,汪小洋教授根据汉墓壁画与画像石描述的相关内容,对此给出了确切的答案:“从墓葬遗存看,壁画墓是中上贵族阶层墓葬建设,而画像石墓是中下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墓葬建设;从图像内容看,壁画缺少西王母图像而画像石多西王母图像;从墓葬分布看,壁画墓分布比较集中而画像石墓普遍存在。这些客观存在的区别应当有存在的理由。因此我们认为:不同的宗教信仰体系决定了不同的图像表现体系,汉墓壁画反映国家宗教信仰所以创作了以天界为主的图像体系,汉画像石反映民间宗教信仰所以创作了以仙界为主的图像体系。”[1](p.9)从中可知,汉代主流社会的长生信仰强调人死后进入天界,而民间信仰强调死后升仙。这就意味着,汉墓壁画与画像石描绘的相关图像体系表明,汉代主流社会信仰与民间社会信仰中的灵魂死后的归宿是不一致的,前者强调灵魂进入天界,后者强调灵魂进入仙界。对于汉代宗教研究而言,这样的结论无疑是具有促进意义的,更为重要的是,该洞见是建立在汉代墓葬壁画与画像石研究的基础之上,较之依靠书写证据而得出的结论,其可靠性与说服力不言自明。
著作通过图像与文献的双重阐释,建构了这样一种长生信仰框架:汉代的主流社会推崇以“天”为主的长生信仰,强调死后进入天界获得不朽,而民间盛行以西王母为主的长生信仰,倾向于通过获得不死仙药进入西王母掌管的不死仙界。对于汉代宗教体系的研究而言,这种类型的建构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艺术思想史研究来说,著作的价值不仅仅如此,其价值还体现在关于汉墓壁画长生图像序列的建构上。
二、汉墓壁画长生图像序列的建构
认知考古学认为,尽管现代人无法获知过去人们的所思所想,但却可以通过古人遗留下来的东西了解他们的思想,因为文物体现了古人的思维与意识。另一方面,图像本身蕴含的理念并非源自个体,而是源自集体。
汪小洋教授指出:“在汉壁画墓中,所有图像的情节都是围绕着长生主题的指向而展开,而且墓主人的态度是丝毫不掩饰自己对长生的向往的迫切心情的。”[1](p.6)因此,汉墓壁画就成为汉代国家宗教表述长生信仰的符号,建构汉墓壁画的长生图像体系也就成为一种必然。汪小洋教授将汉墓壁画的长生图像分为如下几个序列:升仙图、神灵图、女娲图、天象图、宴饮图、出行图、墓室结构图。[1](p.114-205)在该图像体系中,升仙图、神灵图、女娲图、天象图为神圣意义上的图像序列,宴饮图、出行图、墓室结构图而为世俗意义上的图像序列。这种二元对立的图像体系反映了汉人关于长生的认知:长生不仅仅是一种神圣的宗教行为,更是一种现实的诉求。此世与彼世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而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汪小洋教授关于汉墓壁画长生图像序列的分类并不包括仙界图像序列,仅仅只有升仙图像序列。汉人热衷于追求升仙,但墓葬图像中并未出现相关的仙界序列,这一点看上去非常奇怪。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关于这一点,汪氏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尽管升仙是汉人长生信仰的核心,但国家宗教信仰中的长生图像表现与民间信仰中的长生图像表现还是有所区别的。“壁画墓是中上贵族阶层的墓葬建设,其中的宗教思想必然是以主流社会宗教思想为主的,因此而受到国家宗教的完全制约。这一点反映在壁画中就是神多而仙少,神的地位高而仙的地位低。”[1](p.209)加之国家宗教强调天帝的至高地位,民间信仰强调西王母的至高地位。以天帝为主的宗教图像体系自然将天界作为描绘的主要内容,而以西王母为主的民间信仰将仙界作为表述的主体。不过,天界就是升天,升天就是升仙,所以汉墓壁画缺少仙界图像并不意味着汉代主流社会并不奉献长生信仰,只不过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来表现而已。
三、汉画图像体系比较
不论是汉代长生信仰类型的建构,还是汉墓壁画长生图像系列的创建,著作都是借助于汉画图像体系的比较而进行的。就方法论而言,本书采用了比较图像学的阐释模式。汪氏一书的比较应当属于比较图像学的横向比较方式,只不过它不是两种不同文化图像之间的比较,而是属于同一文化图像之间的内部比较,希望借助于图像序列的比较,达到同中见异的比较效果。从图像体系来看,汪氏比较的内容限于汉墓壁画与汉画像石,即汉墓壁画与画像石之间的比较。落实到具体的内容,则包括图像时间的比较,图像所属阶层的比较,图像构图结构的比较,图像墓葬形制的比较,图像体系特征的比较,以及图像叙事体系特征的比较,等等。汪氏的横向比较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图像形式比较,而是一种图像内容的比较,因为其中涉及的汉墓壁画与汉画像石出现时间的比较,以及汉墓壁画与汉画像石墓主人社会身份的比较属于文化研究的范畴,汪氏通过这种横向比较而得出的一些结论因此富有启发意义。
对于比较图像学而言,汪氏的比较属于横向比较,在方法论层面上并不具创新价值。但对目前汉画研究来说,此种图像系统比较的阐释方式尚属首创。其积极意义就在于,通过图像系统的整体性比较,看到了两种不同信仰的内在关系。换言之,图像体系的整体性比较能够彰显隐藏在其背后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对于重新认识汉画的属性与范畴,这种图像比较模式无疑具有启迪价值。(责任编辑:徐智本)
参考文献:
[1]汪小洋.汉墓壁画的宗教信仰与图像表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