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及经验对策分析

2015-04-04沈晓玲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产品体系质量

沈晓玲

(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1 建设背景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根源难以追溯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毒豇豆”、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但因大多数上市农产品无包装、无标识,即使发现问题,也难以追溯到责任主体,让有限的行政执法监管难以大有作为。

1.2 国家日益重视农产品生产安全和质量追溯

相继出台《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等,要求逐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制定具体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分区编码、数据共享、通查通识的原则,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和数据库。”

1.3 可追溯已成为影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农产品同时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进行竞争。国外产品因其质量看似更有保障,具有可溯源等特性,更受消费者青睐,对国内农业产业冲击较大。同时,发达国家常以质量安全为由设置贸易技术性壁垒,导致农产品出口屡屡受阻,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利益。

2 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 必要性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虽已有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统一规范的追溯制度,可追溯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实施追溯的成本较高,以及消费者没有固定统一的渠道了解农产品来源和质量安全方面的信息。因此,建立一套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成集“管、防、控”于一体,面向生产加工企业、销售终端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能实现监管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实时监管,实现企业对管理流程的优化,打造信誉品牌,实现消费者对生产流通信息的可查询,增强消费信心。

2.2 可行性

从政策角度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重点支持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有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进行保障。从行业监管角度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的环节多、链条长,主体不易管控。建立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能够提高监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防和监督管理方面的效率,是界定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从消费者角度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产品原料来源和生产过程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满足了消费者对所消费产品的知情权。研究显示,消费者对能确保安全性的可追溯食品支付意愿更高。从农业企业角度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生产流程,树立诚信意识。对于出现问题的农产品能够追查到具体环节、相关责任人,准确判断问题原因。从技术角度分析: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高新技术融合集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能完成基础信息采集、集成、管理和信息服务,提供针对监管部门、生产经营主体以及消费者等不同对象的综合应用服务。从成本投入角度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较大成本投入,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取政府投入建设和企业自有资金建设。投入的成本视系统应用的规模大小、农产品品种范围和可追溯化程度的详实不同而异常。

3 建设成效及经验

四川省从2010年起开始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目前,已有132个县、512家企业(专合社)的2986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入驻追溯系统,使用追溯码1.03亿张,接受网上查询125万人次。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供借鉴。

3.1 强化追溯体系建设保障

3.1.1 强化组织领导 省政府出台文件明确提出“建立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并召开“全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场会”,专题安排部署农产品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省市县农业部门均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3.1.2 强化投入保障 连续6年投入专项资金,安排143个县(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同时,在省级监管示范县创建资金中,明确追溯体系建设内容。

3.1.3 强化制度设计 先后制定并印发《关于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通知》、《四川省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及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确保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有章可循、科学规范。

3.2 创新追溯体系管理模式

3.2.1 突出平台建设 依托本土高新科技企业,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包括部门监管、企业管理、公共查询3个子系统,对农产品生产过程建立数据库,形成可溯源数据链。消费者可通过网络、电话、手机二维码等方式,及时查询产地环境、农事活动、质量检测等信息。

3.2.1 突出高新技术应用 应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全流程多源、多时空海量数据采集与融合管理技术,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及技术标准体系。应用3G/4Gwifi网络传输技术,实现农业基地现场环境下的低成本、灵活组网方式、兼容多种无线协议和标准的可靠宽带数据传输网络,全面支持工程视频、传感器采集终端、生产自动化系统、智能仪器和个人无线终端等的信息传输。采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在云平台基础上实现对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的IT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并通过优化完善,集成中间件环境和平台应用软件模式,最终实现PaaS软件即服务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云服务平台。

3.2.3 突出重点产品 结合全省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有序推进的思路,在总结绿色食品质量追溯试点经验基础上,从2012年起将追溯品种范围进一步延伸到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逐步涵盖蔬菜、茶叶、水果、粮油、畜禽等大宗农产品,初步实现优势农产品“带标上市、过程可控、质量可溯”。

3.2.4 四是突出重点对象 以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为追溯体系建设主体,指导督促其配备必要的追溯设备和管理人员,建立系统规范的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原始记录,建立追溯信息电子档案,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上传等工作,做好与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对接的日常运行维护。

3.3 充分发挥追溯体系作用

3.3.1 提升监管能力 随着追溯系统建立和运行,直接为省市县乡四级提供监管服务,实现优势农产品远距离巡查、零距离监管,增强对问题产品的发现和处理能力,做到有的放矢、精准监管。通过网上巡查与实地抽查相结合,重点监管对象巡查率由每月10%左右上升到60%。

3.3.2 落实主体责任 通过农产品“电子化”“身份证”管理,有效降低质量安全信息的不对称,让危害质量安全的行为无处遁形,倒逼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促进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在2013年和2014年省级例行监测中,入驻追溯系统的产品合格率均保持100%。

3.3.3 买卖双方实现共赢 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话、短信等多形式,既可查询维权,又可改善农产品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同时,企业依靠追溯信息平台,塑造良好形象,成为企业赢得市场优势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大多数产品使用追溯标签后,竞争力和品牌信誉度大幅提升。

4 发展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必须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

4.1 健全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

在国家层面要制定专门法律,并整合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建立集成数据库。要在充分考虑各层级可追溯深度、精度和广度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业务模式、统一操作流程、统一接口规范、统一查询途径”原则,制定适宜的追溯实施标准。

4.2 有序推进追溯系统覆盖范围

目前,追溯产品主要是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地方特色农产品,要逐步将追溯范围扩大至所有“三品一标”获证产品。在畜禽产品追溯方面,要配齐必要的输出设备、标签、耳标等载体,保障追溯的现实条件。同时,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用体系建设,确保追溯产品的质量和追溯信息的真实性。

4.3 应用先进的追溯信息技术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先进技术,将传统的手写记录方式转变为现代的无线射频识别、电磁卡技术、DNA技术及卫星定位等,提高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水平。

4.4 加大追溯系统应用补贴

在消费者对追溯产品的附加值还未完全认可接纳的市场环境下,要通过政府补贴来降低追溯成本,引导企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诚信自律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要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益性宣传,提升消费者对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信任,破除“劣币驱逐良币”的瓶颈。

猜你喜欢

农产品体系质量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质量”知识巩固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质量投诉超六成
农产品争奇斗艳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